【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新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的今天,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流通、智慧消费、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智慧小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城市居民,从“宜居”的角度出发,致力打造一个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酒店、车场管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目前,门禁系统多应用于小区的进入门,以保证小区的安全进出,但是目前的门禁装置安装后,都是为固定安装在一处,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微调节,不方便用户使用,而且门禁装置需要经常的检修和维修,固定安装后拆卸不方便,同时小区人员过多需要对每个用户进行采集信息,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侧上下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7),且滑槽(7)的两侧封闭,所述滑槽(7)的内腔内嵌有滑块(8),两个所述滑块(8)之间装配有门体(10),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圆槽(3),所述外壳(1)的底端装配有收线器(5),所述外壳(1)的内腔装配有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的顶端中心位置设备有把手(12),所述控制箱(9)的底端设置有导线(6)的一端,且导线(6)的另一端延伸进收线器(5)的内腔,所述控制箱(9)的内腔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侧上下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7),且滑槽(7)的两侧封闭,所述滑槽(7)的内腔内嵌有滑块(8),两个所述滑块(8)之间装配有门体(10),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圆槽(3),所述外壳(1)的底端装配有收线器(5),所述外壳(1)的内腔装配有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的顶端中心位置设备有把手(12),所述控制箱(9)的底端设置有导线(6)的一端,且导线(6)的另一端延伸进收线器(5)的内腔,所述控制箱(9)的内腔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控制箱(9)的内腔设置有门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柱(4)、弹簧(13)、立板(14)、圆柱杆(15)、挡板(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和矩形块(19);
所述圆柱杆(15)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控制箱(9)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圆柱杆(15)的底端延伸进控制箱(9)内设置有第一连杆(17)的一端,且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装配有第二连杆(18)的一端,且第二连杆(1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装配有矩形块(19),所述矩形块(19)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弹簧(13)的一端,且弹簧(13)的另一端设置有立板(14),所述立板(14)的顶端与控制箱(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19)的另一侧设置有插柱(4),且插柱(4)延伸出控制箱(9)外壁表面开设的圆孔与圆槽(3)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门禁及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装置包括身份信息校正模块(20)、人脸识别系统(21)、数据库(22)、客户端管理模块(23)、门禁控制模块(24)和门禁管理系统(25);
所述门禁管理系统(25)用于门禁系统的管理,所述门禁管理系统(25)与数据库(22)连接,该模块用于储存小区内用户的信息,所述门禁管理系统(25)与客户端管理模块(23)连接,该模块用于管理和操控,所述门禁管理系统(25)与门禁控制模块(24)连接,该模块包括门禁控制单元和闸机,所述门禁控制单元用于人脸识别信息的处理以及闸机的控制,并对符合特征的人员进行放行,所述门禁管理系统(25)与人脸识别系统(21)连接,该模块用于用户人脸信息的采集与识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