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国平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59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机械电机结构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单向或半导体激光器与透镜装置双向移动,实现了照明角度电动控制、大范围变化;且整个装置均采用常规设备,体积小,成本低,实现简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激光发生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安防领域的激光发 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应用激光发生器作为照明装置,其激光发射角度一般都是同 定的,即使预先保留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但调节范围都比较小,且大多采用的 是手动调节, 一旦安装时调节好,就完全固定,比较适合应用在固定距离照明 的场合。当需要同时应用在远近距离比较大的场合时,上述固定角度的照明就难以 达到要求。因为在远距离时需要将目标放大,摄像镜头变到长焦,视场小,要 求照明角度也比较小,才能有足够的照度;而近距离时需要大视场,摄像镜头 变到短焦,要求照明角度也足够大,才能充满整个视场。如果照明角度固定, 很容易造成摄像镜头长焦时,照明角度过大,超过视场,目标照度不够;而摄 像镜头短焦时,照明角度太小,不能充满视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照明角度电动控制、 大范围连续变化且照明光线充分的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 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 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 下端设有 -带动其受控移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电机相连接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 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 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的 -端同时与半导体激光器及透镜装置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半导体 激光器与透镜装置同时受控在水平位置移动。 所述透镜装置为单透镜或多个镜片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电机结构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单向或半导体激光器与透镜 装置双向移动,使透镜装置和激光源的相对位置连续改变,从而控制照明角度 大范围连续变化。其原理如下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常为10° (水平)X40° (垂直)左右,通过 整形光学装置,将水平和垂直发散角整成基本一致(所需要的角度)。整形后光 束经透镜装置角度压縮后,以出射光束出射,出射光角度与距离L相关,L为光 源S和透镜装置之间的距离。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 动,带动半导体激光器前后运动或同时带动半导体激光器与透镜装置水平相对 运动,调节距离L,从而控制出射光束的出射角度。在上述装置运动中,始终保 证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整个光学系统是共轴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机械电机结构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单向或半导体激光器与 透镜装置双向移动,实现了照明角度电动控制、大范围变化;且整个装置均采 用常规设备,体积小,成本低,实现简便。附图说明图1、 2为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l一半导体激光器,2—整形光学装置,3—整形后光束,4一透镜装置, 5—出射光束,6—电机,7—机械传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结构特征,现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半导体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通常为10° (水平)X40° (垂 直)左右,通过整形光学装置2,将水平和垂直发散角整成基本-致(所需要的 角度)。整形后光束3经透镜装置4角度压缩后,以出射光束5出射,出射光角 度与距离L相关,L为光源S和透镜装置4之间的距离。电机6通过机械传动装 置7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半导体激光器1前后运动,调节距离L, 从而控制出射光束5的出射角度。在上述装置运动中,始终保证光源S位于透 镜装置4的光轴上,整个光学系统是共轴的。所述透镜装置4为单透镜或多个镜片组合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半导体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通常为10° (水平)X40° (垂 直)左右,通过整形光学装置2,将水平和垂直发散角整成基本一致(所需要的 角度)。整形后光束3经透镜装置4角度压縮后,以出射光束5出射,出射光角 度与距离L相关,L为光源S和透镜装置4之间的距离。电机6通过机械传动装 置7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半导体激光器1与透镜装置4水平相对 运动,调节距离L,从而控制出射光束5的出射角度。在上述装置运动中,始终 保证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4的光轴上,整个光学系统是共轴的。 所述透镜装置4为单透镜或多个镜片组合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下端设有带动其受控移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电机相连接。2、 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其特征还在 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的一端同时与半导体激光器及透镜装置的下端连接,另 一端与电机连接;半导体激光器与透镜装置同时受控在水平位置移动。3、 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何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其 特征还在于所述透镜装置为单透镜或多个镜片组合。专利摘要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本技术通过采用机械电机结构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单向或半导体激光器与透镜装置双向移动,实现了照明角度电动控制、大范围变化;且整个装置均采用常规设备,体积小,成本低,实现简便。文档编号F21V14/06GK201047495SQ20072010744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克云, 潘国平 申请人:潘国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发生器的移动变焦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整形光学装置和透镜装置依次位于半导体激光器前端的同一水平位置,且整形后的光源(S)位于透镜装置的光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下端设有带动其受控移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电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平吴克云
申请(专利权)人:潘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