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55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燃气灶,包括灶具面板、燃烧器以及引射管,灶具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燃烧器嵌装在该安装孔中,引射管安装在灶具面板的下方,还包括聚能罩,聚能罩呈环形并围设在燃烧器的外周,其侧壁上形成有空气进口,其内部沿周向形成空气环道,空气环道与上述空气进口连通,并朝下与上述引射管的进气口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燃烧器的外周围设有聚能罩,从而能减少燃烧器产生的热量损失,并且该聚能罩中形成有空气环道,通过该空气环道能向引射管的进气口处补充一次空气,从而能使引射管向燃烧器内部引射入足够的空气,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进而提高燃烧效率,空气进入空气环道后被预热,使得空气分子的能量跃升,活跃性增强,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An efficient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燃气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燃气灶。
技术介绍
上进风燃烧器能有效解决下进风燃烧器容易受外界空气干扰而熄火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在补充一次空气时都是通过混气室与基座间的间隙来实现,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混气室与基座间存在间隙,面板的安装螺钉安装上后,从燃烧器外部可以看到安装螺钉,造成燃烧器的外形不够美观。并且,在基座与混气室之间设置间隙后,溢液会通过该间隙而流入基座内,不仅不利于燃烧器的清洁,而且溢液若长久得不到清除,则会影响到燃烧器的正常使用。此外,通过上述结构来补充一次空气存在着补充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引射管对空气的引射量,进而影响燃烧效率。此外,传统的完全上进风燃烧器中一般通过在混气室的侧壁上开设二次空气口来向内环补充二次空气,而外环二次空气的来源则直接为外环火孔周围的空气,二次空气的补充效果差,对内、外环的燃烧效率均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的高效燃气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燃气灶,包括灶具面板(1)、燃烧器(2)以及引射管(4),上述灶具面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11),上述燃烧器(2)嵌装在该安装孔(11)中,上述引射管(4)安装在灶具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灶具面板(1)上的聚能罩(3),该聚能罩(3)呈环形并围设在燃烧器(2)的外周,该聚能罩(3)的侧壁上形成有空气进口(33),聚能罩(3)的内部沿周向形成空气环道(30),该空气环道(30)与上述空气进口(33)相通,并朝下与上述引射管(4)的进气口(41)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燃气灶,包括灶具面板(1)、燃烧器(2)以及引射管(4),上述灶具面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11),上述燃烧器(2)嵌装在该安装孔(11)中,上述引射管(4)安装在灶具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灶具面板(1)上的聚能罩(3),该聚能罩(3)呈环形并围设在燃烧器(2)的外周,该聚能罩(3)的侧壁上形成有空气进口(33),聚能罩(3)的内部沿周向形成空气环道(30),该空气环道(30)与上述空气进口(33)相通,并朝下与上述引射管(4)的进气口(41)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包括位于灶具面板(1)上方的混气室(23)、内环火盖(22)以及外环火盖(21),混气室(23)具有朝上开口的环形腔(231)和凹腔(232),该环形腔(231)围设在凹腔(232)的外周,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二次空气环道(24),上述外环火盖(21)和内环火盖(22)分别盖设在上述环形腔(231)和凹腔(232)上,上述混气室(23)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与上述二次空气环道(24)相通的二次空气口(233),而上述空气环道(30)与该二次空气口(233)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1)上开设有外环出火孔(211),所述空气环道(30)与该外环出火孔(211)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空气环道(30)相通的二次空气出口(37),该二次空气出口(37)分别与上述二次空气口(233)及外环出火孔(211)相通。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