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快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50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过滤管、吸油管及端盖,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过滤管、吸油管均设置在油箱体内,端盖安装在油箱体上,第一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Ⅰ,若干个通油孔Ⅰ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套管上;第一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油箱体上,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与吸油管相连通;第二套管套设在第一套管内,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Ⅱ,若干个通油孔Ⅱ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套管上;第二套管远离吸油管4的一端与端盖相连;过滤管设置在第二套管的内部,且过滤管与吸油管相连通,本专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更换滤芯的目的。

A quick change structure of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快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油箱内液压油的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滤芯快换结构。
技术介绍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洁净程度对液压系统各器件使用寿命的长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保证液压油的洁净通常配置有吸油过滤器和回油过滤器,目前,吸油过滤器滤芯更换通常是在油箱箱体顶部预留空间,待需更换滤芯时,将预留位置打开,从内部取出过滤器滤芯,操作人员视野受限,作业条件差,存在更换不便的问题,将吸油过滤器设置在油箱底部,又会产生吸油过滤器滤芯更换困难的问题,同时滤芯又属于消耗品,更换频率较高,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快速更换滤芯的结构来解决吸油过滤器滤芯更换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更换滤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安装在油箱体的底部,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过滤管、吸油管及端盖,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过滤管、吸油管均设置在所述油箱体内,所述端盖安装在油箱体上,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Ⅰ,若干个通油孔Ⅰ沿周向分布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油箱体上,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与吸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Ⅱ,若干个通油孔Ⅱ沿周向分布在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管远离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过滤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且过滤管与吸油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套管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通油孔Ⅰ为椭圆形孔,通油孔Ⅰ的长轴平行于第一套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通油孔Ⅱ为椭圆形孔,通油孔Ⅱ的长轴平行于第二套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通油孔Ⅰ和通油孔Ⅱ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远离油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套管的限位板,该限位板上设置有出油孔,该出油孔与吸油管相连通,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过滤管配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孔的圆心和环形凹槽的圆心均位于在第一套管的中心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转盘和连接柱,所述转盘设置在油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柱一端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内侧,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油箱体后与第二套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油箱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需要过滤油箱中的液压油时,旋转转盘,转盘带动连接柱和第二套管进行同步转动,当第二套管旋转到第二套管上的通油孔Ⅱ与第一套管上的通油孔Ⅰ完全一一对应连通时,通过连接螺栓将转盘固定在油箱体上;油箱体内液压油进入第二套管内,再通过滤管进行过滤,最后通过出油口进入到吸油管内,从而提供给整个液压系统经过过滤的洁净;在需要更换滤芯即过滤管时,旋转第二套管至预设角度,使通油孔Ⅱ与第一套管1上的通油孔Ⅰ完全错位,此时进油通道被阻挡,油箱体内液压油无法进入到第二套管内,拆卸端盖,取过滤管进行更换后重新安装端盖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压紧即可,该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快速更换滤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套管,101、通油孔Ⅰ,102、限位板,103、出油孔,104、环形凹槽,2、第二套管,201、通油孔Ⅱ,3、过滤管,4、吸油管,5、端盖,501、转盘,502、连接柱,6、油箱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根据附图可知,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安装在油箱体6的底部,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及端盖5,所述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均设置在所述油箱体6内,所述端盖5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Ⅰ101,若干个通油孔Ⅰ101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套管1上;所述通油孔Ⅰ101为椭圆形孔,通油孔Ⅰ101的长轴平行于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套管1的一端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与吸油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套管1远离油箱体6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套管1的限位板102,该限位板102上设置有出油孔103,所述出油孔103的圆心和环形凹槽104的圆心均位于在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上,该出油孔103与吸油管4相连通,所述限位板102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104,该环形凹槽104与过滤管3配合设置;过滤管3放置在环形凹槽104内;油箱体6内液压油进入第二套管2内,再通过滤管3进行过滤,过滤管3的管壁的材质为过滤用材料,可以将油箱内的液压油从经过过滤管的管壁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压油从出油孔103流出然后流入到吸油管4内;所述第二套管2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1内,所述第二套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Ⅱ201,若干个通油孔Ⅱ201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套管2上;所述通油孔Ⅱ201为椭圆形孔,通油孔Ⅱ201的长轴平行于第二套管2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通油孔Ⅰ101和通油孔Ⅱ20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套管2远离吸油管4的一端与所述端盖5相连;所述过滤管3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2的内部,且过滤管3与吸油管4相连通,所述过滤管3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套管2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端盖5包括转盘501和连接柱502,所述转盘501设置在油箱体6的外部,所述转盘501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连接柱502一端设置在所述转盘501的内侧,所述连接柱502的另一端穿过油箱体6后与第二套管2相连,连接柱502和第二套管2可以通过紧固螺栓相连,也可以为:第二套管2上设置有凹槽,连接柱502上设置有与该凹槽配合设置的凸块,继而实现通过连接柱502转动带动第二套管2进行转动;工作过程:当需要过滤油箱中的液压油时,旋转转盘501,转盘501带动连接柱502和第二套管2进行同步转动,当第二套管2旋转到第二套管2上的通油孔Ⅱ201与第一套管1上的通油孔Ⅰ101完全一一对应连通时,通过连接螺栓将转盘501固定在油箱体6上;油箱体6内液压油进入第二套管2内,再通过滤管3进行过滤,最后通过出油口103进入到吸油管4内,从而提供给整个液压系统经过过滤的洁净;在需要更换滤芯即过滤管3时,旋转第二套管2至预设角度,使通油孔Ⅱ201与第一套管1上的通油孔Ⅰ101完全错位,此时进油通道被阻挡,油箱体6内液压油无法进入到第二套管2内,拆卸端盖5,取过滤管3进行更换后重新安装端盖5旋转至指定位置后压紧即可。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Ⅰ、Ⅱ、Ⅲ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安装在油箱体(6)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及端盖(5),所述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均设置在所述油箱体(6)内,所述端盖(5)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Ⅰ(101),若干个通油孔Ⅰ(101)沿周向分布在第一套管(1)上;所述第一套管(1)的一端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与吸油管(4)相连通;/n所述第二套管(2)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1)内,所述第二套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Ⅱ(201),若干个通油孔Ⅱ(201)沿周向分布在第二套管(2)上;所述第二套管(2)远离吸油管(4)的一端与所述端盖(5)相连;所述过滤管(3)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2)的内部,且过滤管(3)与吸油管(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快换结构,该结构安装在油箱体(6)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及端盖(5),所述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过滤管(3)、吸油管(4)均设置在所述油箱体(6)内,所述端盖(5)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Ⅰ(101),若干个通油孔Ⅰ(101)沿周向分布在第一套管(1)上;所述第一套管(1)的一端安装在油箱体(6)上,所述第一套管(1)的另一端与吸油管(4)相连通;
所述第二套管(2)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1)内,所述第二套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油孔Ⅱ(201),若干个通油孔Ⅱ(201)沿周向分布在第二套管(2)上;所述第二套管(2)远离吸油管(4)的一端与所述端盖(5)相连;所述过滤管(3)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2)的内部,且过滤管(3)与吸油管(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3)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套管(2)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芯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孔Ⅰ(101)为椭圆形孔,通油孔Ⅰ(101)的长轴平行于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滤芯快换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国胜郭天亮张海涛徐云辉陈超飞胡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