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启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33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启炉方法,其方法包括烘炉升温升压阶段、建床层准备阶段、建床层阶段、合成气处理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启炉时,气化炉的升温升压过程同时进行,解决传统气化炉启炉方法中升温、升压不能同时进行;以不做加温处理的混合气作为煤粉输送气和流化剂,可以使气化炉内煤粉维持较好的流化状态,避免气化炉结渣事故的发生,缩短了升温升压进程,启炉时间长短,不合格合成气量低,降低了资源浪费,减轻了企业环保负荷;升温过程主要依靠烘炉气,烘炉气热效率高,降低了点火煤粉用量,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Startup method of CFB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启炉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流化床气化工艺有煤加压催化气化、灰熔聚与U-gas三种,均采用传统的烘炉升温—投料建床层—系统升压的三段式启炉方式,其升温、升压过程均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传统启炉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烘炉过程:传统方法烘炉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作为热源,炉温由室温升至850℃约需要24h,升温过程耗时长;2、投料建床层过程:炉温升至580℃后,开始向炉内通入气化剂并投入煤粉,由于煤粉自身温度低,其投入炉内后直接导致炉温降低,造成煤气化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此阶段投入的煤粉,一部分燃烧用于提高炉温,另一部分随参与气化反应,但由于炉温炉压不能达到气化反应要求,未被完全气化,只能随着合成气排出炉外,而导致合成气品质低、含氧量高,无法进入后续工段,送至火炬处理易发生爆炸,因此只能排放至大气中,不但严重浪费资源,而且造成污染环境;3、升压过程:升压过程开始前,需要先对设备及管道进行热紧,保证设备及管道的气密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压力从常压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启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向气化炉系统内通入预热烘炉气对气化炉系统进行升温升压操作,所述预热烘炉气经过所述气化炉系统后,得到循环气,在所述升温升压操作的过程中,将部分所述循环气通过压缩机与所述预热烘炉气混合并循环利用,控制所述气化炉的升温升压速率,至所述气化炉的炉顶温度T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启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向气化炉系统内通入预热烘炉气对气化炉系统进行升温升压操作,所述预热烘炉气经过所述气化炉系统后,得到循环气,在所述升温升压操作的过程中,将部分所述循环气通过压缩机与所述预热烘炉气混合并循环利用,控制所述气化炉的升温升压速率,至所述气化炉的炉顶温度T4提升至T4=450-650℃、炉顶压力P3提升至2.0MPa≤P3<3.5MPa;然后,停止将部分所述循环气与所述预热烘炉气混合,并开始向所述气化炉内输送煤粉,以所述循环气为所述煤粉的输送气,至所述气化炉内床层厚度为2m时,开始向所述气化炉内输送气化剂,并对所述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启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烘炉升温升压阶段:通过烘炉气管线将烘炉气输送至预热器内加热至100℃,得到所述预热烘炉气;开启分布板阀和中心管阀,将所述预热烘炉气分别输送至分布板气化剂管线和中心管气化剂管线内,进而通过所述预热烘炉气对所述气化炉和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温度进行提升;与所述气化炉和所述旋风分离器换热后的所述预热烘炉气,依次通过除尘器除尘、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得到所述循环气;开启循环气阀,所述循环气通过所述压缩机输送至所述烘炉气管线与所述烘炉气进行混合,所述循环气与所述烘炉气的混合体积比为1-2:10,得到混合气;所述混合气输送至所述预热器内加热至100℃,得到所述预热混合气,所述预热混合气分别通过所述分布板气化剂管线和所述中心管气化剂管线进入所述气化炉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内,对所述气化炉和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温度进行提升;重复上述操作,通过控制所述预热器的热介质进入量和所述混合气的输送量,逐步提高所述预热混合气的温度,控制所述气化炉内部的升温速率为25℃/h、升压速率为0.2MPa/h;直至T4=450-650℃、2.0MPa≤P3<3.5MPa,所述烘炉升温升压阶段完成;
建床层准备阶段:所述烘炉升温升压阶段完成后,关闭循环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刘海建霍学斌吴松怡隋盈鑫李军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