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是发泡体的总称,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可以生成多种性能不同的海绵产品。传统的海绵制品主要是采用聚氨酷和类似材料经发泡制成的合成树脂海绵,海绵的化学名称是聚氨酷发泡材料,它分软泡用于家具上和硬泡用于保温两种。也有止血海绵等具有特殊用途的海绵材料。传统的海绵都是采用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的,因此就产品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性,无法再生,使用后较难处理,容易造成污染。目前也有文献报道利用天然高分子原料—纤维素制备可降解、可再生的纤维素海绵。但现有的制备方法略为复杂,而且纤维素海绵的强度不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大改善纤维素海绵的强度性能,而且加工方便,便于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碱化:按质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na、碱化:按质量份取0.5-2份绝干棉绒与3-8份浓度为17.5-25%的NaOH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反应3-6h,得到纤维素钠;/nb、黄化:取0.8-1.5份C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a、碱化:按质量份取0.5-2份绝干棉绒与3-8份浓度为17.5-25%的NaOH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反应3-6h,得到纤维素钠;
b、黄化:取0.8-1.5份CS2与纤维素钠在室温下反应1.5-4h,得到纤维素磺酸酯;
c、溶解与老化:向纤维素磺酸酯内加入4-6份的水后混合48-72h,得到纤维素磺酸钠溶液;
d、取1-5份浓度为0.2-1%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溶液旋转混合0.5-2h,得到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混合溶液;
e、海绵成型:将步骤d中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混合溶液与磷酸钠以质量比1:1-2混合均匀,再倒入模具内放入烘箱,在65-90℃的条件下反应6-24h,然后充分漂洗,制得纤维素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a、碱化:按质量份取1份绝干棉绒与5份浓度为20%的NaOH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反应4h,得到纤维素钠;
b、黄化:取1份CS2与纤维素钠在室温下反应2h,得到纤维素磺酸酯;
c、溶解与老化:向纤维素磺酸酯内加入4份的水后混合60h,得到纤维素磺酸钠溶液;
d、取2份浓度为0.5%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溶液旋转混合1h,得到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混合溶液;
e、海绵成型:将步骤d中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溶液与纤维素磺酸钠混合溶液与磷酸钠以质量比1:1.5混合均匀,再倒入模具内放入烘箱,在80℃的条件下反应12h,然后充分漂洗,制得纤维素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干棉绒粉碎成粒度在40-300目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增强的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是通过以浓度10%的漂白竹浆为原料,用PFI磨进行磨浆,使打浆度达到85-95°SR,得到浆料,再将浆料稀释至0.5-1%,然后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循环均质30-60次,均质压力为80-120MPa,完成后即得纳米纤维素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超,毛文浩,韦明聪,金光范,寇顺利,沙力争,张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