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257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及方法,污水经调节池预处理后,依次经过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沉淀池。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进入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和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泥混合液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反应池中,一部分进入好氧池中。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泥混合液一部分回流至预缺氧反应池中。处理方法采用两种方案,一种为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填充密度为70%的复合填料,一种为好氧池中放置MBR平板膜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无需投加碳源,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产泥率低,出水水质优良、稳定。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total nitrogen from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氮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不但能去除有机物,还能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通过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最终从污水中去除;而化学法通常只能去除氨氮,且存在处理费用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以及再生方法(指离子交换脱氮的饱和离子交换剂)尚未确定等问题,故目前仍以生物法较为实用。脱氮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先是异养型细菌把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氨态氮被自养型硝化菌氧化为亚硝态氮氮,亚硝态氮再被自养型硝化菌氧化为硝态氮,最后异养型反硝化菌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从污水中去除。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特别排放限值(特别排放限值总体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水质要求相当(总氮除外))。特别排放限值中要求处理出水COD浓度不高于30mg/L,BOD5浓度不高于6mg/L,总磷浓度不高于0.3mg/L,氨氮浓度不高于1.5mg/L,总氮浓度不高于10mg/L,SS浓度不高于5mg/L。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虽然工艺成熟,但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或污水处理方法工艺,来达到去除总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总氮的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包括:污水依次经过的调节池、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所述预好氧反应池和/或好氧反应池设有曝气设施,所述调节池设有管路分别与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连通,所述预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缺氧反应池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预缺氧反应池。进一步的,所述好氧反应池设有MBR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分别设有复合填料支架组合,所述好氧反应池连接沉淀池。进一步的,所述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分别设有潜水搅拌器。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方法,方案一: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还可以当作事故池来使用,在调节池里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均化。步骤二:污水经过调节反应池后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其中,预缺氧反应池的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50%,溶解氧DO为0.5-1mg/L,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泥混合液通过回流管进入到预缺氧反应池中,在预缺氧反应池中消解回流污泥中的部分溶解氧和硝态氮。步骤三:预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缺氧反应池中:其中,缺氧反应池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缺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5-0.7mg/L。缺氧反应池中的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总磷保持稳定;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2释放到大气中。步骤四: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到厌氧反应池中:厌氧反应池中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厌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2-0.4mg/L。在厌氧反应池中,反硝化细菌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N2排到大气中,再者,聚磷菌释放磷,总磷浓度逐渐升高,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步骤五:污水进入预好氧反应池中:鼓风机对预好氧池进行曝气,预好氧反应阶段的溶解氧DO为1.0mg/L,在预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聚磷菌大量吸收磷,从而总磷TP迅速降低。步骤六:预好氧池中的混合液一部分以4倍流量回流至缺氧反应池中: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生物反硝化作用,另一部分进入到好氧反应池中;步骤七:好氧反应池中放置MBR平板膜:好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2.5mg/L,好氧反应池的污泥泥龄SRT为75-90天,其污泥浓度MSSL为15000-18000mg/L。进一步的,经过MBR膜固液分离后,将清水排出,剩余混合液以4倍流量回流至预缺氧反应池中。目的是释放溶解氧;其主要运行特征是浸没放置,膜组件稳定置放于反应池中;低压出水,系统工作压力小,电耗低;气液两相流扰动;长时间稳定运行;膜不易污染、清洗频率低、清洗操作方便。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的方法,方案二: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还可以当作事故池来使用,在调节池里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均化。步骤二:污水经过调节反应池后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其中,预缺氧反应池的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50%,溶解氧DO为0.5-1mg/L,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泥混合液通过回流管进入到预缺氧反应池中,在预缺氧反应池中消解回流污泥中的部分溶解氧和硝态氮。步骤三:预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缺氧反应池中:其中,缺氧反应池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缺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5-0.7mg/L。缺氧反应池中的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总磷保持稳定;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2释放到大气中。步骤四: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到厌氧反应池中:厌氧反应池中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厌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2-0.4mg/L,在厌氧反应池中,反硝化细菌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N2排到大气中,再者,聚磷菌释放磷,总磷浓度逐渐升高,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步骤五:污水进入预好氧反应池中:鼓风机对预好氧池进行曝气,预好氧反应阶段的溶解氧DO为1.0mg/L,在预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聚磷菌大量吸收磷,从而总磷TP迅速降低。步骤六:预好氧池中的混合液一部分以4倍流量回流至缺氧反应池中: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生物反硝化作用,另一部分进入到好氧反应池中。步骤七: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分别放置复合填料支架组合:好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2.5mg/L,好氧反应池的污泥泥龄SRT为35-45天,其污泥浓度MSSL为3500mg/L。采用复合填料载体,能够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池的处理效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氧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复合填料优点:生物活性强:比表面积大(>1000m2/m3),微生物量多,对微生物的吸附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强: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共存,提高了生物降解的综合能力,大幅度改善系统的处理效果;污泥沉降性能好:大幅度提高活性污泥生物量,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减少系统污泥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包括:污水依次经过的调节池、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所述预好氧反应池和/或好氧反应池设有曝气设施,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设有管路分别与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连通,所述预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缺氧反应池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预缺氧反应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包括:污水依次经过的调节池、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所述预好氧反应池和/或好氧反应池设有曝气设施,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设有管路分别与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连通,所述预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缺氧反应池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设有回路与预缺氧反应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好氧反应池设有MBR膜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预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分别设有复合填料支架组合,所述好氧反应池连接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预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分别设有潜水搅拌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污水中总氮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里完成水质和水量的均化;
步骤二:污水经过调节反应池后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其中,预缺氧反应池的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50%,溶解氧DO为0.5-1mg/L,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泥混合液通过回流管进入到预缺氧反应池中,在预缺氧反应池中消解回流污泥中的部分溶解氧和硝态氮;
步骤三:预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缺氧反应池中:其中,缺氧反应池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缺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5-0.7mg/L;
步骤四:缺氧反应之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进入到厌氧反应池中:厌氧反应池中进水流量为总进水流量的25%,厌氧反应池中的溶解氧DO为0.2-0.4mg/L;
步骤五:污水进入预好氧反应池中:鼓风机对预好氧池进行曝气,预好氧反应阶段的溶解氧DO为1.0mg/L;
步骤六:预好氧池中的混合液一部分以4倍流量回流至缺氧反应池中: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生物反硝化作用,另一部分进入到好氧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云飞梁丽静赵治平龙树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