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22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竖向构运输时位置调整不便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架,底架上左右间隔布置有两个竖直的导架,每个导架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两个支撑架上架设有一个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包括水平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可左右移动的基座,每个基座上均安装有两个竖直的夹板,两个夹板前后对称布置,两个夹板可相向或相背运动,底板的上表面上标有左右方向的中心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运输平台,可将竖向构件准确的放置在运输平台的确定位置,方便后续的吊装和装配,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减小了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A vertical component transportation platform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指将各建筑构件预制成型后运输至施工地进行装配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速度快,施工扬尘量少,节约劳动力等优点,目前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在高层进行装配施工时,需要件预制构件运输到指定楼层然后进行吊装装配,目前向高层运输预预制构件一般使用竖直提升平台,预支构件放置在提升平台上时,应使其尽量处于中心位置,否则会导致运输到指定楼层后不易吊装,容易偏斜,另一方面也会使提升平台受力不平衡,加重其所受力矩,加速设备损坏,伸至出现事故,因此目前一般在将构件放置在提升平台上时,需要通过吊装设备小心反复调整位置,非常不便且精度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竖向构运输时位置调整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架,底架上左右间隔布置有两个竖直的导架,两个导架均由钢结构搭建而成,每个导架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可沿导架上下移动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两个支撑架上架设有一个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包括水平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可左右移动的基座,底板上设有一根左右走向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穿过两个基座且与两个基座螺纹配合;每个基座上均安装有两个竖直的夹板,两个夹板前后对称布置,每个基座上均开有一条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前后间隔安装有两个滑块,该基座上的两个夹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滑槽内设有一根穿过两个滑块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两个滑块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旋向相反;底板的上表面上标有左右方向的中心线。本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运输平台,可将竖向构件准确的放置在运输平台的确定位置,方便后续的吊装和装配,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减小了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运输平台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架1,底架1上左右间隔布置有两个竖直的导架2,两个导架2均由钢结构搭建而成,每个导架2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可沿导架2上下移动的支撑架3,每个支撑架3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4,两个支撑架3上架设有一个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包括水平的底板5,底板5上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可左右移动的基座6,底板5上设有一根左右走向的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穿过两个基座6且与两个基座6螺纹配合;每个基座6上均安装有两个竖直的夹板8,两个夹板8前后对称布置,每个基座6上均开有一条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前后间隔安装有两个滑块10,该基座6上的两个夹板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10上,滑槽内设有一根穿过两个滑块10的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与两个滑块10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旋向相反;底板5的上表面上标有左右方向的中心线。每个所述的基座6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滚轮12,底板5上表面安装有两条左右走向的第二滑槽13,两条第二滑槽13前后间隔布置,每个基座6上的两个滚轮12分别置于两个第二滑槽13内;滑轮可减小基座6在底板5上运动时的阻力。为检修方便,所述的支撑架3下方固定连接有检修站笼14。所述的两侧的驱动装置4上均安装有编码器和变频器,变频器通过编码器输送的速度信号实时调节运行速度,实现两侧支撑架3速度同步。所述的第一螺纹杆7和第二螺纹杆11均经电机驱动,第一螺纹杆7的电机固定在底板5上,第二螺纹杆11的电机固定在基座6上。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构件的厚度调节前后夹板8的距离,使其略大于构件厚度从而能夹持构件,具体的调整方法是:启动第二螺纹杆11的驱动电机,第二螺纹杆11转动会带动其上的两个滑块10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调整前后夹板8的距离;在待吊装的构件上标注出其左右方向中心线,然后将竖向构件吊装在基座6上,并使两个基座6上的夹板8夹住构件的左右两端,由于夹板8前后对称安装,因此构件前后方向的中心线自动与底板5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齐。构件放置到基座6上以后,调整承载板的位置,使构件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与底板5左右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具体调整方法为: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第一螺纹杆7带动两个基座6向左或向右移动,当构件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与底座左右方向的中心线对齐时,第一螺纹杆7的驱动电机停机。中心线均对齐以后,启动支撑架3上的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驱动支撑架3和运输平台向上运动将构件运输到所需楼层,然后可吊装进行装配。当出现故障时,检修人员可进入检修站笼14进行检修。本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运输平台,可将竖向构件准确的放置在运输平台的确定位置,方便后续的吊装和装配,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减小了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架(1),底架(1)上左右间隔布置有两个竖直的导架(2),两个导架(2)均由钢结构搭建而成,每个导架(2)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可沿导架(2)上下移动的支撑架(3),每个支撑架(3)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4),两个支撑架(3)上架设有一个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包括水平的底板(5),底板(5)上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可左右移动的基座(6),底板(5)上设有一根左右走向的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穿过两个基座(6)且与两个基座(6)螺纹配合;每个基座(6)上均安装有两个竖直的夹板(8),两个夹板(8)前后对称布置,每个基座(6)上均开有一条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前后间隔安装有两个滑块(10),该基座(6)上的两个夹板(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10)上,滑槽内设有一根穿过两个滑块(10)的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与两个滑块(10)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旋向相反;底板(5)的上表面上标有左右方向的中心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架(1),底架(1)上左右间隔布置有两个竖直的导架(2),两个导架(2)均由钢结构搭建而成,每个导架(2)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可沿导架(2)上下移动的支撑架(3),每个支撑架(3)上均安装有驱动装置(4),两个支撑架(3)上架设有一个运输平台,运输平台包括水平的底板(5),底板(5)上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且可左右移动的基座(6),底板(5)上设有一根左右走向的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穿过两个基座(6)且与两个基座(6)螺纹配合;每个基座(6)上均安装有两个竖直的夹板(8),两个夹板(8)前后对称布置,每个基座(6)上均开有一条前后方向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前后间隔安装有两个滑块(10),该基座(6)上的两个夹板(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10)上,滑槽内设有一根穿过两个滑块(10)的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与两个滑块(10)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旋向相反;底板(5)的上表面上标有左右方向的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安亮冯大阔张中善陈璐程晟钊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