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077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用于对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前级放大处理并输出;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工作;通过前级放大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能够有效提高驱动信号的带载能力,通过滤波电路的作用,能够有效滤出外接干扰信号,从而避免外接干扰信号的影响,使得扬声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其中,扬声器驱动信号为PWM信号,为现有的电路产生。

Speaker driv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扬声器在工作过程中,一般采用PWM信号作为驱动信号驱动扬声器工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附图2中的电路结构进行驱动,这种驱动结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附图2中的驱动电路则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由于PWM信号一般较弱,对于功率极小的扬声器使用,但是,对于功率较大的扬声器,则该电路不能有效驱动扬声器工作,即该电路带载能力差;另一方面,该电路容易收到电磁环境的干扰,一旦出现干扰信号,电路中的三极管不能正常动作,进而使得扬声器不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既能够向扬声器提供稳定的驱动信号,又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干扰对驱动信号的影响,还能够有效确保整个驱动带载能力,使得扬声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用于对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前级放大处理并输出;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工作。进一步,还包括电压跟随电路,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br>进一步,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MOS管Q1、电阻R2以及可调电阻R3;所述电容C1的一端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源极连接,电容C1和MOS管Q1的栅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2接地,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2和可调电阻R3串联后与电源VCC1连接,可调电阻R3和电阻R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电压跟随电路包括电容C3和运放U1;电容C3的一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直接连接构成电压跟随器,运放U1的输出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4、电阻R5、电阻R7、可调电阻R6、可调电阻R8以及运放U2;所述电阻R4的一端作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4的一端通过电容C5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电容C5与电阻R4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4接地,电容C5与运放U2的同相端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可调电阻R6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U7与运放U2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2的反相端通过可调电阻R8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6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电阻R4和电容C5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作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可调电阻R11、三极管Q2以及三极管Q3;所述电阻R9的一端作为后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可调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扬声器LP的负极连接,扬声器LP的正极与电源VCC2连接。进一步,所述后级驱动电路还包括电阻R12、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源VCC2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扬声器LP的正极连接,电阻R12与电源VCC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7接地,电阻R12与扬声器LP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8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既能够向扬声器提供稳定的驱动信号,又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干扰对驱动信号的影响,还能够有效确保整个驱动带载能力,使得扬声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用于对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前级放大处理并输出;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工作;通过前级放大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能够有效提高驱动信号的带载能力,通过滤波电路的作用,能够有效滤出外接干扰信号,从而避免外接干扰信号的影响,使得扬声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其中,扬声器驱动信号为PWM信号,为现有的电路产生。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压跟随电路,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地,所述电压跟随电路包括电容C3和运放U1;电容C3的一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直接连接构成电压跟随器,运放U1的输出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其中,电容C3起到耦合连接的作用,阻止直流成分进入到后续电路中,电压跟随器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进行稳压作用,使得驱动信号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MOS管Q1、电阻R2以及可调电阻R3;所述电容C1的一端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源极连接,电容C1和MOS管Q1的栅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2接地,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2和可调电阻R3串联后与电源VCC1连接,可调电阻R3和电阻R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入的PWM驱动信号,使得MOS管Q1工作,通过MOS管Q1的导通关断将直流电源VCC1转换成与输入的PWM信号的频率、占空比均相同的PWM信号并输出,可调电阻R3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幅值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4、电阻R5、电阻R7、可调电阻R6、可调电阻R8以及运放U2;所述电阻R4的一端作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4的一端通过电容C5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电容C5与电阻R4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n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用于对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前级放大处理并输出;/n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n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后级驱动电路;
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其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用于对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前级放大处理并输出;
滤波电路,其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前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输出;
所述后级驱动电路,其输入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扬声器驱动信号并驱动扬声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跟随电路,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MOS管Q1、电阻R2以及可调电阻R3;
所述电容C1的一端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扬声器驱动信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源极连接,电容C1和MOS管Q1的栅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2接地,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2和可调电阻R3串联后与电源VCC1连接,可调电阻R3和电阻R2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跟随电路包括电容C3和运放U1;
电容C3的一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直接连接构成电压跟随器,运放U1的输出端作为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华张玮黄小哲赖文利李冬冬苟建波卢万海刘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