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组装模组和TOF深度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04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相机组装模组和TOF深度相机,其中,相机组装模组包括安装支架、镜头、灯板、感光芯片板、主控板和风扇;安装支架具有用于容置灯板与感光芯片板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敞开,主控板安装在容置腔的敞开侧,安装支架与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安装支架上与敞开侧相邻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风扇的风扇安装槽;灯板上的发射灯穿过灯孔朝外设置,感光芯片板上安装有感光镜头,感光镜头穿过感光镜头孔朝外设置,镜头与主控板电连接,且穿过镜头孔朝外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整体体积小、散热效率高、安装简单高效、组装成本较低等优点。

Camera assembly module and TOF depth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组装模组和TOF深度相机
本技术涉及相机领域,具体涉及相机组装模组和TOF深度相机。
技术介绍
TOF相机是一种深度相机,其通过发射极连续发射光脉冲(一般为不可见光)到被观测物体上,接收器接受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脉冲,并通过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计算被观测物体与相机间的距离。TOF相机结构复杂,其具有较多的PCB电路板,如灯板、感光芯片(SENSOR)板、主控板和芯片板等,每种PCB板上的元器件集成后发热量较大,同时由于TOF相机的机壳内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对TOF相机进行合理组装以有效散热,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相机组装模组和TOF深度相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相机结构复杂、发热部件较多,需要合理布局以解决散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相机组装模组,该相机组装模组包括安装支架、镜头、灯板、感光芯片板、主控板和风扇;其中,安装支架具有用于容置灯板与感光芯片板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敞开,主控板安装在容置腔的敞开侧,安装支架与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安装支架上与敞开侧相邻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风扇的风扇安装槽;灯板上的发射灯穿过灯孔朝外设置,感光芯片板上安装有感光镜头,感光镜头穿过感光镜头孔朝外设置,镜头与主控板电连接,且穿过镜头孔朝外设置。优选地,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依次布置,灯板与感光芯片板均安装于容置腔中与敞开侧相对的侧壁,且灯板位于侧壁与感光芯片板之间。优选地,主控板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定位孔,安装支架的敞开侧沿周向设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柱。优选地,安装支架采用铝合金材料,且表面涂覆有导热硅脂。优选地,灯板采用铝质基板。优选地,风扇与风扇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防震泡棉。优选地,感光镜头与感光芯片板通过若干螺丝连接。优选地,感光芯片板背向感光镜头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与感光芯片板之间设有导热胶。优选地,散热器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避让孔。本技术还提出一种TOF深度相机,该TOF深度相机包括如上任一项的相机组装模组。本技术在安装支架的有限空间内利用各部件的形态特点和发热特性将各部件疏密有致地组装在安装支架上,如主控板发热量和面积较大,则布置于安装支架的敞开侧以便于散热,灯板和感光芯片板发热较低且体积较小因此设置于安装支架内,本技术兼具整体体积小、散热效率高、安装简单高效、组装成本较低等优点。此外,本技术还在安装支架的侧面设置用于排热的风扇,进一步达到散热通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相机组装模组在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相机组装模组在又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相机组装模组在一视角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相机组装模组在又一视角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相机组装模组在又一视角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相机组装模组,如图1-图3所示,该相机组装模组包括安装支架1、镜头2、灯板3、感光芯片板4、主控板5和风扇6;其中,安装支架1具有用于容置灯板3与感光芯片板4的容置腔11,容置腔11的一侧敞开,主控板5安装在容置腔11的敞开侧12,安装支架1与敞开侧1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灯孔131、感光镜头孔132和镜头孔133,安装支架1上与敞开侧12相邻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风扇6的风扇安装槽14;灯板3上的发射灯31穿过灯孔131朝外设置,感光芯片板4上安装有感光镜头7,感光镜头7穿过感光镜头孔132朝外设置,镜头2与主控板5电连接,并穿过镜头孔133朝外设置。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作为相机组装模组的安装框架,镜头2(在TOF相机中指的是RGB镜头)、灯板3、感光芯片板4(即SENSOR板)、主控板5和风扇6均安装在该安装支架1上。安装支架1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置腔11,该容置腔11的敞开侧12的对侧,为设有灯孔131、感光镜头孔132和镜头孔133的安装侧13,与容置腔11的敞开侧12相邻的一侧为设有风扇安装槽14的风扇安装侧,敞开侧12和安装侧13之间的安装支架1的其他侧面,可开设多个散热开口16,以增加安装支架1内的空气流通。灯板3上设置有发射灯31,灯板3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感光芯片板4电连接。感光芯片板4上设有感光芯片和感光镜头7,感光镜头7包括设置在感光芯片板4上的镜头座71以及设置在该镜头座71上的镜头72(感光镜头),灯板3和感光芯片板4均设置在安装支架1的容置腔11内。灯板3上设有发射灯31的一侧贴合容置腔11的内壁并固定在安装支架1的安装侧13,发射灯31穿过灯孔131朝向安装支架1外,灯板3通过发射灯31与灯孔131的配合实现与安装支架1之间的定位。感光芯片板4同样固定在安装支架1的安装侧13,且感光镜头7穿设于感光镜头孔132并朝向安装支架1外,感光芯片板4通过感光镜头7与感光镜头孔132的配合实现与安装支架1之间的定位。灯板3、感光芯片板4均可通过螺丝安装到安装支架1上。主控板5上连接固定有芯片板52,同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感光芯片板4电连接,主控板5安装在安装支架1的敞开侧12,主控板5与安装支架1之间同样可通过螺丝连接。为便于将本相机组装模组与相机外壳等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安装支架1沿周向还设有多个外接定位孔17。本技术在安装支架1的有限空间内利用各部件的形态特点和发热特性将各部件疏密有致地组装在安装支架1上,如主控板5发热量和面积较大,则布置于安装支架1的敞开侧12以便于散热,灯板3和感光芯片板4发热较低且体积较小,因此设置于安装支架1的容置腔11内,因此本实施例兼具整体体积小、散热效率高、安装简单、组装成本较低等优点。此外,本实施例还在安装支架1的侧面设置用于排热的风扇6,进一步达到散热通风的目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灯孔131、感光镜头孔132和镜头孔133依次布置,灯板3与感光芯片板4均安装于容置腔11与敞开侧12相对的侧壁,且灯板3位于该侧壁与感光芯片板4之间。本实施例中,镜头2一端穿过镜头孔133朝外,另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21连接到主控板5上,柔性电路板21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可以避让其他硬质部件(如刚光芯片板4)。感光芯片板4上由于设置了感光镜头7,整体呈L形,灯板3体积较小,因此可设置于该L形空间内,即感光芯片板4与上述容置腔11的侧壁(即容置腔11朝向安装侧13的内壁)之间,并避开了感光镜头7。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组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镜头、灯板、感光芯片板、主控板和风扇;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板与感光芯片板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敞开,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容置腔的敞开侧,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所述安装支架上与所述敞开侧相邻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所述风扇的风扇安装槽;所述灯板上的发射灯穿过所述灯孔朝外设置,所述感光芯片板上安装有感光镜头,所述感光镜头穿过所述感光镜头孔朝外设置,所述镜头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并穿过所述镜头孔朝外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组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镜头、灯板、感光芯片板、主控板和风扇;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板与感光芯片板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敞开,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容置腔的敞开侧,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所述安装支架上与所述敞开侧相邻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所述风扇的风扇安装槽;所述灯板上的发射灯穿过所述灯孔朝外设置,所述感光芯片板上安装有感光镜头,所述感光镜头穿过所述感光镜头孔朝外设置,所述镜头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并穿过所述镜头孔朝外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组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孔、感光镜头孔和镜头孔依次布置,所述灯板与感光芯片板均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中与所述敞开侧相对的侧壁,且所述灯板位于所述侧壁与感光芯片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组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支架的敞开侧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强徐渊黄芳姚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繁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