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属于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固定基座存在的安装繁琐、时间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固定底座移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Y型的箱式本体,箱式本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套设有预埋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上。

A fixed base for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
本技术属于光伏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安装用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新能源中,光伏发电的发展倍受瞩目。但是由于过高的成本,目前还未能充分进入市场。光伏发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是光伏发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光伏支架是整个项目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支架是由多孔C型钢、U型钢、角钢或方钢构成架体,架体底部通过固定底脚与地基相固定。为了节省水泥灌注的时间,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箱式固定基座。公告号为CN20735411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组件支架用固定基座,包括H型结构的箱式本体,所述箱式本体的中部开有长方形的通孔,所述箱式本体左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箱式本体右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该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安装的时候需要整理出一大块平整的空地,同时,为了满足光伏板设计时的安装角度,还需要对箱式架体进行调平,而H新之间存在4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点,4个支撑点不便于调整,即此种箱式固定基座安装时步骤繁琐,时间成本高。同时,此种箱式本体与地面没有紧固措施,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土壤的风化,水分的浸入会导致地面环境变换,即固定底座不会发生移位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固定基座存在的安装繁琐、时间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固定底座移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包括Y型的箱式本体1,箱式本体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内套设有预埋桩2。进一步地,箱式本体1包括3个支脚102、用于连接支脚的连接部103。进一步地,安装孔101设置有1个,且安装孔101设置于连接部103上。进一步地,安装孔101包括孔本体,孔本体的侧壁上均布有3个直槽1011。进一步地,预埋桩2包括管本体201,管本体201的外侧壁周向上沿管本体201的轴向设置有边条202,边条202与直槽1011相适配。进一步地,边条202上设置有通孔203。进一步地,支脚102上设置有螺孔104。进一步地,箱式本体1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箱式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物灌入口10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3个支脚的箱式本体作为固定底座使用,便于在工地上快捷组装、固定。同时使用预埋桩将箱式本体牢固的定位、固定在土壤中,放置箱式本体的位置移位。固定箱式本体时,整理出3个支点圆块即可。由于存在3个圆块,3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因此,本技术可以快速确定光伏组件的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H型箱体,H型箱体存在4个支点,调整角度不方便,且4个支脚之间还存在干扰,不清楚具体是哪3个点支撑地面,从而影响调整角度。本技术大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安装、调平步骤,即降低了时间成本。2、本技术中,预埋桩的管本体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若干个边条,便于将直接将预埋桩垂直打入地下,边条不仅增加了预埋桩的结构强度,同时,若干个边条配合圆柱状的管本体增加了预埋桩的径向各个方向上的受力,使得本技术上固定的光伏发电设备在面对西北的大风沙气候时,抗风能力更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泥地基需要进行的回填、夯实等施工工艺,本实施例只需使用打桩机将预埋桩打入土中即可,在打桩过程中,边条自然将地下的土壤压实,施工方便,而且打桩完成后,有边条的预埋桩抗弯、抗扭能力得到加强,从而使得光伏发电设备抗风能力得到加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箱式本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中标记: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包括Y型的箱式本体1,箱式本体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内套设有预埋桩2。箱式本体1包括3个支脚102、用于连接支脚的连接部103。安装孔101仅设置1个,且安装孔101设置于连接部103上。安装孔101包括孔本体,孔本体的侧壁上均布有3个直槽1011。预埋桩2包括管本体201,管本体201的外侧壁周向上沿管本体201的轴向设置有边条202,边条202与直槽1011相适配。安装预埋桩2时,边条卡入直槽1011内。边条202上设置有通孔203。通孔便于将预埋桩2和土壤中的土紧密贴合,同时,在长久使用中,土壤会流动到通孔中,从而使得预埋桩2和土壤牢固结合,进一步提高抗风性能。支脚102上设置有螺孔104。光伏组件及支撑组件通过螺栓螺母与支脚连接。3个支脚102之间不区分正向、反向,施工时,可以选择任意支脚为正向安装光伏组件。箱式本体1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箱式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物灌入口105。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在目标地点简单整理一块平地,然后在在平地上整理出出3个与支脚底部的圆盘相适配的圆块。将箱式本体1放置于平整后的平地上,将箱式本体1的3个支脚102对应放置在圆块上。然后在箱式本体1内灌注配重物,配重物可以是水、土或者沙子等易就地取材且廉价的物料,实现箱式本体1的快速安装、定位。在箱式本体1放置平稳后,将预埋桩2放入安装孔内101内,边条202卡入相应的直槽1011内,然后使用打桩机将预埋桩2直接垂直打入地下。预埋桩2用于限制箱式本体1的左右移动,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多个施工步骤,如挖坑、钻孔、灌注等施工步骤。箱式本体1和预埋桩2固定到位后,可直接将光伏组件、支撑杆通过角钢、螺栓固定在箱式本体1的螺孔104内。光伏组件的摆放角度可以通过角钢与螺栓之间的垫片数量进行微调。本技术也可先通过埋设预埋桩2定位,再将箱式本体1套装在预埋桩2上,实现快速安装、定位。在光伏组件固定完毕后,需要根据现场对光伏组件的角度进行较大调整时,将之前整理的相应的圆块相应的回填土壤或者挖去土壤即可。由于存在3个圆块,3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因此,本技术可以快速确定光伏组件的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H型箱体,H型箱体存在4个支点,调整角度不方便,且4个支脚之间还存在干扰,影响调整角度。本技术大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安装、调平步骤,即降低了时间成本。本技术中,预埋桩2的管本体201的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若干个边条202,便于将直接将预埋桩2垂直打入地下,边条不仅增加了预埋桩2的结构强度,同时,若干个边条202配合圆柱状的管本体201增加了预埋桩2的径向各个方向上的受力,使得本技术上固定的光伏发电设备在面对西北的大风沙气候时,抗风能力更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水泥地基需要进行的回填、夯实等施工工艺,本实施例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Y型的箱式本体(1),所述箱式本体(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安装孔(101)内套设有预埋桩(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Y型的箱式本体(1),所述箱式本体(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安装孔(101)内套设有预埋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本体(1)包括3个支脚(102)、用于连接支脚的连接部(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设置有1个,且所述安装孔(101)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包括孔本体,所述孔本体的侧壁上均布有3个直槽(1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金王保平宋如崔国民达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易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