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85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线灯罩,其特征在于灯罩壁由三层构成,其外两层是由线状物按O字形均匀缠绕在罩架上箍与下箍之间形成类似光栅状,光线透过透光的衬里内层再经外两层后,产生柔和的立体朦胧艺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制作简便,是很有市场前景的高档灯饰。(*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罩,特别是用绕线层作罩壁外层的绕线灯罩。现有技术中的灯罩,有五花八门的灯罩壁,有丝绸布料制的,有金属薄板制的,有搪瓷陶瓷制的,总体来说这些灯罩壁都是单层整块制作,有的透光,有的不透光或半透光,显得单调,没有立体艺术感。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灯罩壁为三层,灯光透过外两层时能产生像经光栅衍射后有立体朦胧艺术效果的绕线灯罩。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绕线灯罩,包括罩架的灯头支架(1)、上箍(2)、竖支(3)和下箍(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层结构的罩壁,罩壁的外两层是由线状物按○字形均匀缠绕在上箍和下箍之间形成类似光栅状,上部间隙小,下部间隙稍大,罩壁的内层围着衬里,用粘结剂将衬里与竖支、上箍、下箍的内接触面粘结紧。——所述的线状物可以是人造丝光线、棉线、丝线、金属线或塑胶线。——所述的衬里可以是透光的棉布,无纺布,丝绸或塑胶片。——所述的上箍、下箍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正方(长方)切角形,斗笠形,上圆下波浪形。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罩架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罩壁外两层绕线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罩壁内层衬里的剖视图。在图1图2图3中,1为灯头支架、2为上箍、3为竖支、4为下箍、5为○字形回环绕线、6为衬里实施时取Ф2.8-5mm的镀锌金属丝,灯头支架和上箍镀18K金或仿金,一般上箍比下箍小,用6-10支竖支和T形焊接法将灯头支架、上、下箍焊接成罩架。将竖支用簿的人字带包襄起。按量好的总长度,将线状物捆在梭子上,线头绑在上箍,自上而下按○字形不重叠地均匀地缠绕在上箍与下箍之间。由于下箍大于上箍,绕线的下部间隙稍大些,这靠绕线时在下箍增加自绕数而实现。当绕满整个罩后,在竖支,上箍、下箍的内接触面涂上粘结剂,将量好的衬里自下箍向上套进罩架内分别粘结紧。衬里的选择以透光时眼见不到灯泡内的灯丝为佳。本技术设计构思新颖,光线通过衬里后再经光栅状的外层绕线层,既避免了光线直射,又产生了柔和的立体朦胧的艺术效果,是一种高档的装饰灯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权利要求1.一种绕线灯罩,包括罩架的灯头支架(1)、上箍(2)、竖支(3)和下箍(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层结构的罩壁,罩壁的外两层是由线状物按○字形均匀缠绕在上箍和下箍之间形成类似光栅状,上部间隙小,下部间隙稍大,罩壁的内层围着衬里,用粘结剂将衬里与竖支、上箍、下箍的内接触面粘结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灯罩,其特征在于线状物可以是人造丝光线、棉线、丝线、金属线或塑胶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灯罩,其特征在于衬里可以是透光的棉布,无纺布,丝绸或塑胶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灯罩,其特征在于上箍、下箍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正方(长方)切角形,斗笠形,上圆下波浪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绕线灯罩,其特征在于灯罩壁由三层构成,其外两层是由线状物按O字形均匀缠绕在罩架上箍与下箍之间形成类似光栅状,光线透过透光的衬里内层再经外两层后,产生柔和的立体朦胧艺术效果。本技术设计新颖、制作简便,是很有市场前景的高档灯饰。文档编号F21V3/00GK2299230SQ9821163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志忠 申请人:韶关市劳服豪华装饰公司艺恒灯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灯罩,包括罩架的灯头支架(1)、上箍(2)、竖支(3)和下箍(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层结构的罩壁,罩壁的外两层是由线状物按O字形均匀缠绕在上箍和下箍之间形成类似光栅状,上部间隙小,下部间隙稍大,罩壁的内层围着衬里,用粘结剂将衬里与竖支、上箍、下箍的内接触面粘结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劳服豪华装饰公司艺恒灯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