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82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铜排,连接铜排的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接线端头的内腔位于连接铜排的上方设置有铜板,接线端头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底端贯穿接线端头的上表面后转动连接在铜板的上表面;连接铜排位于连接端头的内腔中,使得铜排始终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内,避免了连接铜排的表面氧化或附着导电颗粒,连接线路时,将线头插入连接铜排和铜板之间,然后通过旋拧固定螺钉,使得铜板和连接铜排将接线头夹紧,完成接线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且接点处的接触效果较好,增强接点处的导电性能。

Fire fighting machinery emergency forced sta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机械应急启动装置
,具体为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第11.0.12条(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消防水泵控制柜应设置手动机械启泵功能,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手动时应在报警5分钟内正常工作。这条强条对消防泵控制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机械应急启泵功能。在消防机械中,压力启动、远程启动和硬拉线启动都是通过继电器来实现自动启泵的,若继电器和弱电信号故障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控制柜设置的机械应急强启装置直接启动消防泵。因此,只要在正常供电情况下,无论消防泵控制柜内控制线路损坏如何,都能强制直接启泵,以保证火灾时扑救及时性。所谓机械应急强启装置,是通过机械连锁装置直接传动,来实现直接启动消防泵的装置。然后现有技术中的消防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广泛采用的消防机械应急启动装置为盒体结构,盒体的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杆安装孔,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安装底板,且盒体结构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连接线路的铜排,铜排上往往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栓,用于连接线头;但其接线方式安装线头时操作较为麻烦,而且铜排全部裸露在外部,易造成铜排表面氧化而影响导电性能;另外,裸露的铜排表面附着有导电颗粒时,易造成短路或引发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包括应急强启装置本体、安装底板、连接铜排和传动杆安装孔,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杆安装孔,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所述接线端头的内腔位于所述连接铜排的上方设置有铜板,所述接线端头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底端贯穿所述接线端头的上表面后转动连接在所述铜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铜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铜排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铜板下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连接铜排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铜板的圆槽内和所述连接铜排的圆槽内。优选的,所述铜板上圆槽的深度与所述连接铜排上圆槽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弹簧的最小压缩长度。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头由下壳体和上壳体卡接组成,所述下壳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外壁上,且连接铜排卡接在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中,所述下壳体的两侧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卡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内壁对应于所述下壳体的滑槽处设置有与下壳体上滑槽滑动卡接匹配的滑槽,所述上壳体的里侧面与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的外壁之间接触连接,所述紧固螺钉螺纹套接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紧固螺钉转动连接在所述铜板上表面的底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紧固螺钉贯穿所述上壳体贯穿孔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紧固螺钉外围螺纹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铜板下表面与所述连接铜排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所述下壳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成圆柱体,所述橡胶板的背面与所述铜板和连接铜排的外端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涉及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的铜排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使得铜排始终处于密封环境内,避免铜排的表面氧化或附着导电颗粒;另外接线端头的内腔位于连接铜排的上方设置有铜板,接线端头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底端贯穿接线端头的上表面后转动套接在铜板的上表面,安装连接线时,将线头插入连接铜排和铜板之间然后通过旋拧固定螺栓使得铜板和连接铜排将接线头夹紧,完成接线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且接点处的接触效果较好,增强接点处的导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线端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接线端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接线端头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1-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1-安装底板;12-连接铜排;2-传动杆安装孔;3-接线端头;31-下壳体;32-上壳体;321-铜板;322-紧固螺钉;323-弹簧;33-橡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包括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安装底板11、连接铜排12和传动杆安装孔2,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杆安装孔2,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1,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铜排12,连接铜排12的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3,接线端头3的内腔位于连接铜排12的上方设置有铜板321,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322,紧固螺钉322的底端贯穿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后转动连接在铜板321的上表面;连接铜排12位于连接端头3的内腔中,使得铜排始终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内,避免了连接铜排12的表面氧化或附着导电颗粒,连接线路时,将线头插入连接铜排12和铜板321之间,然后通过旋拧固定螺钉322,使得铜板321和连接铜排12将接线头夹紧,完成接线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且接点处的接触效果较好,增强接点处的导电性能。铜板321的下表面与连接铜排1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323,铜板321下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连接铜排12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弹簧3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铜板321的圆槽内和连接铜排12的圆槽内,正常情况下,弹簧323使得铜板321与连接铜排12之间留有缝隙,以便于插入线头。铜板321上圆槽的深度与连接铜排12上圆槽的深度之和大于弹簧323的最小压缩长度,旋拧紧固螺钉322时,铜板321能够与连接铜排12之间合缝,达到夹紧线头的效果接线端头3由下壳体31和上壳体32卡接组成,下壳体3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外壁上,且连接铜排12卡接在下壳体31的内腔中,下壳体31的两侧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卡接有上壳体32,上壳体32的两侧内壁对应于下壳体31的滑槽处设置有与下壳体31上滑槽滑动卡接匹配的滑槽,上壳体32的里侧面与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外壁之间接触连接,紧固螺钉322螺纹套接在上壳体32的上表面,上壳体32和下壳体31的组装简单,且上壳体32能够与下壳体31之间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包括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安装底板(11)、连接铜排(12)和传动杆安装孔(2),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杆安装孔(2),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1),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铜排(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排(12)的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3),所述接线端头(3)的内腔位于所述连接铜排(12)的上方设置有铜板(321),所述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322),所述紧固螺钉(322)的底端贯穿所述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后转动连接在所述铜板(32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包括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安装底板(11)、连接铜排(12)和传动杆安装孔(2),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杆安装孔(2),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1),所述应急强启装置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线路的连接铜排(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排(12)的外围设置有接线端头(3),所述接线端头(3)的内腔位于所述连接铜排(12)的上方设置有铜板(321),所述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322),所述紧固螺钉(322)的底端贯穿所述接线端头(3)的上表面后转动连接在所述铜板(32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321)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铜排(1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323),所述铜板(321)下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连接铜排(12)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弹簧(3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铜板(321)的圆槽内和所述连接铜排(12)的圆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321)上圆槽的深度与所述连接铜排(12)上圆槽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弹簧(323)的最小压缩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械应急强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义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常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