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63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包括缆芯、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热柱、导热环、屏蔽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和第二导热柱,所述第一绝缘层将所述缆芯套装在内,所述导热环套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屏蔽层套装在所述导热环上,所述第二绝缘层套装在所述屏蔽层上,所述阻燃层套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热柱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层内,所述第一导热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环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柱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延伸至所述阻燃层远离所述缆芯一侧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下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A kind of multilayer insulate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绝缘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由于需要保证各个缆芯之间绝缘需要在电缆内部设置较厚的绝缘层,同时电缆的外部也包裹有较高的绝缘层,这样会导致电缆的散热性能差,而高温会影响电缆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绝缘电缆,以解决现有的电缆因设置较厚的绝缘层导致散热性能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包括缆芯、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热柱、导热环、屏蔽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和第二导热柱,所述第一绝缘层将所述缆芯套装在内,所述导热环套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屏蔽层套装在所述导热环上,所述第二绝缘层套装在所述屏蔽层上,所述阻燃层套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热柱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层内,所述第一导热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环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柱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延伸至所述阻燃层远离所述缆芯一侧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缆芯包括导线和绝缘管,所述导线有三根,三根所述导线绕所述绝缘管设置且呈三角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的材质为金属编织丝带。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材质为无机矿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矿物材料为三氧化二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的表面套装有云母带层。进一步的,所述云母带层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热环的凹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设置有多层绝缘层,能够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绝缘层之间设置的第一导热柱能够将缆芯缠产生的热量导出至导热环上从而使热量充分的分散,多根均匀分布在导热环上的第二导热柱能够将导热环的热量均匀且快速地导出并散发,从而使得本技术在保证绝缘性能的前提下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热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缆芯,110-导线,120-绝缘管,200-第一绝缘层,300-云母带层,400-导热环,410-第一导热柱,420-第二导热柱,500-屏蔽层,600-第二绝缘层,700-阻燃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100,缆芯100是由多根导线110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缆芯100是由多个导线110和绝缘管120组成,导线110的数量可为三,三根导线110绕绝缘管120设置并且呈三角阵列,导线110的数量也可以四,四根导线110绕绝缘管120设置并呈矩形阵列,通过设置绝缘管120能够防止导线110相互之间导电而损坏导线110,具体地,缆芯100可以粘黏在绝缘管120上。在缆芯100上套装有第一绝缘层200,导线110的外壁与第一绝缘层200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得导线110能够固定在第一绝缘层200内,在第一绝缘层200的表面套装有云母带层300,云母带具有隔热绝缘的作用,在云母带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导热环400,同时在第一绝缘层200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柱410,第一导热柱410的另一端延伸至导热环400处并与导热环400连接,导热环400凹设在云母带层300内能够减小本技术的直径,同时由于导热环400的作用在于传递热量,因此其厚度和宽度不必设置的过厚和过宽。在云母带层300上套装有屏蔽层500,屏蔽层500采用的材质为金属编织丝带,具体地可采用铝制编织丝带,在屏蔽层500上套装有第二绝缘层600,第一绝缘层200和第二绝缘层600的材质为低烟无卤聚烯烃,在第二绝缘层600上套装有阻燃层700,阻燃层700的材质为无机矿物材料,具体地可采用三氧化二锑。在导热环400上还连接有第二导热柱420,第二导热柱420有多个且呈环形阵列绕导热环400分布,第二导热柱420的另一端延伸至阻燃层700的表面,从而能够使的缆芯100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柱410、导热环400和第二导热柱420传递至阻燃层700外,以使本技术在保证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为了节省成本,第一导热柱410、导热环400和第二导热柱420形成的散热系统是间隔设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中设置有多层绝缘层,能够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绝缘层之间设置的第一导热柱能够将缆芯缠产生的热量导出至导热环上从而使热量充分的分散,多根均匀分布在导热环上的第二导热柱能够将导热环的热量均匀且快速地导出并散发,从而使得本技术在保证绝缘性能的前提下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100)、第一绝缘层(200),第一导热柱(410)、导热环(400)、屏蔽层(500)、第二绝缘层(600)、阻燃层(700)和第二导热柱(420),所述第一绝缘层(200)将所述缆芯(100)套装在内,所述导热环(400)套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200)上,所述屏蔽层(500)套装在所述导热环(400)上,所述第二绝缘层(600)套装在所述屏蔽层(500)上,所述阻燃层(700)套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00)上,所述第一导热柱(4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层(200)内,所述第一导热柱(410)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环(400)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柱(42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420)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环(40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420)延伸至所述阻燃层(700)远离所述缆芯(100)一侧的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100)、第一绝缘层(200),第一导热柱(410)、导热环(400)、屏蔽层(500)、第二绝缘层(600)、阻燃层(700)和第二导热柱(420),所述第一绝缘层(200)将所述缆芯(100)套装在内,所述导热环(400)套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200)上,所述屏蔽层(500)套装在所述导热环(400)上,所述第二绝缘层(600)套装在所述屏蔽层(500)上,所述阻燃层(700)套装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00)上,所述第一导热柱(4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层(200)内,所述第一导热柱(410)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环(400)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柱(42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420)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环(40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热柱(420)延伸至所述阻燃层(700)远离所述缆芯(100)一侧的端面上。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龙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金侑达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