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51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包括感应主座、感应副座、保护壳和内框层,所述感应主座与感应副座并排分布,所述感应主座安装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顶端与底端面的宽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承载板的外部还设置有覆盖在感应主座外部的保护壳,所述承载板与感应主座固定相连,所述感应主座的上下两侧在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并排分布有两组,且垂直与承载板,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内框层,所述内框层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内框层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该门窗防盗报警器,结构合理,安全系数高,保护性强,可广泛推广。

A burglar alarm for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
本技术属于防盗报警器
,具体涉及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
技术介绍
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预防犯罪和及时发现犯罪活动的报警仪器。其种类很多,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开关报警器、音响报警器、感应报警器、红外报警器,激光报警器等等,随着电视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电视和计算机联合使用的先进监视控制报警系统。报警信号有无线、有线两种传递方式,随着犯罪技术预防工作的加强。防盗报警器已经发挥明显的作用。现有的门窗防盗器大多是裸露安装的,外表缺乏防护,容易受到水流泼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并且受到外界的撞击时,容易导致内部精细零件损坏,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包括感应主座、感应副座、保护壳和内框层,所述感应主座与感应副座并排分布,所述感应主座安装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顶端与底端面的宽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承载板的外部还设置有覆盖在感应主座外部的保护壳,所述承载板与感应主座固定相连,所述感应主座的上下两侧在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并排分布有两组,且垂直与承载板,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内框层,所述内框层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内框层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所述内框层的上表面与底端面均并排分布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固定块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块伸入至第二滑槽内部,所述保护壳滑动设置在内框层的外部,所述固定块与第二滑槽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滑动,且与远离固定块的第二滑槽一端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保护壳的朝向感应副座的侧边壁上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内框层的内壁上与固定块相面的一端还凸出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对称分布设置有四组。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远离的一端面上均并排分布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优选的,上侧位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表面上还对称分布设置有磁铁块,所述保护壳的边壁与磁铁块位置相对应处嵌入设置有金属片。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底端面上还开设有出声孔,且出声孔上设置有出声网。优选的,所述感应副座外壁上两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门窗防盗报警器,通过保护壳与内框层的配合,有效保护内部感应主座的使用安全,在有撞击力时,通过固定块与弹簧的配合,将其缓冲,保护感应主座内部精细零件的使用寿命,且通过保护壳的设置,也有效避免水的泼溅,将出声孔开设在外壳底部,实用性强,保护壳采用磁吸的方式固定,拆装便利,该门窗防盗报警器,结构合理,安全系数高,保护性强,可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承载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框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壳、2感应副座、3第一连接板、4承载板、5感应主座、6第一滑槽、7磁铁块、8第二连接板、9弹簧、10固定块、11第二滑槽、12内框层、13滑块、14出声网、1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包括感应主座5、感应副座2、保护壳1和内框层12,所述感应主座5与感应副座2并排分布,所述感应主座5安装在承载板4上,所述承载板4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顶端与底端面的宽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承载板4的外部还设置有覆盖在感应主座5外部的保护壳1,所述承载板4与感应主座5固定相连,所述感应主座5的上下两侧在承载板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二连接板8并排分布有两组,且垂直与承载板4,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8均滑动连接内框层12,所述内框层12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内框层12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1,所述内框层12的上表面与底端面均并排分布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固定块10滑动的第二滑槽11,所述固定块10伸入至第二滑槽11内部,所述保护壳1滑动设置在内框层12的外部,所述固定块10与第二滑槽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滑动,且与远离固定块10的第二滑槽11一端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9,所述保护壳1的朝向感应副座2的侧边壁上开设有通孔15,通过保护壳1与内框层12的配合,有效保护内部感应主座5的使用安全,也有效避免水的泼溅。具体的,所述内框层12的内壁上与固定块10相面的一端还凸出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对称分布设置有四组,滑块13沿着第一滑槽6滑入。具体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8相远离的一端面上均并排分布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具体的,上侧位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板8上表面上还对称分布设置有磁铁块7,所述保护壳1的边壁与磁铁块7位置相对应处嵌入设置有金属片,当保护壳1上的金属片与磁铁块7接触时,保护壳1磁吸固定。具体的,所述保护壳1的底端面上还开设有出声孔,且出声孔上设置有出声网14,出声孔开设在保护壳1的底部,当感应主座5发出声响时,由出声孔继续传出,同时也能避免水的进入。具体的,所述感应副座2外壁上两端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报警器整体的安装方式可为螺纹安装,或者采取其它安装方式。具体的,该门窗防盗报警器,在使用时,感应主座5与感应副座2之间的报警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当两者对齐时不报警,错开时则开始报警,将感应主座5与承载板4粘接,或者采取其它安装方式,将保护壳1套设在感应主座5外部,滑块13沿着第一滑槽6滑入,当保护壳1上的金属片与磁铁块7接触时,磁吸固定,保护壳1上的通孔15与感应主座5的红外感应一端对齐,保护壳1在保护感应主体5时,并不会影响到感应主体5与感应副座2之间的信号传递,当受到外部的冲击力时,保护壳1朝向内框层12移动,进而固定块10沿着第二滑槽11滑动,弹簧9收缩进行缓冲,缓冲后,通过弹簧9的弹力将保护壳1弹回原位,同时,保护壳1也能防水防尘,出声孔开设在保护壳1的底部,当感应主座5发出声响时,由出声孔继续传出,该门窗防盗报警器,结构合理,安全系数高,保护性强,可广泛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包括感应主座(5)、感应副座(2)、保护壳(1)和内框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主座(5)与感应副座(2)并排分布,所述感应主座(5)安装在承载板(4)上,所述承载板(4)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顶端与底端面的宽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承载板(4)的外部还设置有覆盖在感应主座(5)外部的保护壳(1),所述承载板(4)与感应主座(5)固定相连,所述感应主座(5)的上下两侧在承载板(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二连接板(8)并排分布有两组,且垂直与承载板(4),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8)均滑动连接内框层(12),所述内框层(12)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内框层(12)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1),所述内框层(12)的上表面与底端面均并排分布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固定块(10)滑动的第二滑槽(11),所述固定块(10)伸入至第二滑槽(11)内部,所述保护壳(1)滑动设置在内框层(12)的外部,所述固定块(10)与第二滑槽(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滑动,且与远离固定块(10)的第二滑槽(11)一端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9),所述保护壳(1)的朝向感应副座(2)的侧边壁上开设有通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防盗报警器,包括感应主座(5)、感应副座(2)、保护壳(1)和内框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主座(5)与感应副座(2)并排分布,所述感应主座(5)安装在承载板(4)上,所述承载板(4)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顶端与底端面的宽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承载板(4)的外部还设置有覆盖在感应主座(5)外部的保护壳(1),所述承载板(4)与感应主座(5)固定相连,所述感应主座(5)的上下两侧在承载板(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二连接板(8)并排分布有两组,且垂直与承载板(4),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8)均滑动连接内框层(12),所述内框层(12)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内框层(12)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1),所述内框层(12)的上表面与底端面均并排分布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固定块(10)滑动的第二滑槽(11),所述固定块(10)伸入至第二滑槽(11)内部,所述保护壳(1)滑动设置在内框层(12)的外部,所述固定块(10)与第二滑槽(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滑动,且与远离固定块(10)的第二滑槽(11)一端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雅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嘉明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