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顶旺专利>正文

训练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50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和右段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滑动件上连接有把手。训练者可以对抗阻力件将把手带动滑动件向内滑动或带动滑动件向外滑动,提高肌肉训练效果。

Train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训练拉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背部肌肉训练的训练拉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健身器材的功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部肌肉群较复杂,且功能较多。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功能有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冈下肌、小圆肌的功能有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外。坐姿划船器是健身房中用于训练背部肌肉群的常用健身器材。它主要包括把手、钢线、滑轮和配重片,这种训练器材主要是运用背部肌肉群的肩关节后伸模式训练,该器械常用的把手为对握、窄握的设计,在动作的顶峰收缩时,肩关节做后伸和内旋。它充分运用了背阔肌的肩关节后伸和内旋的功能。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后伸方向上阻力由配重片提供,但内旋方向上无阻力,训练效果减弱。(2)肩关节后伸的正常角度为45度,用该窄握把手训练,当训练者将把手拉到小腹的位置时,由于小腹的阻碍和握距较窄的原因,肩关节后伸角度达不到45度,背部肌肉群无法完全收紧,训练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肌肉训练效果的训练拉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和右段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滑动件上连接有把手。作为优选,所述杆体左段和杆体右段呈弧形或直线型。作为优选,所述杆体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r>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套设与杆体上,以实现两者的滑动连接。作为优选,阻力件采用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杆体和滑动件,且两个弹簧位于两个滑动件之间。作为优选,阻力件采用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杆体和滑动件,且两个滑动件位于两个弹簧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杆体采用管材弯折而成,管材的外壁开设有开缝,管槽的通孔以及开缝构成所述滑动槽。作为优选,所述杆体的中段呈直线型。作为优选,所述杆体的中段呈前凸弯折状。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滑动安装有按钮,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为按钮提供按压阻力的按钮弹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训练者可以对抗阻力件将把手带动滑动件向内滑动,弹簧缩短产生向外的推力,对抗背阔肌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缩短,提高背阔肌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运动收益,提高肌肉训练效果。训练者还可以对抗弹簧将把手带动滑动件向外滑动,弹簧拉长产生向内的拉力,对抗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缩短,提高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运动收益,提高肌肉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杆体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训练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中段11,左段12,右段13,滑动件2,阻力件3,把手4,按钮41,按钮弹簧42,连接片14,钢线安装孔141,通孔151,开缝1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训练拉杆,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11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12和右段13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2,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2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3,阻力件3采用弹簧。滑动件2上连接有把手4。所述杆体左段12和杆体右段13呈弧形。所述杆体的中段11呈直线型。所述把手4上滑动安装有按钮41,所述把手4上设置有用于为按钮41提供按压阻力的按钮弹簧42。杆体的中部固定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开设有钢线安装孔141。所述杆体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2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杆体采用管材弯折而成,管材的外壁开设有开缝152,管槽的通孔151以及开缝构成所述滑动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杆体和滑动件,且两个弹簧位于两个滑动件2之间。本实施例训练拉杆适用于但不限于以下使用场景:场景一,训练拉杆连接坐姿划船器使用,钢线安装孔141连接坐姿划船器的钢线。训练者握住把手4,小拇指按下按钮41,做肩关节后伸,同时对抗阻力件3(即弹簧)的弹力将把手4带动滑动件2向内滑动,弹簧缩短产生向外的推力,对抗背阔肌和大圆肌.肩胛下肌(这三块肌肉都具有肩内收的功能)的缩短,提高背阔肌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运动收益。场景二,本实施例训练拉杆还可以连接高位下拉器使用,钢线安装孔141连接高位下拉器的钢线。使用时,训练者握住把手4,小拇指按下按钮41,在做肩关节内收的同时,对抗阻力件3(即弹簧)的弹力将把手4带动滑动件2向外滑动,弹簧拉长产生向内的拉力,对抗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这五块肌肉都具有肩内收的功能)的缩短,提高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的运动收益。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本实施例训练拉杆,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11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12和右段13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2,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2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3,阻力件3采用弹簧。滑动件2上连接有把手4。所述杆体左段12和杆体右段13呈弧形。所述杆体的中段11呈直线型。所述把手4上滑动安装有按钮41,所述把手4上设置有用于为按钮41提供按压阻力的按钮弹簧42。杆体的中部固定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开设有钢线安装孔141,所述杆体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2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杆体采用管材弯折而成,管材的外壁开设有开缝152,管槽的通孔151以及开缝152构成所述滑动槽。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杆体和滑动件,且两个滑动件2位于两个压簧之间。实施例三参见图6,本实施例训练拉杆,包括杆体,杆体的左段12和右段13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2,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2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3,阻力件3采用弹簧。滑动件2上连接有把手4。所述杆体左段12和杆体右段13呈弧形。所述杆体的中段11呈直线型。杆体的中部固定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开设有钢线安装孔141,所述滑动件2套设与杆体上,以实现两者的滑动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杆体和滑动件,且两个弹簧位于两个滑动件2之间。实施例四参见图7,本实施例训练拉杆,包括杆体,杆体的左段12和右段13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和右段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滑动件上连接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3 CN 20191051329891.一种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杆体的中段相对杆体两端靠前设置,杆体的左段和右段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杆体上安装有用于为滑动件相对杆体运动提供阻力的阻力件,滑动件上连接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左段和杆体右段呈弧形或直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套设与杆体上,以实现两者的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拉杆,其特征在于:阻力件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顶旺
申请(专利权)人:宋顶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