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
,具体为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的存储和应用特性逐渐被人们运用到教学上,操作简便的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大学课堂教学用的计算机一般放置于地板上,便于学生们的操作。但是目前学生和老师们经常因为不在意踢到机箱,导致机箱的偏斜和噪音,影响课堂纪律的同时,容易对机箱造成损坏。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解决了目前学生和老师们经常因为不在意踢到机箱,导致机箱的偏斜和噪音,影响课堂纪律的同时,容易对机箱造成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套,所述外壳的左表面外端固定有缓冲圈,且外壳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同时置物槽的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固定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表面外端固定有缓冲圈(2),且外壳(1)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3),同时置物槽(3)的右表面外端固定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右端通过活动块(5)与活动槽(6)相互连接,且活动槽(6)开设在支撑管(7)的左端内部,同时支撑管(7)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管(7)的左表面外端通过限位槽(9)与限位柱(10)相互连接,且限位柱(10)固定在外壳(1)的右表面,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8),所述固定套(12)固定在外壳(1)的右表面中部,且固定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固定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表面外端固定有缓冲圈(2),且外壳(1)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3),同时置物槽(3)的右表面外端固定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右端通过活动块(5)与活动槽(6)相互连接,且活动槽(6)开设在支撑管(7)的左端内部,同时支撑管(7)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管(7)的左表面外端通过限位槽(9)与限位柱(10)相互连接,且限位柱(10)固定在外壳(1)的右表面,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8),所述固定套(12)固定在外壳(1)的右表面中部,且固定套(12)的右端通过固定槽(13)与固定柱(14)相互连接,同时固定柱(14)的右端通过转盘(15)与吸盘(18)相互连接,所述转盘(15)的外端通过转槽(16)与支撑板(11)相互连接,且转槽(16)的内部外端安装有导辊(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学课堂教学用计算机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该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边长度小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亮,谢中梅,邱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