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颈椎疗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颈椎治疗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颈椎疗理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指颈椎骨。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颈椎疗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艾炷容纳器,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正上方设置有颈部放置槽,所述颈部放置槽的槽壁处设置有若干电热器件,贯穿所述颈部放置槽的槽壁插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管面向所述颈部放置槽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阻热环,所述阻热环外套设有第一电极环,所述第一电极环外套设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外套设有第二电极环,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位于所述阻热环的下方套设有支撑管及磁铁环,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阻热环与所述磁铁环之间;/n所述艾炷容纳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颈椎疗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艾炷容纳器,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正上方设置有颈部放置槽,所述颈部放置槽的槽壁处设置有若干电热器件,贯穿所述颈部放置槽的槽壁插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管面向所述颈部放置槽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阻热环,所述阻热环外套设有第一电极环,所述第一电极环外套设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外套设有第二电极环,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位于所述阻热环的下方套设有支撑管及磁铁环,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阻热环与所述磁铁环之间;
所述艾炷容纳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下端,所述磁铁环与所述艾炷容纳器磁性相吸;所述艾炷容纳器包括点燃组件、电池组件及储仓组件,所述点燃组件用于点燃艾炷,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点燃组件相连,所述储仓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相连,所述储仓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艾炷的艾炷收纳腔,所述艾炷收纳腔的腔壁处设置有止燃部,所述止燃部用于在将艾炷插入所述艾炷收纳腔内时,包住艾炷的外周面,以阻止艾炷朝上方继续燃烧;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并盖设所述容纳腔的腔口,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池组件、第一电极环及所述第二电极环电连接,用于对病情信息进行采集及与数据库进行信息交互,以控制所述电热器件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颈椎疗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颈椎疗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套设在所述储仓组件的外部,所述套管组件与所述储仓组件之间形成第一阻热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颈椎疗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组件设置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与所述艾炷收纳腔及所述第一阻热腔相连通,所述套管组件设置有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道与所述第一阻热腔及所述智能颈椎疗理装置的外表面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颈椎疗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飞,刘伟东,高坤,吴益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