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本申请为申请号201711488761.6、申请日2017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
技术介绍
缺血预适应这个概念是在1986年由美国的murry博士率先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经常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减轻和抵抗随后更长时间因为人体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有效的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必不可少的配件就是臂带,臂带的佩戴松、紧与使用者的舒适度和训练效果密切相关。现在市场上使用的臂带为传统式臂带(如图1所示),由铁环、毛毡和臂带布料组成,佩戴时需要将没有铁环的一头插入到铁环中,形成一个圆筒,再佩戴到手臂上,并且需要臂带上的气囊气嘴及气管能对准手掌中指。传统臂带多用于血压测量,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其特征是:包括臂带本体和亲肤缓冲层,所述臂带本体的一端为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外部安装有亲肤缓冲层,所述卡接端的内部设有硬质弹性卷筒和位于硬质弹性卷筒内壁侧的气囊组;所述亲肤缓冲层安装在靠近气囊组侧的卡接端外壁上;所述气囊组分为两个气囊部,分别作为用于缺血预适应训练的第一气囊部和调节臂带佩带松紧的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上分别设有气囊气嘴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其特征是:包括臂带本体和亲肤缓冲层,所述臂带本体的一端为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外部安装有亲肤缓冲层,所述卡接端的内部设有硬质弹性卷筒和位于硬质弹性卷筒内壁侧的气囊组;所述亲肤缓冲层安装在靠近气囊组侧的卡接端外壁上;所述气囊组分为两个气囊部,分别作为用于缺血预适应训练的第一气囊部和调节臂带佩带松紧的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上分别设有气囊气嘴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缓冲层粘结或缝制在臂带本体的卡接端上;所述亲肤缓冲层与卡接端的大小和形状对应匹配;所述第一气囊部由一个气囊A构成,所述第二气囊部由至少一个气囊构成。
技术研发人员:吉训明,陈谦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