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及快速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20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及快速恢复方法,包括采集扁秆藨草球茎进行育苗,然后将其幼苗播种在不同培养钵内,并置于水箱中以制造水深梯度,添加不同浓度NaHCO

Water depth optimization and rapid restoration of Scirpus mariqueter wetland under salt and alkali s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及快速恢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恢复
,具体涉及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及快速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扁秆藨草(Bolboschoenusnipponicus)是莎草科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沼泽地及水边浅水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是全球濒危物种——白鹤(Grusleucogeranus)春秋季节南北往返迁徙路线上的必经中转地,这里分布着大片的扁秆藨草,而其地下球茎是白鹤的主要食源植物。因此,该区域扁秆藨草种群的面积及生长状况与白鹤的命运息息相关。此外,扁秆藨草湿地还是盐沼湿地关键的初级生产者,对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扁秆藨草的生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白鹤的停歇地及食源逐渐减少,严重威胁着白鹤的生存。在保护和重建该类湿地植被时,针对不同盐碱化程度的湿地确定其最适的水位来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球茎生物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在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主要考虑了扁秆藨草球茎埋深和水位波动对地上生物量和球茎生物量的影响,极少有人关注不同盐碱程度下扁秆藨草生长的最适水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退化湿地的恢复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盐碱胁迫深度下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最佳水位优化方法,这对扁秆藨草的恢复效率及白鹤栖息地和食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方法及快速恢复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现:(1)采集扁秆藨草球茎,避光湿润保存备用;(2)挑选长势一致、健康完整的球茎冲洗干净,置于育苗钵中培育,获得扁秆藨草幼苗;(3)将扁秆藨草幼苗播种在不同培养钵内,温室培养,培养钵内填充水洗砂作为基质;扁秆藨草幼苗埋深2–3cm,每个培养钵中种植5个球茎;将培养钵放入300L水箱中,加入培养液对扁秆藨草幼苗进行处理,每星期更换一次培养液,所述培养液为添加了不同浓度NaHCO3+NaCl的Hoagland半营养液;所述水箱中垫方砖和泡沫板以调节水深;(4)培养4周后,收获扁秆藨草植株,将扁秆藨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用清水洗净,然后烘干至恒重,称重,得到扁秆藨草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5)采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浓度NaHCO3+NaCl及水深对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事后多重比较采用图基检验,完成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每日浇水保持钵内0–2cm的水深,得到2–5cm高的扁秆藨草幼苗。所述步骤(3)中,培养钵高13cm、内径14cm,水洗砂基质填充高度为10cm。所述Hoagland半营养液中各成分含量为:0.5mmolL-1NH4H2PO4、3mmolL-1K+、2mmolL-1Ca(NO3)2·4H2O、1mmolL-1MgSO4·7H2O、23.13μmolL-1H3BO3、4.57μmolL-1MnCl2·4H2O、0.382μmolL-1ZnSO4·7H2O、0.16μmolL-1CuSO4·5H2O、0.0695μmolL-1MoO3、9μmolL-1Fe-EDTA。所述营养液中NaHCO3+NaCl添加量设置5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2.5、5.0、10.0、20.0gkg-1。所述NaHCO3和NaCl的质量比为2:1。所述步骤(3)中,设置4个水深梯度,分别为-5、0、10和20cm,以基质表面为基准。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快速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扁秆藨草幼苗埋于恢复地,埋深2–3cm;(2)检测土壤盐碱浓度,盐碱浓度小于10gkg-1时,调节水深至-5–0cm。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不同盐碱胁迫程度下水位对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最适水位,在恢复盐碱湿地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盐碱化程度的湿地选择不同的最适水位,可以有效地提升扁秆藨草生物量的积累,也有利于扁秆藨草种群的快速定植与建设,而且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好;此外,本专利技术从提升湿地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球茎形成的角度进行植被重建,能够更好地发挥湿地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功能,对植物种群更新扩展也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不同盐碱浓度下水深对扁秆藨草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影响的柱状图;同盐碱浓度下水深对扁秆藨草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平均值±1SE,n=3);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水深(cm)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吉林西部鹅头泡扁秆藨草分布区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吉林西部鹅头泡扁秆藨草分布区挖取扁秆藨草球茎,避光湿润保存,得到待种植扁秆藨草球茎;(2)挑选长势一致、健康完整的球茎冲洗干净,置于育苗钵中,每日浇水保持钵内0–2cm的水深,在温室中育苗,得到2–5cm高的扁秆藨草幼苗;(3)将扁秆藨草幼苗播种在培养钵内,培养钵高13cm、内径14cm,内填充10cm高水洗砂;扁秆藨草幼苗埋深2–3cm,每个培养钵中种植5个球茎;将培养钵放入大水箱(300L)中,加入分别添加0、2.5、5、10、20gkg-1NaHCO3+NaCl(NaHCO3和NaCl质量比为2:1)的Hoagland半营养液对扁秆藨草幼苗进行处理,每星期更换一次Hoagland半营养液,在水箱中垫方砖和泡沫板来实现-5、0、10和20cm的水深,整个实验在温室中进行;(4)培养4周后,收获扁秆藨草植株,将扁秆藨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用清水洗净,然后烘干至恒重,称重,得到扁秆藨草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5)采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NaHCO3+NaCl浓度及水深对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事后多重比较采用图基检验,即完成不同盐碱胁迫程度下扁秆藨草湿地快速恢复的水深优化。所述Hoagland半营养液中各成分含量为:0.5mmolL-1NH4H2PO4、3mmolL-1K+、2mmolL-1Ca(NO3)2·4H2O、1mmolL-1MgSO4·7H2O、23.13μmolL-1H3BO3、4.57μmolL-1MnCl2·4H2O、0.382μmolL-1ZnSO4·7H2O、0.16μmolL-1CuSO4·5H2O、0.0695μmolL-1MoO3、9μmolL-1Fe-EDTA。实施例2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1水深优化方法的实验结果及扁秆藨草湿地的快速恢复方法。地上生物量的大小表示植株获取光照、氧气等资源的能力,地下生物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主要由球茎生物量的大小决定,而球茎代表着扁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集扁秆藨草球茎,避光湿润保存备用;/n(2)挑选长势一致、健康完整的球茎冲洗干净,置于育苗钵中培育,获得扁秆藨草幼苗;/n(3)将扁秆藨草幼苗播种在不同培养钵内,温室培养,培养钵内填充水洗砂作为基质;扁秆藨草幼苗埋深2–3cm,每个培养钵中种植5个球茎;/n将培养钵放入300L水箱中,加入培养液对扁秆藨草幼苗进行处理,每星期更换一次培养液,所述培养液为添加了不同浓度NaHCO

【技术特征摘要】
1.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扁秆藨草球茎,避光湿润保存备用;
(2)挑选长势一致、健康完整的球茎冲洗干净,置于育苗钵中培育,获得扁秆藨草幼苗;
(3)将扁秆藨草幼苗播种在不同培养钵内,温室培养,培养钵内填充水洗砂作为基质;扁秆藨草幼苗埋深2–3cm,每个培养钵中种植5个球茎;
将培养钵放入300L水箱中,加入培养液对扁秆藨草幼苗进行处理,每星期更换一次培养液,所述培养液为添加了不同浓度NaHCO3+NaCl的Hoagland半营养液;
所述水箱中垫方砖和泡沫板以调节水深;
(4)培养4周后,收获扁秆藨草植株,将扁秆藨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用清水洗净,然后烘干至恒重,称重,得到扁秆藨草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
(5)采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浓度NaHCO3+NaCl及水深对扁秆藨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事后多重比较采用图基检验,完成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扁秆藨草湿地的水深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日浇水保持钵内0–2cm的水深,得到2–5cm高的扁秆藨草幼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培养钵高13cm、内径14cm,水洗砂基质填充高度为1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汤旭光姜明吕宪国娄彦景丁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