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18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包括位于杯盖内侧壁的螺纹和位于杯盖下表面的环形密封筋,所述杯盖顶部向下延伸出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相对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与连接孔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简单,通过在连接孔内设置两条相对的弧形段来替代原先的螺纹结构,从连接效果上来看跟螺纹连接的差别不大,从制造上来说,解决了原先螺纹在注塑脱模时容易拉坏螺纹的弊端,在脱模时以弧形段作为分型面,弧形段上侧向上脱模,弧形段下侧向下脱模,成功解决了脱模难的问题,解决了本行业设计人员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An improved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cup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
技术介绍
尿杯是医学上检测尿液的一种常用工具,目前尿杯一般包括杯体、杯盖和采集针三部分,其杯盖上有一处向下延伸的筒状部,在该筒状部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采集针,旋上杯盖后采集针位于杯体的底部,采集针上的针尖位于筒状部的内腔中,使用时将尿液放入杯体内,螺旋拧入采集针后将杯盖盖在杯体上拧紧,此时采集针会浸泡在杯体内的尿液中,检测时选用真空管插入采集针的针尖处,尿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进入真空管内,完成真空管尿液的采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难题一直没有克服,导致产品的废品率很高,间接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幅提高,这个难题就在于杯盖的筒状部底部处的内螺纹,由于杯盖是整体上一体注塑成型的,其内螺纹结构使得该处在脱模的时候一直是个大难题,经常在脱模的时候拉坏该处的内螺纹,导致整个杯盖成为废品,废品率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包括位于杯盖(1)内侧壁的螺纹和位于杯盖(1)下表面的环形密封筋(2),所述杯盖(1)顶部向下延伸出筒状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3)底端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相对的倾斜的弧形段(5),所述弧形段(5)与连接孔(4)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包括位于杯盖(1)内侧壁的螺纹和位于杯盖(1)下表面的环形密封筋(2),所述杯盖(1)顶部向下延伸出筒状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3)底端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相对的倾斜的弧形段(5),所述弧形段(5)与连接孔(4)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慧勇高原季岩福林良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