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进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出风换向装置,所述壳体为顶部敞口的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靠近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装置上方,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为上下贯通的底座,所述顶盖设置在底座上方,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坐于壳体上,底座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装置通过进风口将外界冷风抽入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对外界冷风进行加热产生热风,热风经出风通道流动至出风换向口,风换向口改变出风方向,暖风可沿暖风机的四周扩散,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暖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普遍的暖风机普遍由壳体、发热装置和出风装置组合而成,所述壳体的表面开有出风口,所述发热装置和出风装置依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出风装置吹风至发热装置上产生热风,热风透过出风口吹出,而且传统暖风机采用发热管进行加热,发热管在工作过程会发红发热,用户使用暖风机过程,眼睛直接观察到发热管,容易伤害眼睛,而且传统暖风机其出风口位于暖风机的正面,灰尘或毛发容易触碰到发热管,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暖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暖风机的正面,出风角度局限,无法实现四周出风效果,用户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风范围广的暖风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进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出风换向装置,所述壳体为顶部敞口的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靠近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装置上方,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为上下贯通的底座,所述顶盖设置在底座上方,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坐于壳体上,底座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装置通过进风口将外界冷风抽入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对外界冷风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热风经过出风通道流动至出风换向口,由于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暖风沿出风换向口改变出风方向,以使暖风可沿暖风机的四周扩散,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可拆式底盖,所述底盖四周间隔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外界冷风沿壳体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暖风沿壳体顶部排出,暖风和外界冷风隔开,避免暖风与外界冷风接触,提高暖风机的取暖效果,而且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底部,用户难以察觉进风口位置,以使暖风机的外形更美观。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顶盖为圆形顶盖,所述底座为圆形底座,所述顶盖位于底座顶部的中心位置,顶盖和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间隙。所述顶盖和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间隙,暖风沿环形间隙往外排出,实现暖风机的360度出风效果,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环形间隙之间设置有环形网罩,所述环形网罩的网孔构成所述出风换向口。通过设置有环形网罩,杂物或碎屑难以从环形间隙跌入壳体内腔,提高暖风机的使用寿命。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中空的座体和PTC加热模块,所述座体的顶部设置有卡置腔,所述PTC加热模块固定在卡置腔内。所述PTC加热模块又叫PTC加热器,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该类型PTC发热体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底座坐于座体上,PCT加热模块位于底座的下方。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进风装置为抽气扇,所述抽气扇设置在壳体内,抽气扇的进口连通进风口,抽气扇的出口连通出风通道。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分别与进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电连接。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进风装置通过进风口将外界冷风抽入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对外界冷风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热风经过出风通道流动至出风换向口,由于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暖风沿出风换向口改变出风方向,以使暖风可沿暖风机的四周扩散,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本技术,所述顶盖和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间隙,暖风沿环形间隙往外排出,实现暖风机的360度出风效果,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本技术,所述PTC加热模块又叫PTC加热器,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该类型PTC发热体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暖风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暖风机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暖风机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暖风机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暖风机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暖风机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6所示,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1、进风装置2、加热装置3、出风换向装置4和开关5。所述壳体1为顶部敞口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式的底盖6,所述底盖6的四周间隔设置有进风口61。所述进风装置2为抽气扇,所述进风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腔,进风装置2靠近进风口61并与进风口61连通。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中空的座体31和PTC加热模块32,所述座体31的顶部设置有卡置腔311,所述PTC加热模块32固定在卡置腔311内,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壳体1内腔,加热装置3位于进风装置2上方。所述出风换向装置4包括底座41和顶盖42,所述底座41为上下贯通的圆柱状底座,底座41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411,所述顶盖42为圆形顶盖,所述顶盖42位于底座41顶部的中心位置,顶盖42和底座41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间隙43,所述环形间隙43设置有环形网罩7,所述环形网罩7的网孔构成出风换向口71。所述出风换向装置4坐于壳体1的敞开口处,出风换向装置4的底座41坐于加热装置3的座体31上,PTC加热模块32位于底座41下方。所述进风装置2的入口连通进风口61,进风装置2的出口连通加热装置3,所述出风通道411的入口连通加热装置3,出风通道411的出口连通出风换向口71。所述开关5设置在壳体1外壁,开关5分别与进风装置2和加热装置3连接,开关5控制进风装置2和加热装置3动作。工作原理:当进风装置2和加热装置3启动后,进风装置2通过进风口61将外界冷风抽入加热装置3内,加热装置3对外界冷风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热风经过出风通道411流动至出风换向口71,由于出风换向口71设置在出风换向装置4的环形间隙43处,热风透过环形间隙43扩散至外界,以使暖风可以在暖风机的四周扩散,暖风机的出风范围更广阔,取暖效果更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进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出风换向装置,所述壳体为顶部敞口的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靠近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装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为上下贯通的底座,所述顶盖设置在底座上方,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坐于壳体上,底座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风机,包括壳体、进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出风换向装置,所述壳体为顶部敞口的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靠近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进风装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为上下贯通的底座,所述顶盖设置在底座上方,顶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换向口,所述出风换向装置坐于壳体上,底座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可拆式底盖,所述底盖四周间隔设置有所述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圆形顶盖,所述底座为圆形底座,所述顶盖位于底座顶部的中心位置,顶盖和底座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暖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方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