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13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取暖组件和加湿组件,取暖组件和加湿组件呈独立设置于壳体中,取暖组件与壳体间形成暖风进风通道(a)和暖风出风通道(b),壳体上设有与暖风进风通道相对应的暖风进风口,暖风进风通道(a)内设有取暖风机;加湿组件与壳体间形成加湿进风通道,壳体上设有与加湿进风通道(c)相对应的加湿进风口(1c),加湿进风通道(c)中设有加湿风机(5),加湿出风通道(d)与暖风出风通道(b)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解决取暖过程中空气干燥的难题,还具备有足够高的安全系数,没有高温水蒸汽伤人的危险,更没有电性安全的隐患。

A double vane 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没有暖气的地区,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电取暖器在室内取暖,但取暖器在使用时不可避免都会造成室内湿度降低后空气干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引起人体不适;尤其是暖风机,因其有风扇强制热风对流,会加剧室内干燥;现在世面上有一些自然对流式取暖器采用在机体外增加开放式水盒,利用取暖器发热的温度使水蒸发对室内增湿,但此种方式水的蒸发量较小,加湿效果不理想;中国专利文献CN107621060A采用的是在机体内增加发热管,机身上设置水箱,发热管将水加热后有水蒸气带出到空气中进行加湿,这种形式不但结构复杂、噪音大、成本高,并且水蒸汽温度高,有烫伤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利用独立的加湿器来增湿,增加用户使用成本,且不节能、不环保;另外,就是在取暖器的进风和出风之间的过风通道中设置可加湿的湿帘载体,当空气流经湿帘载体时带走其上部的水分对空气进行加湿;但其水汽还同时会流经风机的电机或者发热体表面,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050106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中的取暖组件(2)和加湿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组件(2)和加湿组件(3)呈独立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取暖组件(2)与所述壳体(1)间形成暖风进风通道(a)和暖风出风通道(b),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暖风进风通道(a)和暖风出风通道(b)相对应的暖风进风口(1a)和暖风出风口(1b),所述暖风进风通道(a)内设有取暖风机(4);所述加湿组件(3)与所述壳体(1)间形成加湿进风通道(c)和加湿出风通道(d),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加湿进风通道(c)相对应的加湿进风口(1c),所述加湿进风通道(c)中设有加湿风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中的取暖组件(2)和加湿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组件(2)和加湿组件(3)呈独立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取暖组件(2)与所述壳体(1)间形成暖风进风通道(a)和暖风出风通道(b),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暖风进风通道(a)和暖风出风通道(b)相对应的暖风进风口(1a)和暖风出风口(1b),所述暖风进风通道(a)内设有取暖风机(4);所述加湿组件(3)与所述壳体(1)间形成加湿进风通道(c)和加湿出风通道(d),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加湿进风通道(c)相对应的加湿进风口(1c),所述加湿进风通道(c)中设有加湿风机(5),所述加湿出风通道(d)与所述暖风出风通道(b)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出风通道(d)与所述暖风出风通道(b)的连接处设有栅格(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加湿出风通道(d)相连通的加湿出风口(1d),所述加湿风机(5)由所述加湿进风口(1c)处吸入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加湿进风通道(c),经所述加湿组件(3)加湿再经所述加湿出风通道(d)后由所述加湿出风口(1d)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风叶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组件(2)设置于所述加湿组件(3)的上方位置,所述加湿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庞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