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封闭管道进行蓄热放热循环的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热存储
,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发电侧:热电机组进行灵活性调峰,实现热、电解耦和负荷侧的利用封闭管道进行蓄热放热循环的系统装置。是用户利用廉价的低谷电能,制取高温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电热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2016年按用户每天7小时蓄热24小时放热的技术要求,应用高电压固体蓄热式电锅炉技术,先后在丹东金山电厂、铁岭调兵山电厂、长春第四热电厂、伊春华能热电厂向用户交付了16台66kV电压等级的蓄热式电锅炉。设备投运后,发现当初可研报告给出的技术指标:每天7小时蓄热24小时放热(即在额定电输入功率的条件下,设备的热输出功率不大于电输入功率的三分之一)不符合调峰实际规律,经常连续出现无调峰需求的天气,还会出现大风气象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满发,需要电锅炉的蓄热时间大于7小时甚至大于24小时连续工作的情况。由于蓄热式电锅炉连续蓄热工作时间超过设计时间热交换器不能快速释放热能,造成蓄热式电锅炉内部的固体储能体累积的温度超过蓄热温度上限,致使设备不能24小时连续加电而影响调峰工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封闭管道进行蓄热放热循环的系统装置,包括电源系统,饱和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蓄热装置,高温蓄热装置,外部管道,控制系统,阀门组,循环泵,其特征在于:用外部管道依次连接有设置在饱和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吸热管道、过热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吸热管道、低温蓄热装置内部的传热管道而使之成为一个相连通的可承受工作蒸汽压力和传递温度的循环管道网络,在外部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在低温蓄热装置内部的传热管道的输出端还与设置在高温蓄热装置内部的吸热管道输入端相连接;在饱和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蓄热装置和高温蓄热装置的内部传热管道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通过阀门组与热用户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封闭管道进行蓄热放热循环的系统装置,包括电源系统,饱和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蓄热装置,高温蓄热装置,外部管道,控制系统,阀门组,循环泵,其特征在于:用外部管道依次连接有设置在饱和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吸热管道、过热蒸汽发生器内部的吸热管道、低温蓄热装置内部的传热管道而使之成为一个相连通的可承受工作蒸汽压力和传递温度的循环管道网络,在外部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在低温蓄热装置内部的传热管道的输出端还与设置在高温蓄热装置内部的吸热管道输入端相连接;在饱和蒸汽发生器,过热蒸汽发生器,低温蓄热装置和高温蓄热装置的内部传热管道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通过阀门组与热用户端相连接;饱和蒸汽发生器的下联箱端口与低温蓄热装置的冷凝水端口之间还装置有循环泵;在饱和蒸汽发生器的下联箱端口和低温蓄热装置的冷凝水端口之间分别通过补水管路及补水泵与软化水补水箱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系统为接入0.1kV-1kV或1kV-66kV工作电压的开关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饱和蒸汽发生器包括汽包、下联箱和若干根带加热组件的连接在汽包底部和下联箱之间的吸热管道构成;所述加热组件为:由内部设有与电源系统相连接的电加热元件并冲满六氟化硫绝缘气体,焊接在饱和蒸汽发生器内部吸热管道外表面的耐热金属壳体构成的密闭腔体;电加热元件是用穿在耐高温绝缘管内每圈间留有大于2毫米缝隙的螺旋电加热丝,缠绕在吸热管道外表面螺旋支架间隔中,再沿吸热管道轴线方向设置防电加热丝脱落云母卷材制成;汽包上部设置与阀门组相连接的饱和蒸汽的输出A口和与过热蒸汽发生器输入H口连接的饱和蒸汽输出B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器是由若干根带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