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689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真空吸盘领域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其结构包括与内部真空腔连通的底洞、阀孔、球阀、弹性元件和挡件卡槽,所述档件卡槽设置于阀孔的球阀放置入口端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元件卡设于挡件卡槽内,所述阀孔连接端、阀孔内表面和弹性元件包围形成球阀放置位,所述弹性元件设置有通气孔洞和拿取位,该结构的设置直接利用弹性元件与档件卡槽相配合实现对球阀位置的限制,保证了阀体结构的单独可操作性。卡设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质量的同时可直接穿过档孔板进行阀体操作,提高了连接速度,为后续的阀体结构的维修和更换效率提供了保障。此外,该结构可应用于不同型号的真空系统,提高了结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A valve body structure for vacuu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盘领域应用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
技术介绍
真空吸盘是利用内外大气压力的差别吸附物体或者是抓取物体的一种工具,在仓储、物流以及包装线上被广泛应用。而真空系统利用其与外部气体连接的真空发生器以及底部吸附表面的单向阀体实现对物体的吸附操作。通常真空系统的吸附表面为矩形平面,并在该矩形平面上按矩阵方式穿设多个单向阀体,进而实现内部真空发生器与外部吸附物体的连通操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根据真空系统的型号规格生产与吸附表面大小相适配并与阀孔一一对应的档孔板。在进行连接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球阀一一放置进入对应的阀孔内,然后将档孔板安装于吸附表面上,进而对阀孔的开口大小进行阻挡以保证内部球阀的存在稳定性,同时实现吸阀孔处吸附空气流通通道的大小控制。当应用于海绵吸盘时,工作人员需将对应的海绵垫继续安装于档孔板的朝外端面上。上述档孔板实现了阀孔的一次连接操作,但是,当单向阀体出现问题时,需要依次解除海绵垫、档孔板,然后才可实现对阀体结构的维修检测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档孔板需要根据真空系统的型号结构进行生产,无法实现通用性,提高了生产成本。当单个档孔板的结构出现问题时,则需要对档孔板的整体替换,增加了应用成本,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阀体结构通用性的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机构,包括与内部真空腔连通的底洞、阀孔、球阀、弹性元件和挡件卡槽,所述底洞包括真空腔连接端和阀孔连接端,所述阀孔包括底洞连接端和球阀放置入口端,所述阀孔连接端与底洞连接端相连并实现内部连通,所述球阀放置入口端朝外设置以实现与外部空气的连通,所述档件卡槽设置于球阀放置入口端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元件卡设于挡件卡槽内以实现对放置于阀孔内的球阀的阻挡,所述阀孔的横截面积与球阀的最大横截面积之差大于底洞的横截面积,所述阀孔连接端、阀孔的内表面和弹性元件包围形成球阀放置位,所述弹性元件设置有通气孔洞和拿取位,所述拿取位用于实现弹性元件与档件卡槽的卡设和分离操作。该阀体结构利用弹性元件与档件卡槽的卡设连接方式实现对球阀放置入口端的内径阻挡,从而保证球阀在阀孔内的存在稳定性。该设置方式可以实现阀体结构的单独操作,提升了后续阀体结构的维修和更换效率,同时连接结构简单,在保证连接质量的同时为生产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洞、阀孔和档件卡槽为同轴设置,所述底洞和阀孔为圆柱形孔,所述档件卡槽为环形槽,所述弹性元件为镂空结构,所述弹性元件的侧面卡设于环形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元件由金属丝弯折形成,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卡设周边和两个相对平行的控制键,所述卡设周边包括控制开口,所述控制键分别设置连接于控制开口的两端并朝向卡设周边的内部,所述控制键与卡设周边之间形成通气孔洞,所述控制键为拿取位,当两个控制键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相对距离距离缩小时,可控开口的宽度随之缩小并可实现卡设周边与环形槽卡设结构的分离,当两个控制键无外力作用时,卡设周边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结构的设置直接利用弹性元件与档件卡槽相配合实现对球阀位置的限制,保证了阀体结构的单独可操作性,同时卡设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连接速度,为后续的阀体结构的维修和更换效率提供了保障,此外该结构可应用于不同型号的真空系统,提高了结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2、该卡设周边与控制键的设置,实现了弹性元件的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易于形成通气孔洞和拿取位,为弹性元件的可操作性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的球阀放置于阀孔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的底洞、阀孔和挡件卡槽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的弹性元件结构图;图中标记为:底洞1,真空腔连接端11,阀孔连接端12,阀孔2,底洞连接端21,球阀放置入口端22,球阀3,挡件卡槽4,弹性元件5,卡设周边51,开口511,控制键52,真空系统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阀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内部真空腔连通的底洞1、阀孔2、球阀3和卡设于档件卡槽4内的弹性元件5。底洞1的真空腔连接端11朝向真空系统的内部真空腔室并实现与其内部的连通,此时另一端阀孔连接端12与阀孔2的底洞连接端21相连通,对应的阀孔2的球阀放置入口端22朝外设置并实现与外部空气的连通。上述阀孔12的横截面积与球阀3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底洞1的横截面积,同时将档件卡槽4设置于球阀放置入口端22的内表面,则弹性元件5卡设于档件卡槽4内实现对放置于阀孔2内的球阀3的阻挡。此时,阀孔连接端12、阀孔2的内表面和弹性元件5包围形成球阀放置位。该弹性元件5并设置有实现阀孔2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通气孔洞和可施力的拿取位,以保证真空系统吸附操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工作人员可利用所述拿取位实现阀体结构的单独可操作性,为后续的阀体结构的维修和更换效率提供了保障。如图3所示,底洞1、阀孔2和档件卡槽4为同轴设置,且底洞1和阀孔12为圆柱形孔,对应的档件卡槽4为位于球阀放置入口端22的环形槽。该弹性元件5如图4所示为镂空的圆形结构,由金属丝弯折形成。弹性元件5包括卡设周边51和两个相对平行的控制键52。卡设周边51为一处设置可控开口511的与环形的档件卡槽4相匹配的圆弧形结构,控制键52对应连接设置于可控开口511的两端并朝向卡设周边51的内部。两个控制键52的对称轴与卡设周边51的直径重合,以保证结构的对称性,易于实现作用力的平衡,保证操作效果。此时,控制键52与卡设周边51之间形成用于吸附操作的通气孔洞,而对应的控制键52即为拿取位。当两个控制键52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相对距离距离缩小时,可控开口511的宽度随之缩小,则对应的卡设周边51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形变实现直径的缩小,进而当达到与阀孔2的内径一致或小于其阀孔2的内径时,弹性元件5的卡设周边51与环形槽卡设结构分离,从而实现弹性元件5从阀孔2内的拿取。此时,球阀3可从阀孔2的球阀放置入口端22进行移出。当两个控制键52无外力作用时,卡设周边51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形状。上述底洞1、阀孔2和弹性元件5的结构在保证球阀3工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的设置。该阀体结构在应用过程中,首先将球阀3如图2所示通过球阀放置入口端22放置进入阀孔2内,然后根据弹性元件5的结构大小,工作人员可用镊子将弹性元件5的的两个控制键52进行夹持,进而在对其施加相对的挤压力使控制键52的相对距离减小。随之将产生形变直径缩小的弹性元件5通过球阀放置入口端22放置进入档件卡槽4内,进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连接使用结构。在放置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包括与内部真空腔连通的底洞(1)、阀孔(2)和球阀(3),所述底洞(1)包括真空腔连接端(11)和阀孔连接端(12),所述阀孔(2)包括底洞连接端(21)和球阀放置入口端(22),所述阀孔连接端(12)与底洞连接端(21)相连并实现内部连通,所述球阀放置入口端(22)朝外设置以实现与外部空气的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档件卡槽(4)和弹性元件(5),所述档件卡槽(4)设置于球阀放置入口端(22)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元件(5)卡设于档件卡槽(4)内以实现对放置于阀孔(2)内的球阀(3)的阻挡,所述阀孔(2)的横截面积与球阀(3)的最大横截面积之差大于底洞(1)的横截面积,所述阀孔连接端(12)、阀孔(2)的内表面和弹性元件(5)包围形成球阀放置位,所述弹性元件(5)设置有通气孔洞和拿取位,所述拿取位用于实现弹性元件(5)与档件卡槽(4)的卡设和分离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阀体结构,包括与内部真空腔连通的底洞(1)、阀孔(2)和球阀(3),所述底洞(1)包括真空腔连接端(11)和阀孔连接端(12),所述阀孔(2)包括底洞连接端(21)和球阀放置入口端(22),所述阀孔连接端(12)与底洞连接端(21)相连并实现内部连通,所述球阀放置入口端(22)朝外设置以实现与外部空气的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档件卡槽(4)和弹性元件(5),所述档件卡槽(4)设置于球阀放置入口端(22)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元件(5)卡设于档件卡槽(4)内以实现对放置于阀孔(2)内的球阀(3)的阻挡,所述阀孔(2)的横截面积与球阀(3)的最大横截面积之差大于底洞(1)的横截面积,所述阀孔连接端(12)、阀孔(2)的内表面和弹性元件(5)包围形成球阀放置位,所述弹性元件(5)设置有通气孔洞和拿取位,所述拿取位用于实现弹性元件(5)与档件卡槽(4)的卡设和分离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学艳
申请(专利权)人:亚米拉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