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86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上设有连接轴,轮毂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轮毂之间,其中,所述轴套上设有油腔通道,所述油腔通道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轮毂之间的轴套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高压油源相连通;当所述油腔通道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轴套与所述轮毂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当所述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Easy to disassemble hub conn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蜗轮、蛇形弹簧联轴器等零部件的齿在工作过程中极易磨损或损坏,上述零部件的齿无法工作后需要更换,如果齿和轮毂做成一体,则需要整体更换,由于轮毂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整体更换会造成浪费。为了减少浪费,上述零部件通常制作成分体式结构,即齿加工在齿圈上,把齿圈和轮毂装配在一起,当因齿磨损需要更换时,只需更换齿圈即可,而轮毂可以继续使用。为了保证所传递的扭矩,分体式结构的齿圈和轮毂通常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依靠剪切螺栓的螺杆来传递扭矩。专利201320147593.5设计了一种联轴器的齿和轮毂分体式的联轴器,联轴器的齿在齿圈上加工出来,而齿圈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轮毂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递扭矩较大,缺点是当过载发生时,螺杆很容易产生剪切变形甚至被剪断。由于螺杆和孔采用过盈或过渡配合,螺杆变形或剪断后很难取出,给齿圈的更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无法取出,只能整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上设有连接轴,轮毂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轮毂之间,其中,所述轴套上设有油腔通道,所述油腔通道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轮毂之间的轴套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高压油源相连通;当所述油腔通道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轴套与所述轮毂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当所述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活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轴套上设置一油腔通道,通过注入高液油液可以实现油腔通道的膨胀,从而同时增大轴套的外径尺寸和减小内径尺寸,使得轴套与连接轴之间、轴套与轮毂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轮毂与连接轴的固定连接;通过将油腔通道内的高压油液进行泄压收缩,从而同时减小轴套的外径尺寸和增大内径尺寸,使得轴套与连接轴之间、轴套与轮毂之间间隙配合实现轮毂与连接轴的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另外,根据本技术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油腔通道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油腔通道包括第一油腔通道和第二油腔通道,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靠近所述连接轴设置,所述第二油腔通道靠近所述轮毂设置,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和所述第二油腔通道通过第一连接通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通道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套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的1/2。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腔通道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轮毂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油腔通道为环形腔结构。进一步地,环形腔结构的油腔通道以所述轴套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布置。优选地,所述进油口处安装一控制阀,用于密封和敞开所述油腔通道内的油压。优选地,所述进油口设置在轴肩上。优选地,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腔通道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通道,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沿着径向布置,且位于所述轴肩在所述连接轴的投影方向上。根据本技术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油腔通道沿着轴套的轴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轴套更加均匀地进行膨胀和收缩,使得轮毂和连接轴承受的压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轴套连接轮毂与连接轴的可靠性;通过将所述油腔通道为环形腔结构,这样增大轴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变形的面积,从而提高与连接轴和轮毂之间连接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轴毂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装置100;设备10;连接轴101;轮毂20;轴套30;油腔通道301;第一油腔通道3011;第二油腔通道3012;第一连接通道302;第二连接通道303;轴肩304;进油口305;外表面306;内表面307;控制阀40;中轴线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100,如图1所示,设备10上设有连接轴101,轮毂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1上,还包括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于所述连接轴101和所述轮毂20之间,其中,所述轴套30上设有油腔通道301,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101与所述轮毂20之间的轴套30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301上设有进油口305,所述进油口305与高压油源相连通;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30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3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所述轴套30与所述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1上;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3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2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轴套30上设置一油腔通道301,通过注入高液油液可以实现油腔通道301的膨胀,从而同时增大轴套30的外径尺寸和减小内径尺寸,使得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固定连接;通过将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进行泄压收缩,从而同时减小轴套30的外径尺寸和增大内径尺寸,使得轴套30与连接轴101之间、轴套30与轮毂20之间间隙配合实现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活动连接。该连接装置100,结构简单、拆装更换方便、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30的轴向方向布置,通过将油腔通道301沿着轴套30的轴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轴套30更加均匀地进行膨胀和收缩,使得轮毂20和连接轴101承受的压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轴套30连接轮毂20与连接轴101的可靠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10)上设有连接轴(101),轮毂(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于所述连接轴(101)和所述轮毂(20)之间,/n其中,所述轴套(30)上设有油腔通道(301),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101)与所述轮毂(20)之间的轴套(30)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301)上设有进油口(305),所述进油口(305)与高压油源相连通;/n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30)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3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所述轴套(30)与所述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1)上;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3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2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设备(10)上设有连接轴(101),轮毂(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于所述连接轴(101)和所述轮毂(20)之间,
其中,所述轴套(30)上设有油腔通道(301),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设于位于所述连接轴(101)与所述轮毂(20)之间的轴套(30)部分,且所述油腔通道(301)上设有进油口(305),所述进油口(305)与高压油源相连通;
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注入高压油液时,所述轴套(30)发生膨胀变形使所述轴套(3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所述轴套(30)与所述轮毂(20)之间过盈配合以将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01)上;当所述油腔通道(301)内的高压油液泄压时,所述轴套(3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轮毂(20)与所述连接轴(101)之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通道(301)至少为一条,且沿着所述轴套(30)的轴向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轴毂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通道(301)包括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第二油腔通道(3012),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靠近所述连接轴(101)设置,所述第二油腔通道(3012)靠近所述轮毂(20)设置,且所述第一油腔通道(301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建宇卜祥通颜婕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宏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