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付专利>正文

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74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包括地弹簧盒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沉头螺栓,所述地弹簧盒体底端左侧开设有直角凹槽,所述直角凹槽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所述直角凹槽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沉头螺栓贯穿第一沉头孔,并将第一连接板压紧在直角凹槽内,所述地弹簧盒体右侧立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所述地弹簧盒体右侧立面上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

A structure of floor spring connecting door lea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弹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地弹簧已经广泛的应用到门的开关上,它能够自动关门,也能够对门的打开和关闭的状态进行定位,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现有的地弹簧都是在地弹簧盒体的四个角上贯穿开设四个孔,然后利用长螺栓将地弹簧盒固定在门扇底端,由于螺栓长度比较长,相当于受力点力臂加长,门扇需要经常开关活动,所以长螺栓很容易松动,而门扇在平时是需要经常打开和关闭的,所以固定地弹簧盒体的长螺栓一但松动,那么地弹簧盒体和门扇之间就会松开,经常需要维修,严重的会让门扇上与长螺栓连接处的丝扣滑丝,那么就很难维修了,维修成本也比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地弹簧盒体在与门扇之间固定连接时,使用的螺栓长度过长,很容易松动,维修频率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包括地弹簧盒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沉头螺栓,所述地弹簧盒体底端左侧开设有直角凹槽,所述直角凹槽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所述直角凹槽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沉头螺栓贯穿第一沉头孔,并将第一连接板压紧在直角凹槽内,所述地弹簧盒体右侧立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所述地弹簧盒体右侧立面上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所述沉头螺栓贯穿第二沉头孔,并将第二连接板压紧在地弹簧盒体的右侧立面上。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直角凹槽的深度尺寸与第一连接板的厚度尺寸相同。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沉头孔。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沉头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改变了现有地弹簧盒体与门扇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两个连接板进行连接,大大缩短了固定螺栓的长度,缩短了受力点力臂的长度,让地弹簧盒体与门扇之间连接牢固可靠,不会松动,减少了地弹簧盒体维修频率,节省了人力物力,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的地弹簧盒体的底端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的地弹簧盒体的右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的第一连接板底端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的第二连接板右侧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到门扇底端的状态图。图中标号为:1-地弹簧盒体、101-直角凹槽、102-第一螺纹孔、103-第二螺纹孔、2-第一连接板、201-第一沉头孔、3-第二连接板、301-第二沉头孔、4-沉头螺栓、5-门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6可知: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包括地弹簧盒体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沉头螺栓4,所述地弹簧盒体1底端左侧开设有直角凹槽101,所述直角凹槽101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02,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0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直角凹槽10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01,所述沉头螺栓4贯穿第一沉头孔201,并将第一连接板2压紧在直角凹槽101内,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03,所述第二螺纹孔103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通过沉头螺栓4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二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301,所述沉头螺栓4贯穿第二沉头孔301,并将第二连接板3压紧在地弹簧盒体1的右侧立面上,通过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沉头螺丝4能够将地弹簧盒体1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在门扇5的底端。所述直角凹槽101的深度尺寸与第一连接板2的厚度尺寸相同,便于第一连接板2在安装到直角凹槽101内之后,第一连接板2底端能够与地弹簧盒体1底端平齐,外形美观;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沉头孔201,多个第一沉头孔201便于第一连接板2与地弹簧盒体1和门扇5之间通过沉头螺栓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沉头孔301,多个第二沉头孔301便于第二连接板3与地弹簧盒体1和门扇5之间通过沉头螺栓4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在安装时,先使用沉头螺栓4将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直角凹槽101上,将第二连接板3通过沉头螺栓4固定连接在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然后再使用沉头螺栓4将地弹簧盒体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组合体固定连接到门扇5底端,采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与门扇5之间进行连接,大大缩短了沉头螺栓4的长度,缩短了受力点力臂的长度,让地弹簧盒体1与门扇5之间连接牢固可靠,不会松动,大大减少了地弹簧盒体1维修的频率,节省了人力物力,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包括地弹簧盒体(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沉头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弹簧盒体(1)底端左侧开设有直角凹槽(101),所述直角凹槽(101)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02),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0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直角凹槽(10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01),所述沉头螺栓(4)贯穿第一沉头孔(201),并将第一连接板(2)压紧在直角凹槽(101)内,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03),所述第二螺纹孔(103)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通过沉头螺栓(4)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二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301),所述沉头螺栓(4)贯穿第二沉头孔(301),并将第二连接板(3)压紧在地弹簧盒体(1)的右侧立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弹簧连接门扇的结构,包括地弹簧盒体(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沉头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弹簧盒体(1)底端左侧开设有直角凹槽(101),所述直角凹槽(101)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02),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0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直角凹槽(10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01),所述沉头螺栓(4)贯穿第一沉头孔(201),并将第一连接板(2)压紧在直角凹槽(101)内,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03),所述第二螺纹孔(103)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4),所述地弹簧盒体(1)右侧立面上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付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