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7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主体(1)、平台固定座(2)和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平台固定座为L形结构,平台固定座的固定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的底部,使操作平台主体架设在楼板(4)上并向建筑外侧悬挑,且平台固定座的固定端贴合在楼板的外侧端;平台固定座的连接端延伸到楼板的下方,平台固定座的连接端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的一端与楼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尾部反撑装置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孔,尾部反撑装置上通过螺纹旋接定位螺母(31),定位螺母在尾部反撑装置上旋动并顶紧平台固定座的连接端,使尾部反撑装置顶紧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破坏楼板结构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操作平台的吊装和拆除。

Cantilever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挑式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转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操作平台是施工现场常搭设的临时性的操作台和操作架,一般用于材料的周转,操作平台分为移动式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悬挑式操作平台多种。现有技术的操作平台直接固定安装在楼层的上表面,一般在楼板上预留或后期打孔埋设锚固件,操作平台通过锚固件与楼层固定连接,现有技术的操作平台及其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锚固件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楼板的整体性,不利于楼板的承重。2)操作平台设置于楼板上的锚固端长度一般在2m左右,占用了楼板空间,减少了楼板在施工时的使用面积。3)锚固件一般设置6只,吊装和拆除悬挑操作平台时,需要安装和拆除此6只锚固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无需破坏楼板结构即可方便快捷的实现操作平台的吊装和拆除。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主体、平台固定座和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平台固定座为L形结构,平台固定座的固定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主体(1)、平台固定座(2)和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平台固定座(2)为L形结构,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1)的底部,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与操作平台主体(1)垂直呈T形结构,使操作平台主体(1)的一端能架设在楼板(4)的上表面上并向建筑外侧悬挑,且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贴合在楼板(4)的外侧端;平台固定座(2)的连接端延伸到楼板(4)的下方,平台固定座(2)的连接端设有若干个连接孔(21);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的一端与楼板(4)的下表面接触连接,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贯穿若干个连接孔(21),若干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主体(1)、平台固定座(2)和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平台固定座(2)为L形结构,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1)的底部,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与操作平台主体(1)垂直呈T形结构,使操作平台主体(1)的一端能架设在楼板(4)的上表面上并向建筑外侧悬挑,且平台固定座(2)的固定端贴合在楼板(4)的外侧端;平台固定座(2)的连接端延伸到楼板(4)的下方,平台固定座(2)的连接端设有若干个连接孔(21);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的一端与楼板(4)的下表面接触连接,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贯穿若干个连接孔(21),若干个尾部反撑装置(3)上通过螺纹旋接定位螺母(31),定位螺母(31)在尾部反撑装置(3)上旋动并顶紧平台固定座(2)的连接端,使尾部反撑装置(3)顶紧楼板(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媛鹏张婧楠施宇冬李一龙黄国强陈文龙谢燕辉吴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