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51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包括玻璃盖、上插片板、下插片板、底盒,玻璃盖盖在上插片板圆盘上,上插片板通过插片槽套插在下插片板的插片夹柱上,下插片板装设于底盒中,第二螺丝通过底盒两边固定耳、第二螺纹孔与上插片板上第一螺纹孔将底盒、下插片板固定于上插片板上。该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放线菌插片培养的问题,方便了放线菌培养的插片,并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插片,减少了插片的破损,提高了实验效果。

An inserting device for actinomycete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片装置,尤其是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制片

技术介绍
放线菌菌丝的观察为插片法,插片法即是将放线菌划线接种在培养基上,扦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与盖玻片的交汇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保持了放线菌自然生长的状态,便于观察自然生长状态下放线菌的生长特征。但在插片过程中由于需要一片一片的进行扦插,插片的效率很低,同时培养基暴露的时间较长,也容易造成杂菌污染,而且盖玻片在镊取的过程中容易破损,影响菌丝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该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放线菌插片培养的问题,方便放线菌培养时盖玻片的插片,并且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插片,减少了插片的破损,提高了实验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包括底盒,底盒内设有下插片板,底盒上连接有上插片板,下插片板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装设有弹簧,凹槽对立的下插片板另一侧安装有按钮,弹簧与按钮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7),底盒(7)内设有下插片板(6),底盒(7)上连接有上插片板(3),下插片板(6)侧壁上设有凹槽(603),凹槽(603)内装设有弹簧(5),凹槽(603)对立的下插片板(6)另一侧安装有按钮(9),弹簧(5)与按钮(9)位于同一轴线上,底盒(7)侧壁设有凹口(703),按钮(9)的外侧穿过凹口(703)与外部连通;下插片板(6)上面设有多个插片夹柱(601),上插片板(3)上贯通有多个与插片夹柱(601)对应的插片孔(304),插片孔(304)与插片夹柱(601)套装后存在缝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菌培养用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7),底盒(7)内设有下插片板(6),底盒(7)上连接有上插片板(3),下插片板(6)侧壁上设有凹槽(603),凹槽(603)内装设有弹簧(5),凹槽(603)对立的下插片板(6)另一侧安装有按钮(9),弹簧(5)与按钮(9)位于同一轴线上,底盒(7)侧壁设有凹口(703),按钮(9)的外侧穿过凹口(703)与外部连通;下插片板(6)上面设有多个插片夹柱(601),上插片板(3)上贯通有多个与插片夹柱(601)对应的插片孔(304),插片孔(304)与插片夹柱(601)套装后存在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片板(6)上设有两条滑槽(602),滑槽(602)平行于弹簧(5)与按钮(9)所在轴线;每个滑槽(602)内设有两根导向柱(4),导向柱的顶部设有第四螺纹孔(401),上插片板(3)上方设有对应的第三螺纹孔(303),第一螺栓(2)穿过第三螺纹孔(303)和第四螺纹孔(401)与导向柱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7)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固定耳(701),固定耳(70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702),两个固定耳(701)分别位于弹簧(5)与按钮(9)所在轴线的两侧,上插片板(3)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一螺纹孔(305),第二螺栓(8)穿过第二螺纹孔(702)和第一螺纹孔(305)将底盒(7)和上插片板(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片板(3)上还设有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泽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