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9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包括组装泵头、瓶身、密封腔体和粉囊开阀,所述瓶身的两端开口,所述组装泵头与瓶身配紧固定;所述密封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粉囊开阀的顶部开口,所述密封腔体套在粉囊开阀上,并与粉囊开阀配合密封;所述瓶身的下部套在密封腔体的外侧,并与密封腔体配合密封;所述粉囊开阀包括粉囊和开口构件,所述开口构件与粉囊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刺破部;将粉囊开阀向上顶,开口构件向上移动,使所述刺破部与密封腔体分离,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开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方便,混合瓶的零部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和合格率。

A press type water powder mixing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
本技术涉及日用化妆品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
技术介绍
目前的化妆品内容物放置在化妆品瓶中,以方便用户使用,现有的很多化妆品都是混合好后置于化妆品瓶中,对于液体与固体混合的化妆品,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将液体与固体在瓶内独立分开,采用水粉混合瓶包装。水粉混合瓶内呈装有粉料和水溶液,且粉料和水溶液被相互隔离,在使用时可将粉料和水溶液进行充分混合,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但目前市场上的水粉混合瓶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组装时操作复杂,容易造成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零部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包括组装泵头、瓶身、密封腔体和粉囊开阀,所述瓶身的两端开口,所述组装泵头与瓶身配紧固定;所述密封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粉囊开阀的顶部开口,所述密封腔体套在粉囊开阀上,并与粉囊开阀配合密封;所述瓶身的下部套在密封腔体的外侧,并与密封腔体配合密封;所述粉囊开阀包括粉囊和开口构件,所述开口构件与粉囊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刺破部;将粉囊开阀向上顶,开口构件向上移动,使所述刺破部与密封腔体分离,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开口。采用此技术方案,在用力将粉囊开阀向上顶时,在开口构件的向上的冲击力下,刺破部破裂,使瓶身与粉囊开阀连通,从而实现瓶身内的物质与粉囊开阀内的物质混合,按压组装泵头,即可将混合物质挤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破部为厚度小于0.3mm的塑料件或金属箔。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的边缘厚度小于顶部其他部位的厚度,从而形成薄弱的刺破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构件为尖形管。采用此技术方案,在刺破部破坏时部分破坏,这样密封腔体的顶部仍然连接在密封腔体上,不会掉入粉囊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腔体的下部设有挡环,所述密封腔体通过挡环与瓶身的下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的下部设有下瓶口,所述挡环与下瓶口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环设有凹槽或凸齿,方便与瓶身密封装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式水粉混合瓶还包括上外盖,所述上外盖与所述组装泵头扣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式水粉混合瓶还包括下外盖,所述下外盖与所述瓶身的下部扣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装泵头包括按钮、固定件和泵头,所述按钮通过固定件与泵头连接,所述固定件与瓶身配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头与瓶身的上端之间设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粉囊内设有粉末状物质。所述瓶身内设有液体状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物体置于粉囊开阀内,瓶身通过密封腔体与粉囊开阀连接,然后在瓶身内装入液体,在未使用之前两者独立区分密封;使用时,将粉囊开阀向上顶使密封腔体的刺破部破坏,造成密封腔体的顶部开口,从而实现粉囊开阀内物体与瓶身内的物质混合,该混合瓶的零部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和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的组装泵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装配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瓶身与粉囊开阀装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上外盖,2-组装泵头,3-瓶身,4-密封腔体,5-粉囊开阀,6-下外盖,21-按钮,22-固定件,23-泵头,24-垫片;31-下瓶口,41-刺破部,42-挡环,51-粉囊,52-开口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包括上外盖1、组装泵头2、瓶身3、密封腔体4、粉囊开阀5和下外盖6,所述瓶身3的两端开口,所述组装泵头2与瓶身3配紧固定;所述密封腔体4的底部开口,所述粉囊开阀5的顶部开口,所述密封腔体4套在粉囊开阀5上,并与粉囊开阀5配合密封;所述瓶身3的下部套在密封腔体4的外侧,并与密封腔体4配合密封;所述粉囊开阀5包括粉囊51和开口构件52,所述开口构件52与粉囊51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腔体4的顶部内壁设有刺破部41;将粉囊开阀5向上顶,开口构件52向上移动,使所述刺破部41与密封腔体4分离,所述密封腔体4的顶部开口。所述上外盖1与所述组装泵头2扣合连接。所述下外盖6与所述瓶身3的下部扣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4的顶部的边缘厚度小于顶部其他部位的厚度,从而形成薄弱的刺破部41。所述刺破部41为厚度小于0.3mm的塑料件。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构件52为尖形管。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4的下部设有挡环42,所述瓶身3的下部设有下瓶口31,所述密封腔体4通过挡环42与下瓶口31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泵头2包括按钮21、固定件22和泵头23,所述按钮21通过固定件22与泵头23连接,所述固定件22与瓶身3配紧固定。所述泵头23与瓶身3的上端之间设有垫片24。所述粉囊51和所述瓶身3一般分装两种不同的化妆品,所述化妆品可能为粉末状、可能为液体、也可能为固体。所述粉囊51和所述瓶身3可能都为液体,也可能都为粉末状物体。进一步的,所述粉囊51内设有粉末状物质。所述瓶身3内设有液体状物质。采用此技术方案,装配时,将物体置于粉囊开阀5内,密封腔体4套在粉囊开阀5上,配合密封;然后将瓶身3套在密封腔体4外,配合密封。然后在瓶身3内装入液体,将组装泵头2于瓶身3配紧固定,安装上外盖1和下外盖6即完成安装。使用时,用力将粉囊开阀5向上顶时,开口构件52在向上的冲击力下,与密封腔体4的顶部接触,刺破部41破裂,使瓶身3与粉囊51连通,摇一摇,瓶身3内的物质与粉囊51内的物质混合。按压组装泵头2的按钮21,就可以将瓶身3内的物质挤出。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组装泵头、瓶身、密封腔体和粉囊开阀,所述瓶身的两端开口,所述组装泵头与瓶身配紧固定;所述密封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粉囊开阀的顶部开口,所述密封腔体套在粉囊开阀上,并与粉囊开阀配合密封;所述瓶身的下部套在密封腔体的外侧,并与密封腔体配合密封;所述粉囊开阀包括粉囊和开口构件,所述开口构件与粉囊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刺破部;将粉囊开阀向上顶,开口构件向上移动,使所述刺破部与密封腔体分离,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组装泵头、瓶身、密封腔体和粉囊开阀,所述瓶身的两端开口,所述组装泵头与瓶身配紧固定;所述密封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粉囊开阀的顶部开口,所述密封腔体套在粉囊开阀上,并与粉囊开阀配合密封;所述瓶身的下部套在密封腔体的外侧,并与密封腔体配合密封;所述粉囊开阀包括粉囊和开口构件,所述开口构件与粉囊的上部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刺破部;将粉囊开阀向上顶,开口构件向上移动,使所述刺破部与密封腔体分离,所述密封腔体的顶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部为厚度小于0.3mm的塑料件或金属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构件为尖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粉混合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汇盈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