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昊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15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包括汽车顶盖和汽车外壳,所述汽车顶盖安装固定在汽车外壳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汽车外壳的内部前方设置有汽车驾驶座,通过前部乘座椅、中部乘座椅和后部乘座椅组成的椅座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人员的乘车需要,而前部乘座椅、中部乘座椅和后部乘座椅均是通过不同尺寸的板块组成,并且灵活的拼接构成不同的座椅高度以及长度,使得可以组合成适合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座椅高度,这样各种坐姿都可以乘坐,有效的解决了大个子坐姿不舒适和女性易走光的尴尬,并且还可以当做办公时的桌与平躺休息,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这样通过板块的拼接组合,从而适用于各种公共场合的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
本技术属于公共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现有的座椅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座椅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根据不同人员的乘坐需要来进行改变,这样高个子坐姿会感到不适,而女性在乘坐的时候容易出现走光,这样不能很好的根据需要来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人员在乘坐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座椅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根据不同人员的乘坐需要来进行改变,这样高个子坐姿会感到不适,而女性在乘坐的时候容易出现走光,这样不能很好的根据需要来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人员在乘坐的时候容易出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包括汽车顶盖(1)和汽车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顶盖(1)安装固定在汽车外壳(2)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汽车外壳(2)的内部前方设置有汽车驾驶座(8),所述汽车驾驶座(8)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前部梯形块(7),所述前部梯形块(7)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前部乘座椅(6),所述前部乘座椅(6)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中部乘座椅(5),所述中部乘座椅(5)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后部梯形块(4),所述后部梯形块(4)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后部乘座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包括汽车顶盖(1)和汽车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顶盖(1)安装固定在汽车外壳(2)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汽车外壳(2)的内部前方设置有汽车驾驶座(8),所述汽车驾驶座(8)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前部梯形块(7),所述前部梯形块(7)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前部乘座椅(6),所述前部乘座椅(6)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中部乘座椅(5),所述中部乘座椅(5)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后部梯形块(4),所述后部梯形块(4)的后侧位于汽车外壳(2)上设置有后部乘座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乘座椅(6)包括直角休息板(61)、乘坐底板(62)、固定套接块(63)和底部凹槽(64),所述直角休息板(61)的下端设置有乘坐底板(62),所述乘坐底板(62)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套接块(63),所述固定套接块(63)的下端设置有底部凹槽(64),所述固定套接块(63)连接在前部梯形块(7)上,所述乘坐底板(62)连接在汽车外壳(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乘座椅(5)包括L连接板(51)、中间Z字板(52)和侧边底板(53),所述L连接板(51)的右端设置有中间Z字板(52),所述中间Z字板(52)的右端设置有侧边底板(53),所述L连接板(51)连接在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王登翔朱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王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