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614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包括扭转梁总成、潘哈杆、减振器和抗弯摆臂,减振器的一端铰接在扭转梁总成上,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在车身上;潘哈杆的一端铰接在扭转梁总成上,潘哈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抗弯摆臂的一端焊接在扭转梁上,抗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抗弯摆臂与减振器均相对于扭转梁总成垂直布置,且抗弯摆臂与减振器相垂直。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扭转梁总成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形成了曲轴式结构,当扭转梁总成安装在车身之后,在承受一定载荷的前提下趋于平衡状态,当需要改悬架系统发生转向时,由于需要克服一定的载荷作用下的转矩,优化了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轴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系统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为了获得车辆的稳定性,一般需要车辆具有弱的不足转向特性。但是,因为悬架系统侧向刚度比较低,使得车辆不具备弱不足转向特性,操纵稳定性差。因此,如何优化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架系统,包括扭转梁总成、潘哈杆、减振器和抗弯摆臂,其中,所述扭转梁总成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所述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潘哈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潘哈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所述抗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均相对于所述扭转梁总成垂直布置,且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相垂直。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转梁总成包括车轮托架、第一铰接支架、第二铰接支架和扭转梁,其中,所述车轮托架设置在所述扭转梁的两端,所述第一铰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所述扭转梁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支架与所述减振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扭转梁,所述扭转梁通过所述第二铰接支架与所述潘哈杆铰接,所述抗弯摆臂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扭转梁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弯摆臂为盒装结构。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弯摆臂包括第一C型臂和第二C型臂,所述第一C型臂和所述第二C型臂的两端相互搭接焊接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车身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衬套;所述减振器与所述扭转梁总成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衬套;所述潘哈杆与所述扭转梁总成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橡胶衬套。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橡胶衬套硫化在所述抗弯摆臂上。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的悬架系统安装后,垂直载荷全部由减振器承受;水平力由抗弯摆臂承受;侧向力由抗弯摆臂和潘哈杆承受。由于本技术中扭转梁总成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形成了曲轴式结构,当扭转梁总成安装在车身之后,在承受一定载荷的前提下趋于平衡状态,当需要改悬架系统发生转向时,由于需要克服一定的载荷作用下的转矩,优化了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扭转梁总成、200为减振器、300为潘哈杆、400为抗弯摆臂、101为扭转梁、102为车轮托架、103为第一铰接支架、104为第二铰接支架、401为第一C型臂、402为第二C型臂、501为第一橡胶衬套、502为第二橡胶衬套、503为第三橡胶衬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悬架系统以及车辆,以优化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悬架系统,包括扭转梁总成100、潘哈杆300、减振器200和抗弯摆臂400,其中,扭转梁总成100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扭转梁总成100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减振器200的一端铰接在扭转梁总成100上,减振器200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在车身上;潘哈杆300的一端铰接在扭转梁总成100上,潘哈杆300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抗弯摆臂400的一端焊接在扭转梁101上,抗弯摆臂400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抗弯摆臂400与减振器200均相对于扭转梁总成100垂直布置,且抗弯摆臂400与减振器200相垂直。本技术中的悬架系统安装后,垂直载荷全部由减振器200承受;水平力由抗弯摆臂400承受;侧向力由抗弯摆臂400和潘哈杆300承受。由于本技术中扭转梁总成100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O1与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O2错开设置,形成了曲轴式结构,当扭转梁总成100安装在车身之后,在承受一定载荷的前提下趋于平衡状态,当需要改悬架系统发生转向时,由于需要克服一定的载荷作用下的转矩,优化了悬架系统的不足转向特性。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转梁总成100包括车轮托架102、第一铰接支架103、第二铰接支架104和扭转梁101,其中,车轮托架102设置在扭转梁101的两端,第一铰接支架103焊接在扭转梁101上,扭转梁101通过第一铰接支架103与减振器200铰接;第二铰接支架104焊接在扭转梁101,扭转梁101通过第二铰接支架104与潘哈杆300铰接,抗弯摆臂400焊接在扭转梁101上。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扭转梁101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U型结构。本技术优选的为U型结构,采用U型结构的增加了悬架系统的弯曲刚度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扭转刚度,使整车获得较好的舒适性。抗弯摆臂400为盒装结构,使得抗弯摆臂400具有高的抗弯刚度,增加了车身的俯仰刚度。请参阅附图5,该实施例中抗弯摆臂400包括第一C型臂401和第二C型臂402,第一C型臂401和第二C型臂402的两端相互搭接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当然本技术实施例中抗弯摆臂400并不仅仅局限于此种结构形式。其中,第一C型臂401和第二C型臂402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抗弯摆臂400与车身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衬套501;减振器200与扭转梁总成100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衬套502;潘哈杆300与扭转梁总成100配合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橡胶衬套503。通过设置第一橡胶衬套501、第二橡胶衬套502和第三橡胶衬套503能够达到隔振的目的。第一橡胶衬套501硫化在抗弯摆臂400上。上述潘哈杆300与扭转梁101轴线建立空间坐标系z-x-y中,其中,扭转梁的轴线与ox方向上,减振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梁总成、潘哈杆、减振器和抗弯摆臂,其中,所述扭转梁总成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所述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潘哈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潘哈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所述抗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均相对于所述扭转梁总成垂直布置,且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相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梁总成、潘哈杆、减振器和抗弯摆臂,其中,所述扭转梁总成相对于车轮旋转的第一轴线与所述扭转梁总成的整体轴线错开设置、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潘哈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扭转梁总成上,所述潘哈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所述抗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均相对于所述扭转梁总成垂直布置,且所述抗弯摆臂与所述减振器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总成包括车轮托架、第一铰接支架、第二铰接支架和扭转梁,其中,所述车轮托架设置在所述扭转梁的两端,所述第一铰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扭转梁上,所述扭转梁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支架与所述减振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扭转梁,所述扭转梁通过所述第二铰接支架与所述潘哈杆铰接,所述抗弯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玉红毕兰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