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灯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柱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灯柱体。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是以往灯柱体1的制作方式,该灯柱体1通常是用于组合在一灯具的底座与顶座之间,作为一支撑该灯具顶座的重要支柱,为了节省成本,并且运用废弃材料以符合环保要求,该灯柱体1包含一纸管11、一封设于该纸管11一端的管盖12、多数设置于该纸管11中的填充物13,及一包覆于该纸管11外表面的包覆物14。当要组装该灯柱体1时,需在已经充满填充物13的该纸管11中再钻出一穿孔15,以利于埋设具有螺孔或螺柱的固定元件装设,并且借由该穿孔15来使得灯具中的导线能以不外露地方式穿设其中。然而,在制作该穿孔15及埋设具有螺孔或螺柱的固定元件时,由于还要进行两道后续的制程步骤,所以制造流程较为繁琐,又因为必须将该穿孔15钻出,所以该纸管11的长度往往会受限于钻孔工具的钻孔深度,而无法形成长度较长的该灯柱体1来提供使用,常常需要多数连接,才能达到所需高度,以致于提高了在制作灯具的成本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容易,并且长度不-->会受限于钻孔深度的组合式灯柱体。本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灯柱体,是组合在一灯具的底座与顶座之间,该组合式灯柱体包含一非金属的外管、一封设于该外管一端的第一盖体、一封设于该外管另一端的第二盖体、一设置于该外管中的内管,及一包覆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沿着该外管的轴向设有一第一连 接孔;该第二盖体沿着该外管的轴向设有一第二连接孔;该内管包括一沿着该外管的轴向延伸围绕的内管壁、一设于该内管壁上并与该第一连接孔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及一设于该内管壁上并与该第二连接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该包覆物是包覆 于该外管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灯柱体,是组合在一灯具的底座与顶座之间,该组合式灯柱体包含一非金属的外管、一封设于该外管一端的第一盖体、一封设于该外管另一端的第二盖体、一设置于该外管中的内管,及一包覆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沿着该外管的轴向设有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二盖体沿着该外管的轴向设有一第二连接孔;该内管包括一沿着该外管的轴向延伸围绕的内管壁、一设于该内管壁上并与该第一连接孔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及一设于该内管壁上并与该第二连接孔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该包覆物是包覆于该外管的外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灯柱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接孔均是穿孔,该内管的第一、第二连接段均是沿着该外管轴向凸出于前述第一、第二连接孔的螺纹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灯柱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接孔均是螺孔,该内管的第一、第二连接段均是沿着该外管轴向凸出于前述第一、第二连接孔的螺纹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灯柱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接孔是螺孔,该内管的第一、第二连接段均是沿着该外管轴向旋合于前述第一、第二连接孔中,且旋合深度较浅于前述螺孔深度的螺纹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灯柱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接孔是螺孔,该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安,陈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良安,陈清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