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67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下部呈立方体型,机壳上部呈/圆柱体形,机壳上部侧面开设有进料口,在进料口内设有传送带,在机壳下部侧面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传送带具有传动带轴,传动带轴与驱动轴通过链带传动连接,在机壳内下部设有挤压壳,挤压壳内部具有挤压台,挤压台与挤压壳之间留有间隙,挤压台底部具有圆台形的动力台,动力台底部通过动力轴连接有挤压电机;本装置由于挤压台和挤压壳半球的形状,区别常规圆柱形挤压装置,能够完美保证垃圾材料的破碎,并且通过出料间隙的设置,区别常规筛网式选取,避免了堵塞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垃圾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然而这些建筑垃圾无法及时进行清理运走,只能堆积在地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786514U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与现有的垃圾处理设备类似,大多采用多辊相互挤压的方式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但存在很大问题,如多辊挤压破碎,由于挤压辊不同位置之间的间距不同,很容易造成垃圾在挤压破碎时破碎不完全的情况发生,需要多次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保证垃圾的完全粉碎,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下部呈立方体型,机壳上部呈/圆柱体形,机壳上部侧面开设有进料口,在进料口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下部呈立方体型,机壳(1)上部呈1/4圆柱体形,机壳(1)上部侧面开设有进料口(2),在进料口(2)内设有传送带(3),在机壳(1)下部侧面固定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具有驱动轴(5),传送带(3)具有传动带轴(6),传动带轴(6)与驱动轴(5)通过链带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内下部设有挤压壳(11),挤压壳(11)内部具有挤压台(12),挤压台(12)与挤压壳(11)之间留有间隙,挤压台(12)底部具有圆台形的动力台(13),动力台(13)底部通过动力轴(16)连接有挤压电机(15),挤压电机(15)固定在机壳(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下部呈立方体型,机壳(1)上部呈1/4圆柱体形,机壳(1)上部侧面开设有进料口(2),在进料口(2)内设有传送带(3),在机壳(1)下部侧面固定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具有驱动轴(5),传送带(3)具有传动带轴(6),传动带轴(6)与驱动轴(5)通过链带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内下部设有挤压壳(11),挤压壳(11)内部具有挤压台(12),挤压台(12)与挤压壳(11)之间留有间隙,挤压台(12)底部具有圆台形的动力台(13),动力台(13)底部通过动力轴(16)连接有挤压电机(15),挤压电机(15)固定在机壳(1)内底面上,挤压壳(11)主体呈半球形,挤压壳(11)底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出料间隙(17),并在出料间隙(17)底部设有碎料管(7),碎料管(7)前端伸出机壳(1)外部,所述动力台(13)伸出挤压壳(11)下方且动力台(13)与挤压壳(11)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台(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宁徐景村李萍李世兆魏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温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