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608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包括圆筒形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和设置于吸附器内的径向流吸附剂床层;其吸附剂的装、卸结构都设置于顶部,吸附剂的装、卸都较方便可靠;采用蒸汽再生时上部结构较少积水或不积水,避免了因积水造成法兰密封过早失效的问题,还可避免或减轻水泄漏痕迹影响吸附器外观的问题。

A renewable radial flow ad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
本技术属流体吸附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
技术介绍
装填颗粒状吸附剂的固定床吸附器是常用的流体净化设备,一般包括轴向流吸附器、径向流吸附器和轴径向流吸附器三类。径向流吸附器是气流或液流沿吸附器半径方向穿过吸附剂床层的固定床吸附器,其中吸附剂一般装填在由中轴线为垂直方向的内、外筛板和/或筛网构成的圆柱形筒体内,一般是吸附时流体由外向内穿过吸附剂床层;筒体的底面封闭;筒体的顶部通常设置吸附剂储存段,所存吸附剂在下面的吸附剂消耗或高度下降后自动下移补充。径向流吸附器具有流通面积大,流速低,流程短,床层压降小、对流体流量的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但径向流吸附器的一个缺点是吸附剂的装卸结构较复杂,一般是顶部设置吸附剂装填结构,底部设置吸附剂卸出结构,实际操作,经常极不方便,尤其是经过长期应用后的吸附剂流动性变差,往往难于从底部。另一个缺点是采用蒸汽再生时上部结构中容易积水,易造成法兰密封过早失效,水泄漏痕迹也会影响吸附器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其吸附剂的装、卸结构都设置于顶部,吸附剂的装、卸都较方便可靠;采用蒸汽再生时上部结构较少积水或不积水,避免了因积水造成法兰密封过早失效的问题,还可避免或减轻水泄漏痕迹影响吸附器外观的问题。本技术的可再生径向流吸附器,包括圆筒形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和设置于吸附器内的径向流吸附剂床层;所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通过法兰连接;吸附器本体底部设置吸附流体入口,和再生介质出口;上封头设置吸附流体出口,和再生介质入口;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包括中轴线重合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都分为可通过流体的流体分布段,和位于流体分布段之上的不通流体的密封段;述外筒和内筒的下部具有一体或分体的下密封板;所述外筒密封段顶部和内筒密封段顶部分别设置法兰,法兰间通过环状盖板连接并实现吸附剂床层上部与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流体分布段、密封段、下密封板、环状盖板,及所围成空隙中装填的吸附剂,构成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所述外筒密封段的外壁设置双面的隔离法兰,所述隔离法兰的外缘置于所述吸附器本体法兰和上封头法兰间,三法兰连接后实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内筒密封段的上段为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变径段上部法兰的连接螺栓孔设置于所述变径段内的向心方向;所述上封头、环状盖板的内环隙、内筒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所述吸附器本体与外筒、外筒下密封板构成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下部流道。本技术的可再生径向流吸附器,其吸附操作期间处理前流体自吸附器本体底部的流体入口进入,经吸附器本体侧壁与外筒的间隙,由外筒流体分布段流入吸附剂床层,再经内筒流体分布段流入内筒空隙,之后向上经内筒密封段、环状盖板的内环隙、上封头及吸附流体出口,流出吸附器。吸附器再生操作期间,再生介质的流向与吸附操作时相反。其中,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流体分布段可以是筛板,和/或由多层筛网贴合而成的复合筛网,和/或由丝束编织而成的筛网。所述由丝束编织而成的筛网包括由不锈钢细丝的束编织而成的筛网,以及由耐耐蚀的塑料如聚四氟乙烯的丝束编织而成的筛网,其优点在于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易与相关部件如所述密封段、下密封板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吸附剂包括硅胶、分子筛、活性炭、吸附树脂尤其是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尤其是大孔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所述再生包括热再生、溶剂再生或化学再生。所述热再生介质包括热风、热氮气,和/或蒸汽,所述蒸汽还包括过蒸汽,蒸汽的优点在于廉价易得、基本为惰性,量大,仅生成冷凝水,不需要循环使用。以蒸汽为热再生介质时,可在所述隔离法兰之上并贴近隔离法兰的外筒密封段,设置一个或多个通孔。再生期间上封头的冷凝水由此排向吸附床层,避免冷凝水对上封头法兰、隔离法兰间密封垫的侵蚀,密封垫泄漏后可少泄漏或不泄漏冷凝水,从而避免或减轻水泄漏痕迹、水渍对吸附器外观的影响。还可在所述通孔安装管道,管道的另一端朝向内筒或内筒密封段并以筛网包覆或堵塞管道端口,该管道在吸附剂下降到其下之前一直埋浸于吸附剂中,其在吸附期间可避免未吸附处理至达标水平的少量流体经所述通孔流进上封头即发生“半短路”而影响整个吸附器的吸附运转时间。其中,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之下还可以设置支承架;吸附器中所有法兰间的连接斗宜采用双头螺栓,以保证长期运转之后的易拆装性。本技术的可再生径向流吸附器,其吸附剂装填时,上封头和环状盖板未安装或拆下,从外筒、内筒间的上口装入吸附剂,在所述隔离法兰之上并贴近隔离法兰的外筒密封段设置通孔并在通孔安装所述管道的,所述管道可在吸附剂装填前或装填过程中安装,如通过螺纹或管箍安装连接,吸附剂装填量根据设计量或允许量而定,吸附剂装填完成后安装环状盖板和上封头即可投用或备用,必要时检查各法兰的密封情况。卸出吸附剂前,先拆下上封头和环状盖板,从外筒、内筒间的上口挖出或吸出吸附剂,吸附剂难于挖出或吸出时可通过机械力处理,或通过水力冲洗、切割后卸出;在所述隔离法兰之上并贴近隔离法兰的外筒密封段设置通孔并在通孔安装所述管道的,所述管道可在吸附剂卸出过程中移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的竖向截面示意图。图例:1吸附器本体吸附流体入口或再生介质出口,2吸附器本体,3支承架,4内筒流体分布段,5外筒流体分布段,6吸附剂床层,7吸附器本体、上封头、隔离法兰间的法兰连接,8外筒密封段与环状盖板的法兰连接,9管道,10环状盖板,11内筒密封段的变径段,12上封头吸附流体出口或再生介质入口,13内筒密封段与环状盖板的法兰连接,14隔离法兰,15外筒密封段,16内筒密封段,17下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如图1所示,包括圆筒形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和设置于吸附器内的径向流吸附剂床层;所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通过法兰连接;吸附器本体底部设置吸附流体入口,和再生介质出口;上封头设置吸附流体出口,和再生介质入口;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包括中轴线重合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都分为可通过流体的流体分布段,和位于流体分布段之上的不通流体的密封段;述外筒和内筒的下部具有一体或分体的下密封板;所述外筒密封段顶部和内筒密封段顶部分别设置法兰,法兰间通过环状盖板连接并实现吸附剂床层上部与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流体分布段、密封段、下密封板、环状盖板,及所围成空隙中装填的吸附剂,构成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所述外筒密封段的外壁设置双面的隔离法兰,所述隔离法兰的外缘置于所述吸附器本体法兰和上封头法兰间,三法兰连接后实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内筒密封段的上段为变径段,变径段上部法兰的连接螺栓孔设置于所述变径段内的向心方向;所述上封头、环状盖板的内环隙、内筒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所述吸附器本体与外筒、外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和设置于吸附器内的径向流吸附剂床层;/n所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通过法兰连接;吸附器本体底部设置吸附流体入口,和再生介质出口;上封头设置吸附流体出口,和再生介质入口;/n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包括流体分布器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可通过流体;述外筒和内筒的下部具有一体或分体的下密封板,上部分别连接外筒密封区和内筒密封区;所述外筒密封区顶部和内筒密封区顶部分别设置法兰,法兰间通过上环状盖板连接并实现吸附剂床层上部与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流体分布器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下密封板、外筒密封区和内筒密封区、上密封环,及所围成空隙中装填的吸附剂,构成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n所述外筒密封区的外壁设置隔离法兰,所述隔离法兰的外缘置于所述吸附器本体法兰和上封头法兰间,三法兰连接后实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的隔离;/n所述内筒密封区的上段为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变径段上部的密封法兰的连接螺栓孔设置于所述变径段内的向心方向;/n所述上封头、环状盖板的内环隙、内筒密封区变径段、内筒构成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所述吸附器本体与外筒、外筒下密封板构成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生的径向流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和设置于吸附器内的径向流吸附剂床层;
所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通过法兰连接;吸附器本体底部设置吸附流体入口,和再生介质出口;上封头设置吸附流体出口,和再生介质入口;
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包括流体分布器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可通过流体;述外筒和内筒的下部具有一体或分体的下密封板,上部分别连接外筒密封区和内筒密封区;所述外筒密封区顶部和内筒密封区顶部分别设置法兰,法兰间通过上环状盖板连接并实现吸附剂床层上部与上封头间的隔离;所述流体分布器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下密封板、外筒密封区和内筒密封区、上密封环,及所围成空隙中装填的吸附剂,构成所述径向流吸附剂床层;
所述外筒密封区的外壁设置隔离法兰,所述隔离法兰的外缘置于所述吸附器本体法兰和上封头法兰间,三法兰连接后实现吸附器本体和上封头间的隔离;
所述内筒密封区的上段为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变径段上部的密封法兰的连接螺栓孔设置于所述变径段内的向心方向;
所述上封头、环状盖板的内环隙、内筒密封区变径段、内筒构成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所述吸附器本体与外筒、外筒下密封板构成的内部空隙,构成吸附剂床层的内上部流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