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滤纸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59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滤纸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为可拆卸式连接且与第一支架相配合以夹持滤芯的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用滤纸框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空气滤芯的拆装,便于保养,可以实现滤纸框架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生产和保养成本。

Car filte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滤纸框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滤纸框架。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滤纸框架是用于安装空气滤芯,空气滤芯是通过胶水固定在滤纸框架上。汽车在保养更换空气滤芯时,需连同滤纸框架整体进行更换,滤纸框架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滤纸框架,目的是实现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用滤纸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为可拆卸式连接且与第一支架相配合以夹持滤芯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V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为沿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为沿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为卡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快插阳接头,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让快插阳接头插入以实现卡接连接的快插阴接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U形结构。本技术的汽车用滤纸框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空气滤芯的拆装,便于保养,可以实现滤纸框架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生产和保养成本。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汽车用滤纸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支架;101、第一左夹持部;102、第二左夹持部;103、第三左夹持部;104、第一卡槽;105、快插阳接头;2、第二支架;201、第一右夹持部;202、第二右夹持部;203、第三右夹持部;204、第二卡槽;205、快插阴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滤纸框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与第一支架1为可拆卸式连接且与第一支架1相配合以夹持滤芯的第二支架2滤芯是用于对进入汽车发动机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为U形结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连接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开口端相对,形成的滤纸框架为矩形框状结构,滤芯整体为矩形结构,滤芯安装在滤纸框架的内部,滤芯由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夹紧固定。在对汽车进行保养过程中,需对滤芯进行更换时,可将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分离,然后即可取出滤芯,更换滤芯后重新装配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因此,将滤纸框架设置成可拆卸式的结构,方便空气滤芯的拆装,便于保养,可以实现滤纸框架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生产和保养成本。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支架1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一卡槽104,第二支架2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二卡槽204。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均为V形槽,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卡槽104在第一支架1上为沿第一支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104在端部处于相连通状态,所有第二卡槽204在第二支架2上为沿第二支架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槽204在端部处于相连通状态,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卡槽104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面对第二支架2的内壁面上,第二卡槽204设置在第二支架2的面对第一支架1的内壁面上。滤芯为褶皱式滤芯,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与滤芯端部形状相匹配,在安装时,将滤芯的第一端插入第一支架1的第一卡槽104中,将滤芯的第二端插入第二支架2的第二卡槽204中,滤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且滤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锯齿状结构,从而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可以牢固夹紧滤芯。作为优选的,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与滤芯为紧配合,避免滤芯脱落,确保滤芯固定可靠,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卡槽104的宽度比滤芯的嵌入第一卡槽104中的部位(也即形成滤芯的滤纸的厚度)的厚度小0.3-0.5mm,第二卡槽204的宽度比滤芯的嵌入第二卡槽204中的部位(也即形成滤芯的滤纸的厚度)的厚度小0.3-0.5mm。为保证滤芯的装配牢靠性,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的深度大于2mm,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4的深度大小相同。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为卡接连接,第一支架1具有快插阳接头105,快插阳接头105为悬臂式卡扣,第二支架2具有让快插阳接头105插入以实现卡接连接的快插阴接头205,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插阴接头205具有让快插阳接头105卡入的阳接头配合孔,在将快插阳接头105插入快插阴接头205的阳接头配合孔中后,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固定连接,安装效率高,操作简便。在需要拆卸滤纸框架时,将快插阳接头105从快插阴接头205中抽出,实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分离,即可完成滤纸框架的拆卸,拆卸效率高,操作简便。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夹持部101、第二左夹持部102和第三左夹持部103,第一左夹持部101、第二左夹持部102和第三左夹持部103均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的长度大小相同,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为相对布置,第二左夹持部102的长度大于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的长度且第二左夹持部10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左夹持部101是在第二左夹持部10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左夹持部102固定连接,第三左夹持部103是在第二左夹持部10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二左夹持部102固定连接,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朝向第二左夹持部102的同一侧伸出,形成U形结构的第一支架1。第一卡槽104设置在第二左夹持部102上,第一卡槽104布置在第一左夹持部101和第三左夹持部103之间。快插阳接头105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快插阳接头105设置在第一左夹持部101的远离第二左夹持部102的一端,另一个快插阳接头105设置在第三左夹持部103的远离第二左夹持部102的一端。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支架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夹持部101、第二右夹持部202和第三右夹持部203,第一右夹持部201、第二右夹持部202和第三右夹持部203均具有一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用滤纸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为可拆卸式连接且与第一支架相配合以夹持滤芯的第二支架;/n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V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卡槽在第一支架上为沿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在端部处于相连通状态,所有第二卡槽在第二支架上为沿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用滤纸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为可拆卸式连接且与第一支架相配合以夹持滤芯的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让滤芯嵌入的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V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卡槽在第一支架上为沿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在端部处于相连通状态,所有第二卡槽在第二支架上为沿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张礼兵司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