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8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药输液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包括外盖、胶塞以及中部设有过流孔的连接头,过流孔包括进口和出口,胶塞用于密封过流孔的进口,外盖罩设于胶塞外部,过流孔内设置有阻隔层,阻隔层位于胶塞底部,阻隔层与连接头为一体式结构;外盖中部开设有与过流孔对应的通孔,通孔处设置有易折断的扳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高温杀菌时水蒸汽穿过胶塞到达胶塞与外盖之间的空腔内,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防止胶塞在针头穿刺时脱落影响加药输液塞的正常使用;而且便于医护人员对加药塞和输液塞进行区分;与聚碳酸酯制备而成加药输液塞相比更加安全、环保。

An infusion plug for infusio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
本技术涉及加药输液塞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袋用加液输液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输液袋用的加药输液塞主要由外盖、胶塞和连接头组成,其中连接头往往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漏斗形,其中将连接头小的一端与输液袋连接,大的一端通过胶塞密封起来,并带有外盖。现有的加药输液塞在实际使用前往往需要进行高温灭菌,在灭菌时高温水蒸汽可能穿过胶塞后到达胶塞与外盖之间的空腔内,不便于排出,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导致细菌的滋生,感染加药输液塞,而且在医护人员用针头穿刺胶塞时可能将胶塞推到连接头的过流孔内,导致胶塞脱落引发药液渗漏,影响加药输液塞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其能够在对加药输液塞进行高温灭菌时防止水蒸汽穿过胶塞到达胶塞与外盖之间的空腔,同时能够防止胶塞在针头穿刺时脱落至连接头的过流孔内。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包括外盖、胶塞以及中部设有过流孔的连接头,所述过流孔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胶塞用于密封所述过流孔的进口,所述外盖罩设于胶塞外部,所述过流孔内设置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位于胶塞底部,所述阻隔层与连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盖中部开设有与过流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易折断的扳折部。进一步地,所述胶塞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外盖内底部和连接头内均设有环状凹槽相适配的环状凸体。进一步地,所述扳折部上设置有镂空的指示标识。进一步地,所述胶塞上下两侧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弧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和连接头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胶塞为卤化丁基胶塞或TPE注射胶塞。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标识为箭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阻隔层,在加药输液塞进行高温灭菌时,能够防止水蒸汽穿过胶塞到达胶塞与外盖之间的空腔内,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防止胶塞在针头穿刺时脱落至连接头的过流孔内,影响加药输液塞的正常使用;而且本技术还便于医护人员对加药塞和输液塞进行区分,防止将加药塞用于输液或将输液塞用于加药;同时本技术的外盖和连接头由聚丙烯制备而成,与聚碳酸酯制备而成加药输液塞相比更加安全、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加药输液塞的结构剖视图;图标:1-外盖,2-胶塞,3-过流孔,4-连接头,5-阻隔层,6-通孔,7-扳折部,8-环状凹槽,9-环状凸体,10-指示标识,11-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包括外盖1、胶塞2以及中部设有过流孔3的连接头4,所述过流孔3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胶塞2用于密封所述过流孔3的进口,所述外盖1罩设于胶塞2外部,起到保护胶塞2的作用,所述过流孔3内设置有阻隔层5,所述阻隔层5位于胶塞2底部,阻隔层5能够防止高温灭菌时水蒸汽穿过胶塞2后残留在胶塞2与外盖1之间的空腔内,同时还能避免医护人员在穿刺时导致胶塞2脱落,影响加药输液塞的正常使用,所述阻隔层5与连接头4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阻隔层5的密封性;同时,参照图1,所述外盖1中部开设有与过流孔3对应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处设置有易折断的扳折部7,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只需要将扳折部7折断即可进行相关的加药输液操作,而且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还能实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避免加药输液塞被重复使用,发生交叉感染。参照图1,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为了使得胶塞2安装更加稳定,避免胶塞2轻易松动,所述胶塞2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环状凹槽8,所述外盖1内底部和连接头4内均设有环状凹槽8相适配的环状凸体9。参照图1,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通常在输液袋往往会配制两个加药输液塞,一个用于加药时使用,另一个用于输液时使用,而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将加药塞和输液塞弄混,因此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区分加药塞和输液塞,所述扳折部7上设置有镂空的指示标识10,其中,所述指示标识10为箭头,即加药塞采用向下的箭头,输液塞采用向上的箭头,反之亦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一些便于区分加药塞和输液塞的方法,比如,也可以将加药塞和输液塞的扳折部7或者扳折部7与外盖1的整体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区分。参照图1,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为了使医护人员在进行针头穿刺时更加省力同时让医护人员更快的找到针头穿刺的位置,避免医护人员扎歪针头,所述胶塞2上下两侧设有与通孔6对应的弧形凹槽11。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所述外盖1和连接头4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进一步优选地实施例,所述胶塞2为卤化丁基胶塞或TPE注射胶塞。工作原理是:在输液时,医护人员根据指示标识10找到输液塞,并折断输液塞的扳折部7,并将输液用的针头刺过胶塞2即可进行输液;当需要加药时,利用加药塞进行加药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阻隔层5,在加药输液塞进行高温灭菌时,能够防止水蒸汽穿过胶塞2到达胶塞2与外盖1之间的空腔内,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防止胶塞2在针头穿刺时脱落至连接头4的过流孔3内,影响加药输液塞的正常使用;而且本技术还便于医护人员对加药塞和输液塞进行区分,防止将加药塞用于输液或将输液塞用于加药;同时本技术的外盖1和连接头4由聚丙烯制备而成,与聚碳酸酯制备而成加药输液塞相比更加安全、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其特征是:包括外盖(1)、胶塞(2)以及中部设有过流孔(3)的连接头(4),所述过流孔(3)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胶塞(2)用于密封所述过流孔(3)的进口,所述外盖(1)罩设于胶塞(2)外部,所述过流孔(3)内设置有阻隔层(5),所述阻隔层(5)位于胶塞(2)底部,所述阻隔层(5)与连接头(4)为一体式结构;/n所述外盖(1)中部开设有与过流孔(3)对应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处设置有易折断的扳折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其特征是:包括外盖(1)、胶塞(2)以及中部设有过流孔(3)的连接头(4),所述过流孔(3)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胶塞(2)用于密封所述过流孔(3)的进口,所述外盖(1)罩设于胶塞(2)外部,所述过流孔(3)内设置有阻隔层(5),所述阻隔层(5)位于胶塞(2)底部,所述阻隔层(5)与连接头(4)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外盖(1)中部开设有与过流孔(3)对应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处设置有易折断的扳折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用加药输液塞,其特征是:所述胶塞(2)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环状凹槽(8),所述外盖(1)内底部和连接头(4)内均设有环状凹槽(8)相适配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品曹志峰刘星何伟陈可梁诗雨赵莉张豪张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