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熏蒸治疗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中药熏蒸治疗机,其每次可供多位患者同时进行使用且增加熏蒸治疗部位,提高效率且降低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机体、加热器、外壳、熏蒸罩、遮挡罩、电动阀、输送管和控制面板,电动阀设置在输送管上,控制面板与加热器和电动阀电连接,进料口上设置有挡盖;还包括六组辅助罩、挡门、隔板、出料管、控制阀和固定件,外壳、熏蒸罩、遮挡罩、电动阀、输送管和控制面板均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外壳分别设置在机体左端、右端和前端上,加热器位于隔板前侧,出料管设置在隔板后端下侧,外壳上侧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位于安置槽旁边,固定件设置在固定槽内侧壁上。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treatmen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熏蒸治疗机
本技术涉及熏蒸治疗机的
,特别是涉及中药熏蒸治疗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中药熏蒸疗法适应用于精神疾病、类风湿病、腰酸背痛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肢体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治疗,可以直达病灶,并且对脾胃的毒副作用小、绿色纯天然、成本低,效果显著;现有的中药熏蒸治疗机包括机体、加热器、外壳、熏蒸罩、遮挡罩、电动阀、输送管和控制面板,机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器设置在机体内底壁上,外壳设置在机体前端,外壳前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通口,熏蒸罩设置在通口上,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输送口,且输送口与工作腔相通,遮挡罩设置在机体内侧壁上,且输送口位于遮挡罩内侧,输送管设置在遮挡罩上,电动阀设置在输送管上,外壳前端上侧设置有安置槽,控制面板设置在安置槽内,且控制面板与加热器和电动阀电连接,机体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工作腔相通,并在进料口上设置有挡盖;这种中药熏蒸治疗机使用时只需打开挡盖并分别通过两组进料口向工作腔内输入清水和药剂,输好后盖上挡盖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器和电动阀进行开启,使加热器对药剂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并通过输送管和输送口将蒸汽输送到外壳内部,并通过熏蒸罩对外壳内部的蒸汽进行遮挡,之后使患者坐在机体前侧并将双腿置于外壳内部,从而通过蒸汽对患者进行熏蒸治疗即可;这种中药熏蒸治疗机使用中发现,其每次只能供一位患者进行使用且只能对双腿进行熏蒸治疗,效率较低且使用局限性较高,从而导致其使用可靠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每次可供多位患者同时进行使用且增加熏蒸治疗部位,提高效率且降低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可靠性的中药熏蒸治疗机。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包括机体、加热器、外壳、熏蒸罩、遮挡罩、电动阀、输送管和控制面板,机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器设置在机体内底壁上,外壳前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通口,熏蒸罩设置在通口上,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输送口,且输送口与工作腔相通,输送口位于遮挡罩内侧,输送管设置在遮挡罩上,电动阀设置在输送管上,外壳前端上侧设置有安置槽,控制面板设置在安置槽内,且控制面板与加热器和电动阀电连接,机体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工作腔相通,并在进料口上设置有挡盖;还包括六组辅助罩、挡门、隔板、出料管、控制阀和固定件,所述外壳、熏蒸罩、遮挡罩、电动阀、输送管和控制面板均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外壳分别设置在机体左端、右端和前端上,所述三组熏蒸罩分别设置在三组通口上,三组遮挡罩分别设置在机体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前侧壁上,所述三组外壳上半区域两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六组辅助罩分别设置在六组放置槽槽口上,所述六组放置槽侧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口,六组出气口均与工作腔相通,且所述六组出气口分别两两位于遮挡罩内侧,所述隔板外侧壁与机体内侧壁连接,且加热器位于隔板前侧,所述出料管设置在隔板后端下侧,且出料管与工作腔相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出料管上,机体后端设置有取放口,所述挡门设置在取放口上,且出料管位于隔板和挡门之间,所述外壳上侧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位于安置槽旁边,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固定槽内侧壁上。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框、左弹簧组、左卡板、右弹簧组、右卡板、上弹簧组、上固定板和防滑垫,左弹簧组和右弹簧组分别设置在固定框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所述左卡板和右卡板分别设置在左弹簧组右端和右弹簧组左端,所述防滑垫设置在固定框内底壁上,上弹簧组设置在固定框内顶壁上,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上弹簧组底端。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所述挡盖包括挡板、密封板和把手,所述挡板外侧壁与进料口内侧壁接触,密封板设置在挡板下侧面上,所述把手设置在挡板顶端。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还包括两组支撑框,所述两组支撑框分别设置在两组进料口内侧壁上,且支撑框顶端与密封板底端外侧接触。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还包括连接轴和固定板,所述连接轴设置在隔板后端上侧,输出管搭放在连接轴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连接轴后端,且固定板前端与输出管接触。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还包括上防滑板、左防滑板和右防滑板,所述上防滑板、左防滑板和右防滑板分别设置在上固定板底端、左卡板右端和右卡板左端上。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还包括六组提手,所述六组提手分别设置在三组外壳两侧上。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机体和三组外壳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可通过设置三组外壳,从而每次可供3位患者同时进行使用,且通过使患者将手伸入放置槽内,从而可对患者手臂进行熏蒸,增加熏蒸治疗部位,使其可达到三人手足同时进行熏蒸治疗,提高效率且降低使用局限性,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机体;2、加热器;3、外壳;4、熏蒸罩;5、遮挡罩;6、电动阀;7、输送管;8、控制面板;9、通口;10、输送口;11、进料口;12、挡盖;13、辅助罩;14、挡门;15、隔板;16、出料管;17、控制阀;18、固定件;19、放置槽;20、出气口;21、固定槽;22、固定框;23、左弹簧组;24、左卡板;25、右卡板;26、上弹簧组;27、防滑垫;28、挡板;29、密封板;30、把手;31、支撑框;32、连接轴;33、固定板;34、上防滑板;35、右防滑板;36、提手;37、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中药熏蒸治疗机,包括机体1、加热器2、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机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器2设置在机体1内底壁上,外壳3前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通口9,熏蒸罩4设置在通口9上,外壳3内侧壁上设置有输送口10,且输送口10与工作腔相通,输送口10位于遮挡罩5内侧,输送管7设置在遮挡罩5上,电动阀6设置在输送管7上,外壳3前端上侧设置有安置槽,控制面板8设置在安置槽内,且控制面板8与加热器2和电动阀6电连接,机体1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11,且进料口11与工作腔相通,并在进料口11上设置有挡盖12;还包括六组辅助罩13、挡门14、隔板15、出料管16、控制阀17和固定件18,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均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外壳3分别设置在机体1左端、右端和前端上,三组熏蒸罩4分别设置在三组通口9上,三组遮挡罩5分别设置在机体1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前侧壁上,三组外壳3上半区域两侧均设置有放置槽19,六组辅助罩13分别设置在六组放置槽19槽口上,六组放置槽19侧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口20,六组出气口20均与工作腔相通,且六组出气口20分别两两位于遮挡罩5内侧,隔板15外侧壁与机体1内侧壁连接,且加热器2位于隔板15前侧,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熏蒸治疗机,包括机体(1)、加热器(2)、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机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器(2)设置在机体(1)内底壁上,外壳(3)前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通口(9),熏蒸罩(4)设置在通口(9)上,外壳(3)内侧壁上设置有输送口(10),且输送口(10)与工作腔相通,输送口(10)位于遮挡罩(5)内侧,输送管(7)设置在遮挡罩(5)上,电动阀(6)设置在输送管(7)上,外壳(3)前端上侧设置有安置槽,控制面板(8)设置在安置槽内,且控制面板(8)与加热器(2)和电动阀(6)电连接,机体(1)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11),且进料口(11)与工作腔相通,并在进料口(11)上设置有挡盖(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组辅助罩(13)、挡门(14)、隔板(15)、出料管(16)、控制阀(17)和固定件(18),所述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均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外壳(3)分别设置在机体(1)左端、右端和前端上,所述三组熏蒸罩(4)分别设置在三组通口(9)上,三组遮挡罩(5)分别设置在机体(1)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前侧壁上,所述三组外壳(3)上半区域两侧均设置有放置槽(19),六组辅助罩(13)分别设置在六组放置槽(19)槽口上,所述六组放置槽(19)侧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口(20),六组出气口(20)均与工作腔相通,且所述六组出气口(20)分别两两位于遮挡罩(5)内侧,所述隔板(15)外侧壁与机体(1)内侧壁连接,且加热器(2)位于隔板(15)前侧,所述出料管(16)设置在隔板(15)后端下侧,且出料管(16)与工作腔相通,所述控制阀(17)设置在出料管(16)上,机体(1)后端设置有取放口,所述挡门(14)设置在取放口上,且出料管(16)位于隔板(15)和挡门(14)之间,所述外壳(3)上侧设置有固定槽(21),且固定槽(21)位于安置槽旁边,所述固定件(18)设置在固定槽(21)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熏蒸治疗机,包括机体(1)、加热器(2)、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机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器(2)设置在机体(1)内底壁上,外壳(3)前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通口(9),熏蒸罩(4)设置在通口(9)上,外壳(3)内侧壁上设置有输送口(10),且输送口(10)与工作腔相通,输送口(10)位于遮挡罩(5)内侧,输送管(7)设置在遮挡罩(5)上,电动阀(6)设置在输送管(7)上,外壳(3)前端上侧设置有安置槽,控制面板(8)设置在安置槽内,且控制面板(8)与加热器(2)和电动阀(6)电连接,机体(1)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11),且进料口(11)与工作腔相通,并在进料口(11)上设置有挡盖(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组辅助罩(13)、挡门(14)、隔板(15)、出料管(16)、控制阀(17)和固定件(18),所述外壳(3)、熏蒸罩(4)、遮挡罩(5)、电动阀(6)、输送管(7)和控制面板(8)均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外壳(3)分别设置在机体(1)左端、右端和前端上,所述三组熏蒸罩(4)分别设置在三组通口(9)上,三组遮挡罩(5)分别设置在机体(1)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前侧壁上,所述三组外壳(3)上半区域两侧均设置有放置槽(19),六组辅助罩(13)分别设置在六组放置槽(19)槽口上,所述六组放置槽(19)侧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口(20),六组出气口(20)均与工作腔相通,且所述六组出气口(20)分别两两位于遮挡罩(5)内侧,所述隔板(15)外侧壁与机体(1)内侧壁连接,且加热器(2)位于隔板(15)前侧,所述出料管(16)设置在隔板(15)后端下侧,且出料管(16)与工作腔相通,所述控制阀(17)设置在出料管(16)上,机体(1)后端设置有取放口,所述挡门(14)设置在取放口上,且出料管(16)位于隔板(15)和挡门(14)之间,所述外壳(3)上侧设置有固定槽(21),且固定槽(21)位于安置槽旁边,所述固定件(18)设置在固定槽(21)内侧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东涛肖建星曹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康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