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冉龙国专利>正文

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472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包括底座、蓄电池、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空氧混合器和T‑组合复苏器;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数个支撑腿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腿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四角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蓄电池、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空氧混合器和T‑组合复苏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空气压缩机和T‑组合复苏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用于解决基层医院在对新生儿窒息抢救时,劳动强度较大,抢救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院内院外转院问题。

A low pressure mobile t-combined resusc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发生后,需要争分夺秒,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窒息复苏方法主要方法是正压通气,目前许多医院主要是用复苏囊正压通气,上述方法需要根据医护人员的熟练度进行操作,并且,这些方法存在操作用力不均、动作强弱不等、劳动强度大、抢救效率低,同时,危重病人院内院外转院均需呼吸支持,转科转院难。对于国内的偏远地区而言,专业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相比,较为滞后,部分基层医院不具有中心压缩空气和氧气,没有T-组合复苏器,导致基层医院对新生儿窒息抢救效率低,危重病人院内院外转院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用于解决基层医院在对新生儿窒息抢救时,劳动强度较大,抢救效率低以及危重病人院内院外转院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包括底座、蓄电池、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空氧混合器和T组合复苏器;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数个滚轮,底座的上方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数个支撑腿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腿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四角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蓄电池、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空氧混合器和T-组合复苏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空气压缩机和T组合复苏器电性连接;所述空氧混合器包括盒体、第一挡气板和第二挡气板,所述第一挡气板和第二挡气板均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第一挡气板与第二挡气板均呈C形板,第一挡气板与第二挡气板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距离,并且第一挡气板上设有进气口,第二挡气板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呈交错相间排列,第一挡气板的后端部向第一挡气板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二挡气板形成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挡气板的前端部向第二挡气板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一挡气板形成第二气流挤压口,同时,第一挡气板的后端部与第二挡气板的前端部围合形成气流扩张区,所述气流扩张区位于第一气流挤压口和第二气流挤压口之间;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盒体的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氧气瓶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盒体的另一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调节阀;所述T-组合复苏器的进气端与盒体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盖板密封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盖板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设有蜂窝状活性炭网层,所述蜂窝状活性炭网层位于所述第一挡气板的进气方向或者第二挡气板的出气方向。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设有杀菌灯,所述杀菌灯位于第二挡气板的出风方向。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湿化器,所述空氧混合器的出气端和T-组合复苏器的进气端通过湿化器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气板的后端部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第二挡气板的前端部相匹配,并且第一弯折部与第二挡气板的前端部形成第一气流挤压通道。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气板的前端部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与第一挡气板的后端部相匹配,并且第二弯折部与第一挡气板的后端部形成第二气流挤压通道。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凹槽,所述氧气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的上端内侧壁环设有数个压缩弹簧,每个压缩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设有橡胶头。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和支撑腿的数量均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蓄电池、空气压缩机、氧气瓶、空氧混合器和T-组合复苏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空气压缩机输入空气,通过氧气瓶输入氧气,氧气和空气在空氧混合器内进行混合,再通过T-组合复苏器输入给新生儿,本申请中空气压缩机和氧气瓶组合可以给新生儿提供需要的氧浓度(21-100%),保证了新生儿的抢救效率,并且整个装置移动方便,高度可调节,使用过程中十分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1、底座;11、支撑腿;12、电动推杆;13、支撑台;131、凹槽;132、压缩弹簧;133、橡胶头;2、蓄电池;3、空气压缩机;4、氧气瓶;5、空氧混合器;51、盒体;52、第一挡气板;521、第一弯折部;53、第二挡气板;54、活性炭网层;55、杀菌灯;6、T-组合复苏器;7湿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包括底座1、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四个滚轮,底座1的上方设有支撑台13,所述支撑台13与所述底座1之间通过四个支撑腿11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腿11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与所述支撑台13的下端四角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3上,蓄电池2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12、空气压缩机3和T组合复苏器6电性连接;所述空氧混合器5包括盒体51、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所述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均设置在所述盒体51内,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均呈C形板,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距离,并且第一挡气板52上设有进气口,第二挡气板5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呈交错相间排列,第一挡气板52的后端部向第一挡气板52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二挡气板53形成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挡气板53的前端部向第二挡气板53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一挡气板52形成第二气流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n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数个滚轮,底座(1)的上方设有支撑台(13),所述支撑台(13)与所述底座(1)之间通过数个支撑腿(11)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腿(11)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与所述支撑台(13)的下端四角通过螺纹固定;/n所述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3)上,蓄电池(2)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12)、空气压缩机(3)和T-组合复苏器(6)电性连接;/n所述空氧混合器(5)包括盒体(51)、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所述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均设置在所述盒体(51)内,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均呈C形板,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距离,并且第一挡气板(52)上设有进气口,第二挡气板(5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呈交错相间排列,第一挡气板(52)的后端部向第一挡气板(52)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二挡气板(53)形成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挡气板(53)的前端部向第二挡气板(53)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一挡气板(52)形成第二气流挤压口,同时,第一挡气板(52)的后端部与第二挡气板(53)的前端部围合形成气流扩张区,所述气流扩张区位于第一气流挤压口和第二气流挤压口之间;/n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盒体(51)的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氧气瓶(4)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盒体(51)的另一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调节阀;/n所述T-组合复苏器(6)的进气端与盒体(51)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
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数个滚轮,底座(1)的上方设有支撑台(13),所述支撑台(13)与所述底座(1)之间通过数个支撑腿(11)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腿(11)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与所述支撑台(13)的下端四角通过螺纹固定;
所述蓄电池(2)、空气压缩机(3)、氧气瓶(4)、空氧混合器(5)和T-组合复苏器(6)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3)上,蓄电池(2)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12)、空气压缩机(3)和T-组合复苏器(6)电性连接;
所述空氧混合器(5)包括盒体(51)、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所述第一挡气板(52)和第二挡气板(53)均设置在所述盒体(51)内,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均呈C形板,第一挡气板(52)与第二挡气板(53)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距离,并且第一挡气板(52)上设有进气口,第二挡气板(5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呈交错相间排列,第一挡气板(52)的后端部向第一挡气板(52)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二挡气板(53)形成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挡气板(53)的前端部向第二挡气板(53)的中心处弯折并靠近第一挡气板(52)形成第二气流挤压口,同时,第一挡气板(52)的后端部与第二挡气板(53)的前端部围合形成气流扩张区,所述气流扩张区位于第一气流挤压口和第二气流挤压口之间;
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盒体(51)的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氧气瓶(4)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盒体(51)的另一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调节阀;
所述T-组合复苏器(6)的进气端与盒体(51)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移动式T-组合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51)包括底壳和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龙国郭启敏张熙红刘泰全
申请(专利权)人:冉龙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