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4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治疗仓、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密封套;所述治疗仓包括刚性外壳、柔性内套以及气囊,所述柔性内套设置于所述刚性外壳内部,所述气囊附着于所述柔性内套的内部;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治疗仓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治疗仓的仓口与肢体间的缝隙;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以压迫肢体;所述真空泵通过管路连通到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用于抽取治疗仓的真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性好,并且能够对肢体的大部分部位进行治疗,能够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

A device for improving microcirculation of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四肢冰凉、不宁腿综合征、外周神经损伤等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为10%左右。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老年人居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针灸、按摩、药物等治疗,疗效不甚满意。许多疾病如糖尿病、雷诺氏病、风湿类疾病等都可使末梢循环发生障碍,使组织病变性坏死。因此,改善末梢循环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专利CN201620685957.9公布了一种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治疗装置,其结构包括容纳仓、乳胶内套、真空吸引器和三通阀等部分。本技术利用容纳仓和乳胶内套形成两个封闭的气室,在真空吸引器与三通阀的配合下,对两个封闭气室进行交替的抽真空操作——当吸出容纳仓的内部空气后,乳胶内套被扩开,患者的血流可迅速进入肢体,使肢体膨胀;当吸出乳胶内套的内部空气后,乳胶内套收缩,将肢体组织内的大量血流排挤出肢体,由此即可对患者的肢体产生一种正负压交替作用,从而实现对末梢循环障碍的有效治疗。该装置的乳胶内套和容纳仓是分开的,乳胶内套是在使用过程中插入容纳仓的,虽然在容纳仓的开口处设有胶质套环用于密封,但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密封不严导致漏气,并且与乳胶内套连通的抽气管也需要通过开口伸入容纳仓,也会使容纳仓开口处形成缝隙导致密封不严,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密封性不好导致治疗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包括治疗仓、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密封套;所述治疗仓包括刚性外壳、柔性内套以及气囊,所述柔性内套设置于所述刚性外壳内部,所述气囊附着于所述柔性内套的内部;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治疗仓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治疗仓的仓口与肢体间的缝隙;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以压迫肢体;所述真空泵通过管路连通到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用于抽取治疗仓的真空。在所述治疗仓的仓口处还设置有内套扣伞,所述内套扣伞用于将柔性内套和刚性外壳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所述内套扣伞扣在所述刚性外壳上,所述内套扣伞的内壁与所述刚性外壳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柔性内套的端部与所述内套扣伞相连接。所述治疗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L形管状体。所述治疗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直筒管状体,或是为两端开口的直筒管状体。本技术的刚性外壳和柔性内套形成一个密闭气室,气囊为另一个密闭气室,在充气泵和真空泵的配合下,对两个密闭气室进行交替的充气抽气操作——当充气泵开阀将气囊内的空气放出,然后真空泵将刚性外壳和柔性内套之间的气体抽出形成真空,产生负压使肢体膨胀迫使血液进入肢体;当真空泵开阀使气体进入,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恢复常压,同时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压迫肢体,肢体内的血液流出肢体。对肢体产生的正负压交替作用实现了对末梢循环障碍的有效治疗。根据四肢的形状治疗仓的形状也不同,L形的治疗仓能够容纳脚与小腿,直筒状的治疗仓够容纳手、小臂以及大臂,从而能够满足大部分末梢循环障碍严重部位的治疗需求。在治疗仓开口处设置了内套扣伞和密封圈。内套扣伞将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空间密封,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气室,而气囊本身就是一个密闭气室,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气囊本身位于治疗仓的内部,其用于输气的管路直接穿过治疗仓的侧壁,不需要经过开口处,从而保证了其密封性。本技术密封性好,并且能够对肢体的大部分部位进行治疗,能够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刚性外壳;2、柔性内套;3、气囊;4、真空泵;5、充气泵;6、内套扣伞;7、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治疗仓、充气泵5、真空泵4以及密封套7。其中治疗仓用于容纳肢体,包括刚性外壳1、柔性内套2以及气囊3,柔性内套2设置于刚性外壳1内部,气囊3附着于柔性内套2的内部,刚性外壳1、柔性壳体以及气囊3为L形或直筒状,且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治疗仓可以根据肢体做成不同的形状,L形的治疗仓适用于脚与小腿的治疗,直筒状的治疗仓适用于对手、小臂以及大臂的治疗。其中L形的治疗仓的两段的连接处可以做成柔性的,使治疗仓的两段之间能够活动,从而方便肢体的伸入和拿出。治疗仓可以为一端开口的,肢体从开口处伸入,从而对肢体末端进行治疗。同时,治疗仓也可以为两端开口的,在两个端口都设置有密封圈7,肢体从一端伸入从另一端伸出,从而对大臂、小臂或大腿小腿进行治疗。充气泵5与气囊3连通,用于对气囊3进行充气和抽气。充气泵5与气囊3之间的连接管道穿过柔性内套2和刚性外套从而穿过治疗仓的侧壁,在该处需要做好密封工作,以防止气体从该处泄漏;真空泵4与刚性外壳1和柔性内套2之间的空间连通,用于将柔性内套2与刚性外壳1之间抽真空和放真空。充气泵5和真空泵4统一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空气泵和真空泵4协同运作,对肢体施加交替的正压和负压以达到治疗效果。密封套设置于治疗仓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治疗仓。密封套包括内套扣伞6以及密封圈7,内套扣伞6位于治疗仓的开口处,扣在刚性外壳1上,其内壁与刚性外壳1的外壁紧密贴合,用于将柔性内套2和刚性外壳1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在内套扣伞6上端设置有密封圈7,用于肢体伸入治疗仓后对肢体与气囊3之间进行密封。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将肢体插入治疗仓内,由密封圈7对仓口进行密封,控制充气泵5开阀将气囊3内气体放出,然后开启真空泵4对刚性壳体与柔性内套2之间的空腔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其产生一定的负压,并保持该压强,从而使肢体膨胀迫使血液流入肢体。在保持一段时间的负压后,控制真空泵4开阀使气体回流,刚性壳体与柔性内套2之间的空腔恢复常压,然后控制充气泵5对气囊3进行充气,从而产生一定的正压,压迫肢体使其内部的血液流出,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如此循环反复操作,使肢体内的血液不断的流进流出,从而促进肢体的血液微循环,达到治疗患者的末梢微循环障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仓、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密封套;所述治疗仓包括刚性外壳、柔性内套以及气囊,所述柔性内套设置于所述刚性外壳内部,所述气囊附着于所述柔性内套的内部;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治疗仓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治疗仓的仓口与肢体间的缝隙;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以压迫肢体;所述真空泵通过管路连通到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用于抽取治疗仓的真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仓、充气泵、真空泵以及密封套;所述治疗仓包括刚性外壳、柔性内套以及气囊,所述柔性内套设置于所述刚性外壳内部,所述气囊附着于所述柔性内套的内部;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治疗仓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治疗仓的仓口与肢体间的缝隙;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以压迫肢体;所述真空泵通过管路连通到刚性外壳与柔性内套之间,用于抽取治疗仓的真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肢体微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O医院范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