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再玉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4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包括方孔钢管、皮革布、海绵板、尼龙布垫、条形凹槽、手握抬杆、背垫板、滚轮、支撑杆、U型座、矩形滑块、穿孔、条形滑槽、条形框、定位螺栓、通孔和门铰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将折叠的同一侧的两个交叉活动连接的支撑杆展开并使支撑杆底部安装的滚轮贴靠在平坦地面上,达到展开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医生根据运送患者路径情况选择收起结构抬或展开结构在地面上推,适用于室内室外使用,通过向内侧推动两个方孔钢管,使两个方孔钢管之间的同一组经门铰链活动连接的背垫板折叠重合在一起,便于医护人员收起放置,且减少放置占据的空间。

A stretcher for emergency physici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是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属于医疗器材应用

技术介绍
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如铲式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现有技术中带有轮子的担架体积规格较大,闲置放置所占用空间也较大,同时这种带轮子且体积较大的担架,不便于外出急救使用,尤其是在路面不佳情况下很难发挥使用,从而缺乏能够最大程度折叠在一起的结构及根据救助路面情况进行便捷调节担架自身带有的结构功能进行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包括方孔钢管、支撑结构和躺垫结构,所述方孔钢管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方孔钢管之间通过尼龙布垫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方孔钢管之间对向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方孔钢管底部安装有条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孔钢管(1)、支撑结构和躺垫结构,所述方孔钢管(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方孔钢管(1)之间通过尼龙布垫(4)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方孔钢管(1)之间对向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5),且方孔钢管(1)底部安装有条形框(14);/n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矩形滑块(11)和支撑杆(9),所述矩形滑块(11)设有两组,且每组两个所述矩形滑块(11)对称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条形框(14)内,所述矩形滑块(11)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16),且通孔(16)内穿有定位螺栓(15),每组两个所述矩形滑块(11)底部均通过U型座(10)与对应的支撑杆(9)一端活动连接,且位于同一侧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医生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孔钢管(1)、支撑结构和躺垫结构,所述方孔钢管(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方孔钢管(1)之间通过尼龙布垫(4)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方孔钢管(1)之间对向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5),且方孔钢管(1)底部安装有条形框(14);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矩形滑块(11)和支撑杆(9),所述矩形滑块(11)设有两组,且每组两个所述矩形滑块(11)对称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条形框(14)内,所述矩形滑块(11)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16),且通孔(16)内穿有定位螺栓(15),每组两个所述矩形滑块(11)底部均通过U型座(10)与对应的支撑杆(9)一端活动连接,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9)中部交叉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9)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滚轮(8);
所述躺垫结构包括海绵板(3)和背垫板(7),所述海绵板(3)安装在尼龙布垫(4)顶部表面,且海绵板(3)包裹在皮革布(2)内,所述背垫板(7)设有三组,且每组两个所述背垫板(7)对向端侧面通过门铰链(17)相互活动连接,每组两个所述背垫板(7)背向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同一侧的条形凹槽(5)内对应位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再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