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3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包括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夹设于上保温层与下保温层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片、套设于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及石墨烯发热片外的外罩、温控器、电源适配器,石墨烯发热片与温控器电连接,温控器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石墨烯发热片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探头,温度感应探头将测得的温度反馈给温控器,温度感应探头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发热均匀、局部破损不影响使用的优点。

Medical graphene heating blan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石墨烯升温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温毯,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石墨烯升温毯。
技术介绍
病人在手术期间身体虚弱,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体内新陈代谢降到最低程度,难以保证正常的体温。对体温进行有效监测和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人体体温热交换90%是通过皮肤完成的,采用升温毯作为手术中患者维持体温保温的设备,能够有效的避免手术中患者体温急剧下降。现有的医用升温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水循环式的,在升温毯中设置水循环通道,通过加热循环水起到升温作用;第二种是热空气循环式的,与水循环式升温毯相似,在升温毯中设置空气循环通道,通过加热循环空气起到升温作用;第三种是采用各种材料的电加热丝作为发热源进行升温的升温毯。前两种升温毯都过于笨重,而且容易漏水和漏气,影响使用。第三种升温毯虽然不笨重,但若电热丝分布不均,则加热不均匀,且电热丝折断后不能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热均匀、结构简单轻便、局部破损不影响使用的医用石墨烯升温毯。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包括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夹设于上保温层与下保温层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片、套设于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及石墨烯发热片外的外罩、温控器、电源适配器,所述石墨烯发热片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器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温度感应探头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探头将测得的温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温控器。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由多个石墨烯发热膜组成,多个石墨烯发热膜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保温层与下保温层之间均匀分布。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所述温度感应探头有三个,三个所述温度感应探头沿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上表面的纵向间隔均匀分布。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升温毯的端部设置有接口,所述石墨烯发热片与所述温控器通过高温线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探头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连接,所述高温线、温度传感线均连接在接口上。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多个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之间均通过排线并联,排线与高温线连接。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升温毯的发热温度和使用时间,升温毯的发热温度为10-40摄氏度,使用时间为1-12小时。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沿下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为M排N列,M为1-20,N为1-5。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中,所述M为13,N为3。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材料,简单轻便,在上保温层与下保温层之间夹设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为片状结构,发热面积大,石墨烯发热片由多个石墨烯发热膜组成,多个石墨烯发热膜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保温层与下保温层之间均匀分布,发热均匀,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并联,局部破损后不影响使用。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中,石墨烯发热片的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温度感应探头,温度感应探头将测得的温度感应信号反馈给温控器,使本升温毯的发热温度和使用时间均可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医用石墨烯升温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也是透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包括外罩10、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石墨烯发热片30、温控器50、电源适配器60,石墨烯发热片30夹设于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之间,外罩10套设于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及石墨烯发热片30外,作为保护罩,石墨烯发热片30与温控器50电连接,温控器50与电源适配器60电连接,石墨烯发热片30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探头40,温度感应探头40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50连接,温度感应探头40将测得的温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温控器50。电源适配器60将220V电压转换为12V电压。本技术医用石墨烯升温毯中,石墨烯发热片30由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1组成,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之间均匀分布。石墨烯发热膜沿下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为M排N列,M为1-20,N为1-5。温度感应探头40有三个,三个温度感应探头40沿石墨烯发热片30的上表面的纵向均匀且间隔分布。升温毯的端部设置有接口20,石墨烯发热片30与温控器50通过高温线70电连接,温度感应探头40通过温度传感线80与温控器50连接,高温线70、温度传感线80均连接在接口20上。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可以为一个整体。如图2所示,石墨烯发热膜沿下保温层的上表面设置为13排3列,即石墨烯发热片30由39片石墨烯发热膜31组成,横向上排布3片,纵向上排布13片。排线90分布在石墨烯发热膜31两侧,每片石墨烯发热膜31均通过排线90并联,排线90与高温线70相连,高温线70接在接口20上。三个温度感应探头40分别通过独立的温度传感线80连接到接口20上。温控器5与接口20之间通过连接线51连接,连接线51既能传输电流又能传输温度信号,温控器5通过电源线61与电源适配器6连接,电源适配器60通过电源线62连接220V交流电。温控器5可以设定医用石墨烯升温毯的发热温度和使用时间,温度设定范围10-40摄氏度,精度±1摄氏度,默认35摄氏度,时间设定范围1-12小时,默认12小时自动关闭。三个温度感应探头40分别将医用石墨烯升温毯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反馈给温控器50,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断电,升温毯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50通电,升温毯开始加热。使用时,将医用石墨烯升温毯铺在病床或手术床上,再盖上无菌手术床单,患者躺于其上,将电源线62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电源适配器60通电,将220V电压转换为12V的低压电供给温控器50,打开温控器50上的开关设定好温度和时间即可开始使用。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材料,作为发热材料使用,主要是利用其高效的传热能力,其导热系数比铜、铝、铁等金属高。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大厚径比、高比表面积,制成石墨烯发热片后形成均匀连通的导电网络,在施加较低电压下即可产生较高的热量,且石墨烯发热片局部破损后可继续发热,不影响使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夹设于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片(30)、套设于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及石墨烯发热片(30)外的外罩(10)、温控器(50)、电源适配器(60),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与所述温控器(50)电连接,所述温控器(50)与电源适配器(60)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探头(40),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50)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将测得的温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温控器(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夹设于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片(30)、套设于上保温层(21)、下保温层(22)及石墨烯发热片(30)外的外罩(10)、温控器(50)、电源适配器(60),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与所述温控器(50)电连接,所述温控器(50)与电源适配器(60)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探头(40),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通过温度传感线与温控器(50)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将测得的温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温控器(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由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1)组成,多片石墨烯发热膜(3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上保温层(21)与下保温层(22)之间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石墨烯升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有三个,三个所述温度感应探头(40)沿所述石墨烯发热片(30)的上表面的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