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啸专利>正文

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属于骨折外固定架技术领域,其结构主要由螺杆、螺杆套筒、套筒定位组件及克氏针定位组件构成,两个螺杆套筒分别套接在螺杆两端,并分别通过套筒定位组件与螺杆相紧固,两螺杆套筒上均设置有克氏针定位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骨折断端牢靠,可进行早期关节活动等特点,能够避免术后感染、肌腱、关节粘连,且有利于伤口处置,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骨折外固定架
,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掌指骨骨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生率较高,损伤时常伴有肌腱、血管和神经等的联合损伤。掌指骨为短小的管状骨,为手部多关节活动时的重要构成部分,且周围软组织结构复杂,骨折后易造成畸形愈合,影响手部功能的同时也影响了外形,因此治疗掌指骨骨折是骨科中的重难点之一。目前对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常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微型钢板)或石膏术,而开放性骨折时为预防感染而采用临时外固定,待伤口愈合无感染后再进行二期内固定手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重点是骨愈合与恢复其功能,但是临床上发现较多病例常因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而导致闭合复位困难或对位不良,影响手术效果,其中:克氏针的固定虽为微创手术,但常易引起钢针松动和滑脱,以及骨折不愈合、跨关节固定影响关节功能和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可达到较好的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以及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但因掌指骨体积小,钢板植入时需要较多的软组织剥离,因此常引起术后肌腱粘连、骨不连以及感染,其次手术费用较高,部分患者难以承受。石膏夹板固定无法进行早期的术后功能锻炼,较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其次不利于伤口的换药。目前的掌、指骨骨折外固定术只能对骨折断端进行简单的复位固定,带二期伤口愈合后进行内固定。对骨缺损、骨不连以及骨髓炎的治疗效果不良,且手术费用高、治疗周期长。公开号为CN20526825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掌指骨复杂骨折外固定架,该固定架主要由骨端固定柱、延长壁、骨干固定柱、旋转螺纹杆及若干克氏针固定器组成,虽然能够实现克氏针的多方位、多角度固定,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结构复杂,且主体结构均位于螺杆的一侧,这样在掌指骨这种微型骨的骨折的固定时占据的空间位置过大,影响术后外观和手部活动;二、克氏针固定位成一排设计,无法实现多维的固定结构,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其特点是主要由螺杆、螺杆套筒、套筒定位组件及克氏针定位组件构成,两个螺杆套筒分别套接在螺杆两端,并分别通过套筒定位组件与螺杆相紧固,两螺杆套筒上均设置有克氏针定位组件。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定位组件包括微型加压螺母、防旋螺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两个微型加压螺母分别设置在螺杆套筒两端,用于防止螺杆套筒沿螺杆轴向移动,防旋螺钉穿过螺杆套筒侧壁,且其端部(插入端)与螺杆相抵触或旋入螺杆中,用于防止螺杆套筒沿螺杆圆周方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可以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母构成,定位螺母和加压螺母均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上与加压螺母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还可以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栓构成,贯穿加压螺栓轴心开有内螺孔,加压螺栓通过内螺孔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的外螺纹部分相配合,且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每个螺杆套筒上优选设置2-4组克氏针定位组件,以适应不同情况的固定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稳固性,相邻两组克氏针定位组件的定位螺母和加压螺母的位置关系相对称。还可以在针槽侧壁上设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可以是在针槽侧壁加工的磨砂层、某种纹路,也可以是在针槽侧壁粘贴的橡胶垫层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继承了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同时结合了现代骨科的微创技术,易达到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同时可实现坚强的外固定。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可在体外对手部掌、指骨骨折部位进行外部固定,各部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骨折断端牢靠,可进行早期关节活动,避免了术后感染、肌腱、关节粘连且有利于伤口处置,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二)固定牢靠,且术后随时可根据骨折对位调整牵引或加压的强度,治疗骨缺损、骨不连等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对于骨折的旋转畸形通过旋开防旋螺钉改变两个螺杆套筒在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骨折对位;对于存在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通过旋转微型加压螺母即可牵张成骨;对于术后掌指骨骨不连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微型加压螺母促进骨愈合,可确保达到最佳手术效果。(三)手术为微创式,创伤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防止了术后感染、关节肌腱粘连等后遗症,有利于骨愈合,不影响术后关节活动和工作。(四)设计合理,结构比较简单,易掌握。(五)手术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易被广大患者接收。(六)外固定架可在局部麻醉下拆除,操作简单,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所示外固定架的A-A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外固定架中克氏针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外固定架中克氏针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主要由螺杆1、螺杆套筒2、套筒定位组件及克氏针定位组件构成。与螺杆1同轴心设计的两个螺杆套筒2分别套接在螺杆1两端,并与螺杆1滑动配合。套筒定位组件由微型加压螺母3、防旋螺钉4构成。四个与螺杆1螺纹连接的微型加压螺母3分别装配在两个螺杆套筒2的两端,用于防止螺杆套筒2沿螺杆1轴向移动。两个防旋螺钉4分别穿过两个螺杆套筒2的侧壁,且其端部(插入端)与螺杆1相抵触或旋入螺杆中,用于防止螺杆套筒2沿螺杆1圆周方向移动。如附图3所示,克氏针定位组件由定位螺母5、加压螺母6构成。定位螺母5和加压螺母6均与螺杆套筒2螺纹连接,且定位螺母5上与加压螺母6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7。每个螺杆套筒2上装配有三组克氏针定位组件,且相邻两组克氏针定位组件的定位螺母5和加压螺母6的位置关系相对称。以实施例一外固定架进行骨折固定的操作步骤:1、在骨折断端8两侧分别交叉成一定角度(如90°)穿入三枚克氏针9,而后使所有的克氏针9弯折至能够与针槽7配合(如弯折90°),且后续组装的螺杆1能够与骨的长轴平行。2、选定离皮肤适当的高度(如0.5cm)放置螺杆套筒2,旋入第一枚定位螺母5,将克氏针前端卡入针槽7内,旋入加压螺母6压紧克氏针。依此方法固定其余两枚克氏针。骨折另一端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克氏针。3、将螺杆1插入两侧螺杆套筒2内,加入微型加压螺母3,依据骨折之间的相对距离,利用微型加压螺母3调节两侧螺杆套筒2的间距。4、骨折对位调节好之后旋紧微型加压螺母3。5、调节骨折断端的旋转畸形,旋入防旋螺钉4并旋紧。实施例二:如附图1、2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螺杆、螺杆套筒、套筒定位组件及克氏针定位组件构成,两个螺杆套筒分别套接在螺杆两端,并分别通过套筒定位组件与螺杆相紧固,两螺杆套筒上均设置有克氏针定位组件,/n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母构成,定位螺母和加压螺母均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上与加压螺母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n或者:/n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栓构成,贯穿加压螺栓轴心开有内螺孔,加压螺栓通过内螺孔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的外螺纹部分相配合,且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螺杆、螺杆套筒、套筒定位组件及克氏针定位组件构成,两个螺杆套筒分别套接在螺杆两端,并分别通过套筒定位组件与螺杆相紧固,两螺杆套筒上均设置有克氏针定位组件,
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母构成,定位螺母和加压螺母均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上与加压螺母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
或者:
所述克氏针定位组件由定位螺母、加压螺栓构成,贯穿加压螺栓轴心开有内螺孔,加压螺栓通过内螺孔与螺杆套筒螺纹连接,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的外螺纹部分相配合,且定位螺母与加压螺栓相接触的一侧开有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掌指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啸张超李敬超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啸张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