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35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它涉及浴缸技术领域。该浴缸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缸体,所述缸体两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体,中间侧壁为矩形结构体,所述缸体的端壁上方设有溢水口,所述缸体两侧壁顶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与所述缸体侧壁长度相同,所述缸体两侧壁的外立面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缸体两侧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防溅水装置,所述防溅水装置包括挡水部件和用于托举所述挡水部件的支撑部件,所述挡水部件通过所述第一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效地避免了浴缸内的水外溅,又不会妨碍人们正常的洗浴动作。

A kind of splashproof batht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溅水式浴缸
本技术涉及浴缸
,具体涉及一种防溅水式浴缸。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浴缸洗澡时,由于肢体的晃动,浴缸内的水往往会大量地溅出至浴缸外,弄湿地面或衣物,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溅水式浴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缸体,所述缸体两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体,中间侧壁为矩形结构体,所述缸体的底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缸体的端壁上方设有溢水口,所述缸体两侧壁顶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与所述缸体侧壁长度相同,所述缸体两侧壁的外立面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缸体两侧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防溅水装置,所述防溅水装置包括挡水部件和用于托举所述挡水部件的支撑部件,所述挡水部件通过所述第一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部件包括滑槽、挡水板、第一挡块、第一把手,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缸体侧壁内部且所述滑槽竖直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长孔两端部,所述挡水板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长孔活动卡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长孔间隙配合,所述挡水板一端部连接有外置于所述缸体顶面外侧的第一把手,另一端部连接有位于两滑槽之间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挡水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挡块中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板、第二挡块和第二把手,所述支撑板水平穿过所述第二长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长孔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板伸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块至所述缸体侧壁外立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板一端部连接有外置于所述缸体侧壁外侧的第二把手,另一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块至所述缸体侧壁外立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第一长孔在空间上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长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挡块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孔与所述挡水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也设有密封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缸体两侧壁顶面设置可伸缩的挡水板,既有效地避免了浴缸内的水外溅,又不会妨碍人们正常的洗浴动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在挡水板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挡水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挡水板展开时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挡水板收缩时的局部侧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在挡水板展开时的局部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缸体;11-内立面;12-外立面;2-溢水口;3-排水口;4-防溅水装置;41-挡水部件;411-滑槽;412-挡水板;413-第一挡块;414-第一把手;42-支撑部件;421-支撑板;422-第二挡块;423-第二把手;5-第一长孔;6-第二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6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缸体1,缸体1两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体,中间侧壁为矩形结构体,缸体1的底壁设有排水口3,缸体1的端壁上方设有溢水口2,缸体1两侧壁顶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长孔5,第一长孔5的长度与缸体1侧壁长度相同,缸体1两侧壁的外立面12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长孔6,缸体1两侧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防溅水装置4,防溅水装置4包括挡水部件41和用于托举挡水部件41的支撑部件42,挡水部件41通过第一长孔5伸缩出入缸体1侧壁内部,支撑部件42通过第二长孔6伸缩出入缸体1侧壁内部。如图4~6所示,挡水部件41包括滑槽411、挡水板412、第一挡块413、第一把手414,滑槽411位于缸体1侧壁内部且滑槽411竖直对称安装在第一长孔5两端部,挡水板412竖直穿过第一长孔5活动卡设在滑槽411内,挡水板412与第一长孔5间隙配合,挡水板412一端部连接有外置于缸体1顶面外侧的第一把手414,另一端部连接有位于两滑槽411之间的第一挡块413,第一挡块413的宽度大于滑槽411的宽度,挡水板412垂直连接在第一挡块413中部。支撑部件42包括支撑板421、第二挡块422和第二把手423,支撑板421水平穿过第二长孔6,支撑板421与第二长孔6间隙配合,支撑板421伸入缸体1侧壁内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挡块413至缸体1侧壁外立面12之间的距离,支撑板421一端部连接有外置于缸体1侧壁外侧的第二把手423,另一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二挡块422,第二挡块422的宽度小于第一挡块413至缸体1侧壁外立面12之间的距离。如图3和4所示,第二长孔6与第一长孔5在空间上相互平行,且第二长孔6的长度小于第一挡块413的长度,这样更有利于支撑板421托举第一挡块413。优选地,第一长孔5与挡水板412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长孔6与支撑板421之间也设有密封圈,这样可以有效杜绝浴缸内的水渗入缸体1侧壁内部。根据上述构造,人们在洗浴前,首先用手拉出支撑板421,然后同时用手拉出挡水板412,再将支撑板421推入缸体1侧壁内部用于支撑第一挡块413,这样便可竖立好挡水板412,最后人们从浴缸的缸体1端部进入浴缸进行洗浴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缸体,所述缸体两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体,中间侧壁为矩形结构体,所述缸体的底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缸体的端壁上方设有溢水口,所述缸体两侧壁顶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与所述缸体侧壁长度相同,所述缸体两侧壁的外立面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缸体两侧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防溅水装置,所述防溅水装置包括挡水部件和用于托举所述挡水部件的支撑部件,所述挡水部件通过所述第一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水式浴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缸体,所述缸体两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体,中间侧壁为矩形结构体,所述缸体的底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缸体的端壁上方设有溢水口,所述缸体两侧壁顶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与所述缸体侧壁长度相同,所述缸体两侧壁的外立面上方对称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缸体两侧壁内部对称设置有一防溅水装置,所述防溅水装置包括挡水部件和用于托举所述挡水部件的支撑部件,所述挡水部件通过所述第一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第二长孔伸缩出入所述缸体侧壁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式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件包括滑槽、挡水板、第一挡块、第一把手,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缸体侧壁内部且所述滑槽竖直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长孔两端部,所述挡水板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长孔活动卡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长孔间隙配合,所述挡水板一端部连接有外置于所述缸体顶面外侧的第一把手,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朱巍
申请(专利权)人:定远弘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