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32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软管,软管用于与吸嘴杯配合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软管吸食吸嘴杯内的液体,软管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封堵在软管上的内薄膜,内薄膜上开设有小孔或切口,小孔或切口可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小孔或切口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进入到软管内,第一连接件和内薄膜是可拆装的,可单独进行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A water leakage proof structure of suc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吸管,特指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吸嘴杯是一种带有吸管的杯子,其特色在于,无需打开杯盖,通过吸管即可吸食杯子内的液体,为了让使用者通过吸管吸食时避免呛到,现有申请号为“201720904333.6”公开了一种防喷、防呛吸嘴,该防喷、防呛吸嘴可应用到杯子上,从而组成吸嘴杯使用。该防喷、防呛吸嘴包括吸嘴,吸嘴的内部设置有V型瓣膜,V型瓣膜的剪断开设有切口,使用者需要用于吮吸吸嘴才能够使V型瓣膜上的切口张开,水才能够通过吸管进行输送,从而控制进水量和进水方向,避免呛水,而不在吸水时,V型瓣膜起到隔水的效果,避免水通过吸嘴渗漏出去。然而现有技术不够完善,V型瓣膜属于吸嘴上的易损耗品,切口在多次开闭后,会发生切口关闭不全等问题,导致整个吸嘴报废,使用者需要更换整个吸嘴,这对于使用者来说维护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防呛、维护成本低和方便维护的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包括软管,软管用于与吸嘴杯配合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软管吸食吸嘴杯内的液体,软管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封堵在软管上的内薄膜,内薄膜上开设有小孔或切口,小孔或切口可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小孔或切口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进入到软管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中空的管件,第一连接件插接在软管内,第一连接件和软管相互连通,小孔或切口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第一连接件进入到软管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凸缘,当第一连接件插接在软管内,第一凸缘抵接在软管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内薄膜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的管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沉头槽,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沉头槽,内薄膜设置在第二沉头槽内,第一连接件插接在第一沉头槽内,第二沉头槽设置在第一沉头槽内,小孔或切口打开时,液体可依次通过第二连接件、小孔或切口、第一连接件进入到软管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头槽内形成有环形压头,环形压头将内薄膜的边缘压紧在第二沉头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头槽的内壁形成有环形凸条,第二连接件的外壁形成有环形凹槽,当第二连接件插接在第一沉头槽内,环形凸条适配在环形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凸缘,当第二连接件插接在第二沉头槽内,第二凸缘抵接在第一连接件上。作为优选,所述内薄膜向软管外凸起。作为优选,所述内薄膜上的切口为十字型或米字型。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将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插入到吸嘴杯内,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或撤去外力时,小孔或切口处于闭合状态,吸嘴杯内的液体无法通过小孔或切口进入到软管内,避免吸嘴杯内的液体通过软管向外泄漏出去,起到防漏的效果;使用者需要饮用吸嘴杯内的液体时,用力吮吸软管,小孔或切口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才会打开,吸嘴杯内的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软管进入到使用者的嘴里,并且内薄膜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水流的效果,避免过急的水流冲击喉部,因此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具有防呛效果;而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设置在软管上,内薄膜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内薄膜出现损坏时,可将第一连接件和损坏的内薄膜一起拆卸下来再更换上新的第一连接件和内薄膜,软管仍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具有维护成本低、方便维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应用在吸嘴杯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应用在吸嘴杯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2-第一连接件、3-内薄膜、4-第二连接件、5-吸嘴杯、21-第一凸缘、22-第一沉头槽、23-环形凸条、24-环形压头、31-切口、41-第二凸缘、42-第二沉头槽、43-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是一种带有防漏水效果的吸嘴。它包括软管1,软管1用于与吸嘴杯5配合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软管1吸食吸嘴杯5内的液体,软管1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封堵在软管1上的内薄膜3,内薄膜3上开设有小孔或切口31,在本实施例中,内薄膜3上优选开设有切口31,切口31可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切口31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切口31进入到软管1内。将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插入到吸嘴杯5内,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或撤去外力时,切口31处于闭合状态,吸嘴杯5内的液体无法通过切口31进入到软管1内,避免吸嘴杯5内的液体通过软管1向外泄漏出去,起到防漏的效果,例如,吸嘴杯5倾斜放置或倾倒时,吸嘴杯5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泄漏到吸嘴杯5外。使用者需要饮用吸嘴杯5内的液体时,用力吮吸软管1,切口31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才会打开,吸嘴杯5内的液体可通过切口31、软管1进入到使用者的嘴里,并且内薄膜3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水流的效果,避免过急的水流冲击喉部,因此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具有防呛效果。第一连接件2可拆卸设置在软管1上,内薄膜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上,内薄膜3出现损坏时,可将第一连接件2和损坏的内薄膜3一起拆卸下来再更换上新的第一连接件2和内薄膜3,软管1仍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具有维护成本低、方便维护的优点。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中空的管件,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内,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的下端,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相互连通,切口31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切口31、第一连接件2进入到软管1内。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用者可徒手拆装第一连接件2,进一步方便了本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的维护。第一连接件2外径大于软管1的内径,当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内,软管1发生弹性形变,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之间产生弹性压力,从而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也提高了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连接件2采用硬质、食品级的塑料制成,保证第一连接件2插入到软管1内能够引起软管1的弹性形变。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形成有第一凸缘21,第一凸缘21环绕在第一连接件2的外侧壁上,当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内,第一凸缘21抵接在软管1上。第一凸缘21限定了第一连接件2插入到软管1内的深度,避免第一连接件2插入过深导致软管1的形变超出弹性限度,也避免第一连接件2插入过深导致使用者无法抓握在第一连接件2上将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包括软管(1),软管(1)用于与吸嘴杯(5)配合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软管(1)吸食吸嘴杯(5)内的液体,其特征在于,软管(1)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封堵在软管(1)上的内薄膜(3),内薄膜(3)上开设有小孔或切口(31),小孔或切口(31)可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小孔或切口(31)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31)进入到软管(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包括软管(1),软管(1)用于与吸嘴杯(5)配合使用,使用者可通过软管(1)吸食吸嘴杯(5)内的液体,其特征在于,软管(1)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封堵在软管(1)上的内薄膜(3),内薄膜(3)上开设有小孔或切口(31),小孔或切口(31)可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小孔或切口(31)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31)进入到软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为中空的管件,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内,第一连接件(2)和软管(1)相互连通,小孔或切口(31)打开时,液体可通过小孔或切口(31)、第一连接件(2)进入到软管(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形成有第一凸缘(21),当第一连接件(2)插接在软管(1)内,第一凸缘(21)抵接在软管(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内薄膜(3)夹紧在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嘴杯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为中空的管件,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天
申请(专利权)人:磐安县钻高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