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大象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25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包括鞋前帮和鞋后跟,鞋前帮和鞋后跟分别交错设置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位置,鞋前帮和鞋后跟之间通过松紧结构相连接,松紧结构位于鞋前帮的两侧,且位于鞋前帮内部后侧,鞋前帮的后侧向两边延展出覆盖层,覆盖松紧结构,鞋面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透气、安脚、而且易穿脱、经久不松、适用于各种脚型,松紧结构位于鞋前帮内部,使鞋看上去更加美观大方,而且可以保护鞋前帮和鞋后跟连接处不受磨损,延长鞋的使用年限,松紧结构可以让鞋子经久不松,从而确保鞋子外观持久耐用,不轻易松垮,鞋面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增强散热性,行走中更轻便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安脚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安脚鞋。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仅满足于穿戴,更要求鞋美观、舒适、透气等。目前市面上的鞋种类繁多,形式比较固定,用途也较为单一,例如,为了防止鞋从脚上脱落,会增设鞋带;为了防止穿脱繁琐,会设置拉链等易操作的结构。但是,改进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带有鞋带的鞋类,不仅穿脱麻烦,而且鞋带容易松散,不时需要留意,如不注意,松散后的鞋带还会钩脚,造成穿戴者被绊倒等;没有鞋带的鞋类,因为穿戴者的脚型差异,会出现不合脚的情况,时间久了,鞋容易变形,易松垮。此外,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在旅游或者出差等情况时,会根据需求置备多双不同种类的鞋,十分累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技术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安脚鞋,不仅安脚、易穿脱、经久不松的,而且适用于各种脚型。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包括鞋前帮和鞋后跟,鞋面为棉覆(服装)面料,不仅柔软舒适,时尚,可搭配服装。鞋前帮和鞋后跟分别交错设置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位置,鞋前帮和鞋后跟之间通过松紧结构相连接,松紧结构位于所述鞋前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鞋前帮内部后侧,松紧结构隐藏于鞋前帮内部,松紧结构从内部与鞋前帮连接,鞋前帮的后侧两边向后鞋后跟处延展出覆盖层,覆盖松紧结构,覆盖层不仅可以遮挡松紧结构,使鞋看上去更加美观大方,而且可以保护鞋前帮和鞋后跟连接处不受磨损,延长鞋的使用年限。优选的,松紧结构为松紧带,可以让鞋子经久不松,从而确保鞋子外观持久耐用,不轻易松垮。鞋面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增强散热性,行走中更轻便透气。优选的,鞋后跟可向内折叠,鞋后跟向内倾斜与鞋底所在平面形成一定角度,根据人体工学,鞋后跟向内侧设计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角,行走或者奔跑时,就像带了护脚腕一样舒适地贴护脚后跟,轻松、舒服、安脚;当鞋子本体后跟取消贴胶,即使是新鞋,也不会有磨脚问题;同时,鞋后跟的设计还可以一鞋两用,踩下后跟斜角就可以秒变拖鞋,不会因为踩踏而影响穿着优选的,倾斜角范围为60°~80°,适用于不同脚型的穿戴者。优选的,鞋后跟向内倾斜角为70°为最佳。优选的,透气孔位于鞋前帮的两侧下部,有助于脚部散热,可选的,透气孔不仅限于鞋前帮的两侧,还可以设置于鞋后跟等处,以便于透气效果更明显。优选的,安脚鞋还包括鞋垫,鞋垫上设有按摩体,按摩体根据不同情况,可设置为不同形状和数量,鞋垫不仅能按摩脚底,设有后足,表层有脚底穴位按摩点,不仅缓冲减震,还有防震功能,缓减疲乏。优选的,按摩体位于鞋垫表面,为凸起的按摩点,可选的,按摩体也可以为置于鞋垫内部的按摩颗粒等。优选的,鞋底底部设置有一层耐磨层,耐磨层采用EVA橡胶发泡层贴耐磨橡胶层,不仅轻便,而且耐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该鞋采用隐藏式松紧设计,不仅穿脱方便,美观大方,贴合脚的形状,避免了有鞋带的鞋类穿脱繁琐的问题,而且松紧原理让鞋子经久不松,从而确保鞋子外观持久耐用,不轻易松垮。此外,松紧结构隐藏于鞋前帮内部,也可以保护鞋前帮和鞋后跟连接处不受磨损,延长鞋的使用年限。2、鞋前帮上设置有透气孔,增强散热性,穿戴时更透气,避免脚掌闷热,资深细菌。3、鞋后设置为跟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使穿戴者行走或者奔跑时,就像带了护脚腕一样舒适地贴护脚后跟,轻松、舒服、安脚,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同时,后跟的设计还可以一鞋两用,踩下后跟斜角就可以秒变拖鞋,不会因为踩踏而影响穿着。4、鞋垫设有后足,表层有脚底穴位按摩点,不仅缓冲减震,还能按摩脚底,缓减疲乏,鞋底设置有一层耐磨层,不仅轻便,而且耐磨,延长了鞋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安脚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脚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脚鞋作为拖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鞋前帮、2-鞋后跟、3-松紧带,4-透气孔、5-倾斜角、6-鞋垫、61-按摩体、7-耐磨层、8-覆盖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详尽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采用环保超纤棉覆(服装)面料,不仅柔软舒适,还时尚,可搭配服装。鞋面分为鞋前帮1和鞋后跟2,鞋子本体后跟取消贴胶,即使是新鞋,也不会有磨脚问题。鞋前帮1和鞋后跟2分别交错设置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位置,鞋前帮略覆盖于鞋后跟2。鞋前帮1和鞋后跟2之间通过松紧带3相连接,松紧带3位于鞋前帮1的两侧后端,松紧带3一端从鞋前帮1内部中间靠后的位置相连,且隐藏于鞋前帮1内部,松紧带3另一端与鞋后跟2前端相连。鞋前帮1覆盖于松紧带3并向两边后侧延展出覆盖层,覆盖松紧带。在本体的鞋侧两边设计了隐形松紧带3,不仅方便上脚,松紧原理又让鞋子经久不松,从而确保鞋子外观持久耐用,不轻易松垮。鞋子本体两侧下方设计了透气孔4,具体的,透气孔4设置于鞋前帮1两侧下部位置,有利于脚掌散热,使穿戴者行走中更轻便透气,根据需要,透气孔4不仅限于设置在鞋前帮1两侧,也可以设置于鞋前帮1上方或鞋后跟2等处,以便于透气效果更明显。鞋后跟2向内倾斜,与鞋底所在平面形成一定倾斜角5,倾斜角5为70°斜角,优选的,70°斜角为最佳角度;可选的,根据脚型不同,倾斜角5的角度可以调整。鞋后跟2可向内折叠,踩下鞋后跟2,鞋可以作为拖鞋使用,提上鞋后跟2,即恢复原状,后跟的设计可以使一鞋两用,满足不同需求,同时也不会因为踩踏而影响穿着;可选的,鞋后跟上还可以设置有折叠缝,便于鞋后跟2折叠当拖鞋使用。安脚鞋还包括鞋垫6,鞋垫6是防震鞋垫6,设有后足,表层有脚底穴位按摩体61,不仅缓冲减震,还能按摩脚底,缓减疲乏,按摩体61位于鞋垫6表面,为凸起的按摩点,可选的,按摩体61也可以为置于鞋垫6内部的按摩颗粒等。鞋底底部设置有一层耐磨层7,鞋底采用EVA橡胶发泡层贴耐磨橡胶层,不仅轻便,而且耐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鞋前帮(1)和鞋后跟(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跟(2)分别交错设置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位置,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跟(2)之间通过松紧结构相连接,所述松紧结构位于所述鞋前帮(1)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鞋前帮(1)内部后侧,所述鞋前帮(1)的后侧向两边延展出覆盖层,覆盖所述松紧结构,所述鞋面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4),所述鞋后跟(2)可向内折叠,所述鞋后跟(2)向内倾斜与鞋底所在平面形成一定倾斜角(5),所述倾斜角(5)范围为60°~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安脚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鞋前帮(1)和鞋后跟(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跟(2)分别交错设置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位置,所述鞋前帮(1)和鞋后跟(2)之间通过松紧结构相连接,所述松紧结构位于所述鞋前帮(1)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鞋前帮(1)内部后侧,所述鞋前帮(1)的后侧向两边延展出覆盖层,覆盖所述松紧结构,所述鞋面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4),所述鞋后跟(2)可向内折叠,所述鞋后跟(2)向内倾斜与鞋底所在平面形成一定倾斜角(5),所述倾斜角(5)范围为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脚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结构为松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象
申请(专利权)人:朱大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