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79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其包括:袋片本体,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袋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以将袋片本体的左侧可拆合的与右侧连接固定形成筒状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自封口结构以将袋体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打开或者锁紧,通过活动连接部件和自封口结构将袋片本体围成密闭的袋体以形成授粉空间;授粉机构,其包括鼓风机和授粉团,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袋片本体的下侧,所述授粉团设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前端以使鼓风机吹动授粉团上的花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授粉效率高以及授粉均匀等特点。

An efficient pollination device for mulberry ba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桑树的授粉方式通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助自然环境条件的常规授粉,不需要人为干预,另一种是针对良种繁育的套袋授粉。桑树良种繁育是有目的的良种杂交过程,故需要提前对目标雄树、雌树做好收集花粉和套袋准备,待时机适宜就可进行收粉,开始人工授粉。目前,桑树的良种繁育的整个过程都是人为操作,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⑴首先解开授粉目标雌树的套袋绳,将雌树套袋慢慢取下,放置同一枝上(预防袋子混乱弄杂授粉);⑵取干净毛笔,选出要授花粉、开袋;⑶左手托花粉,右手持毛笔,两手交互配合蘸取花粉进行授粉。这种传统毛笔授粉具有以下缺点:一、需要按照顺序枝条从高到低,由上而下进行,授粉时要求从上至下先左前后右下不留死角地均匀涂抹,非常耗时费工,依据试验测定,毛笔蘸取花粉加涂刷完成一朵花平均用时为5-10s,一般每个芽眼平均开花4.5朵,那么授粉一个芽眼需要22.5-45s,以勐简4号枝条为例,20cm长枝条平均生芽眼4个,那么仅授粉一段20cm枝条就需要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袋片本体,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袋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以将袋片本体的左侧可拆合的与右侧连接固定以形成筒状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自封口结构以将袋体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打开或者锁紧,通过活动连接部件和自封口结构将袋体围成密闭的授粉空间;/n授粉机构,其包括鼓风机和授粉团,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袋体的下侧,所述授粉团设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前端以使鼓风机吹散授粉团上的花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片本体,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袋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以将袋片本体的左侧可拆合的与右侧连接固定以形成筒状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自封口结构以将袋体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打开或者锁紧,通过活动连接部件和自封口结构将袋体围成密闭的授粉空间;
授粉机构,其包括鼓风机和授粉团,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袋体的下侧,所述授粉团设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前端以使鼓风机吹散授粉团上的花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套袋的高效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件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设置方式为在袋片本体的左侧设置公魔术贴,在袋片本体的右侧设置母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套袋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秋英林强邱长玉石华月朱方容韦伟李韬唐燕梅卢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