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13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37
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包括砂石土处理腔和植被恢复腔,砂石土处理腔内设有破碎对辊、混料筒和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混料筒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水平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植被恢复腔一侧与砂石土处理腔焊接一体,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挖斗,挖斗前端设有一排金属齿,金属齿内设有柱孔,柱孔内安装有伸缩钻头;植被恢复腔内设有翻土除杂装置和灌溉播种装置,翻土除杂装置包括长转轴和设置在长转轴上的多排钩状齿,灌溉播种装置包括种子收纳腔和灌溉腔,种子收纳腔外侧设有多排撒种装置,灌溉腔外侧设有多排喷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砂石料场土壤中砂石过多、板结、蓄水能力差、养分低的问题,使砂石料场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A kin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vice for sandston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砂石料场修复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砂石料场作为废弃地的一种,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大面积的植被遭受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形成极端生境条件,造成大量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退化,而砂石料场中存在的砂石较多,易使土地板结,给二次开发利用造成困难。因此,对砂石料场进行生态恢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砂石料场的生态恢复中,土壤基质改良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方法,其中物理改良主要以客土覆盖为主,此方法见效快,但需要大量客土,限制了其大规模的使用,生物改良主要指微生物改良法,微生物方法对于控制土壤酸化,改善土壤肥力具有较好效果,但不能很好消除土壤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的毒害,化学改良法仍然是土壤基质改良的主流选择,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在现有技术中,土壤改良材料的使用要么过于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易购买,成本过高,限制了其推广使用,要么改良材料过于单一,从而造成植物生长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砂石料场土壤中砂石过多、板结、蓄水能力差、养分低的问题,使砂石料场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包括砂石土处理腔和植被恢复腔,所述砂石土处理腔内设有破碎对辊,所述破碎对辊上方设有砂石土缓冲仓,所述砂石土缓冲仓为不对称的锥形开放仓,且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植被恢复腔的上方,形成所述植被恢复腔的顶盖;所述破碎对辊下方连接有混料筒,所述破碎对辊一侧设有与所述混料筒顶部连通的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与所述破碎对辊对接的入料口,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筒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水平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植被恢复腔一侧与所述砂石土处理腔焊接一体,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挖斗,所述挖斗前端设有一排金属齿,所述金属齿内设有柱孔,所述柱孔内安装有伸缩钻头;所述植被恢复腔内设有翻土除杂装置和灌溉播种装置,所述翻土除杂装置设置在所述植被恢复腔的底端,包括长转轴和设置在所述长转轴上的多排钩状齿,所述灌溉播种装置设置在所述翻土除杂装置上方,包括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内由隔板分隔为种子收纳腔和灌溉腔,所述种子收纳腔外侧设有多排撒种装置,所述灌溉腔外侧设有多排喷洒头。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土处理腔的底部设有液压伸缩轴和转盘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设有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上沿着径向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心设有轴承,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内,另一端与所述混料筒内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外侧接有砂土输送管。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齿内设有与所述伸缩钻头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挖斗与所述植被恢复腔外壁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两节转动连接的连杆。进一步的,所述长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植被恢复腔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空腔的两端通过短转轴连接在所述植被恢复腔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为左旋叶片,所述搅拌轴逆时针方向旋转进料,所述搅拌轴顺时针方向旋转出料。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底座底部设有驱动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合物理改良及生物改良措施,先使用砂石土处理腔将质地坚硬、砂石较多的土壤破碎,将破碎后土壤与改善基质一起混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便于后期生态治理,再采用植被恢复腔对改良过的土地进行植被覆盖;本技术的生态恢复装置的优点在于:一是将砂石处理措施与植被覆盖措施何为一体,通过设置转盘底座满足二者在同一位置的先后工作顺序,如在同一位置需要先使用翻土除杂装置深入地下进行翻转疏松、挖斗进行挖坑,再使用砂石土处理腔对砂土进行破碎、改良、填坑,本技术通过旋转即可完成填坑工作,不需要移动,不会对已经处理过的土地造成破坏,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采用灌溉和播种一体化结构,减少结构组成,转动旋转空腔即可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结构精简、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砂石土处理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植被恢复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挖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翻土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环形端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砂石土处理腔,101、液压伸缩轴,102、转盘底座,103、驱动轮,2、植被恢复腔,3、破碎对辊,4、砂石土缓冲仓,5、混料筒,501、入料口,502、出料口,503、搅拌轴,504、螺旋叶片,6、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7、挖斗,8、金属齿,801、伸缩钻头,9、长转轴,10、钩状齿,11、旋转空腔,12、隔板,13、种子收纳腔,1301、撒种装置,14、灌溉腔,1401、喷洒头,15、环形端盖,1501、连接杆,1502、轴承,16、砂土输送管,17、支撑杆,18、短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包括砂石土处理腔1和植被恢复腔2,所述砂石土处理腔1内设有破碎对辊3,所述破碎对辊3上方设有砂石土缓冲仓4,所述砂石土缓冲仓4为不对称的锥形开放仓,且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植被恢复腔2的上方,形成所述植被恢复腔2的顶盖;所述破碎对辊3下方连接有混料筒5,所述破碎对辊3一侧设有与所述混料筒5顶部连通的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6,所述混料筒5顶部设有与所述破碎对辊3对接的入料口501,靠近所述入料口50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502,所述混料筒5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水平的搅拌轴503,所述搅拌轴503上设有螺旋叶片504,所述螺旋叶片504为左旋叶片,所述搅拌轴503逆时针方向旋转进料,所述搅拌轴503顺时针方向旋转出料;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出料口502设有环形端盖15,所述环形端盖15上沿着径向设有连接杆1501,所述连接杆1501的中心设有轴承1502,所述搅拌轴50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承1502内,另一端与所述混料筒5内壁连接;所述出料口502外侧接有砂土输送管16;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植被恢复腔2一侧与所述砂石土处理腔1焊接一体,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挖斗7,所述挖斗7与所述植被恢复腔2外壁之间设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为两节转动连接的连杆,该设置方便挖斗7进行挖土及往砂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土处理腔和植被恢复腔,所述砂石土处理腔内设有破碎对辊,所述破碎对辊上方设有砂石土缓冲仓,所述砂石土缓冲仓为不对称的锥形开放仓,且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植被恢复腔的上方,形成所述植被恢复腔的顶盖;所述破碎对辊下方连接有混料筒,所述破碎对辊一侧设有与所述混料筒顶部连通的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与所述破碎对辊对接的入料口,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筒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水平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n所述植被恢复腔一侧与所述砂石土处理腔焊接一体,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挖斗,所述挖斗前端设有一排金属齿,所述金属齿内设有柱孔,所述柱孔内安装有伸缩钻头;所述植被恢复腔内设有翻土除杂装置和灌溉播种装置,所述翻土除杂装置设置在所述植被恢复腔的底端,包括长转轴和设置在所述长转轴上的多排钩状齿,所述灌溉播种装置设置在所述翻土除杂装置上方,包括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内由隔板分隔为种子收纳腔和灌溉腔,所述种子收纳腔外侧设有多排撒种装置,所述灌溉腔外侧设有多排喷洒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土处理腔和植被恢复腔,所述砂石土处理腔内设有破碎对辊,所述破碎对辊上方设有砂石土缓冲仓,所述砂石土缓冲仓为不对称的锥形开放仓,且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植被恢复腔的上方,形成所述植被恢复腔的顶盖;所述破碎对辊下方连接有混料筒,所述破碎对辊一侧设有与所述混料筒顶部连通的土质改善基质储存腔,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与所述破碎对辊对接的入料口,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筒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水平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
所述植被恢复腔一侧与所述砂石土处理腔焊接一体,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挖斗,所述挖斗前端设有一排金属齿,所述金属齿内设有柱孔,所述柱孔内安装有伸缩钻头;所述植被恢复腔内设有翻土除杂装置和灌溉播种装置,所述翻土除杂装置设置在所述植被恢复腔的底端,包括长转轴和设置在所述长转轴上的多排钩状齿,所述灌溉播种装置设置在所述翻土除杂装置上方,包括旋转空腔,所述旋转空腔内由隔板分隔为种子收纳腔和灌溉腔,所述种子收纳腔外侧设有多排撒种装置,所述灌溉腔外侧设有多排喷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石场生态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土处理腔的底部设有液压伸缩轴和转盘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石场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豪郭辉力姚阿曼颜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智昊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