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08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及系统。该设备包括:主控芯片,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其中,配置文件包括:多个测试用例,多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均用于配网测试;至少一个辅助芯片,与主控芯片相连接,用于在主控芯片运行每个测试的过程中,分别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得到配网测试结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Soft‑AP配网测试方式,易增加测试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测试复杂度,还容易出现由于人工因素所导致的失误的技术问题。

Distribution network test 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配网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相关技术中针对Soft-AP配网测试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触发模组设备进入配网模式。例如:采用人工手动点击模组设备的物理按键。然后再采用终端上的应用(APP)与模组设备进行配网操作,并通过肉眼来判断测试结果。此外,还需要人工手动记录测试结果以及测试时长。由于配网稳定性耗时较长,人工操作容易出现疲劳,从而增加了测试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测试复杂度,降低了测试效率,同时还无法形成标准的测试报告。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Soft-AP配网测试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稳定性测试过程中所采用的人工配网策略始终需要人工不断地干预模组设备进行测试,全程需要人工参与,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发模组设备进入配网模式→打开APP→输入路由器密码→验证信息完整性和正确性等一系列操作,由此增加了测试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测试复杂度。而且,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测试人员的视觉和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所引起的不必要失误。(2)在人工统计测试结果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出现统计错误或遗漏。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至少部分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Soft-AP配网测试方式,易增加测试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测试复杂度,还容易出现由于人工因素所导致的失误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包括:主控芯片,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其中,配置文件包括:多个测试用例,多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均用于配网测试;至少一个辅助芯片,与主控芯片相连接,用于在主控芯片运行每个测试的过程中,分别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得到配网测试结果。可选地,主控芯片,用于加载循环测试次数;基于循环测试次数确定多个测试用例的待执行数量;以及按照待执行数量从源测试用例目录下复制出多个测试用例,并将多个测试用例存储至指定测试用例目录下。可选地,主控芯片,用于获取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以及运行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可选地,主控芯片,还用于判断多个测试用例是否均已运行完毕,如果否,则继续获取待查找的测试用例,如果是,则结束配网测试,得到配网测试结果。可选地,至少一个辅助芯片包括:第一辅助芯片和第二辅助芯片;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一引脚与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相连接以及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模组设备的预设接口相连接,第二辅助芯片的第一引脚与主控芯片的第二引脚相连接以及第二辅助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终端的预设接口相连接。可选地,第一辅助芯片,用于在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的运行过程中,向模组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其中,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模组设备进入配网模式。可选地,第二辅助芯片,用于在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可选地,第二辅助芯片,用于控制终端连接至模组设备在进入配网模式后生成的第一无线局域网;控制终端经由无线局域网将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发送至模组设备,以使模组设备采用连接信息接入由路由器生成的第二无线局域网;以及控制终端接收来自于模组设备的配网测试结果。可选地,主控芯片,还用于对配网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生成配网测试报告。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配网测试控制设备、终端、路由器以及模组设备。在本技术至少部分实施例中,采用主控芯片加载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括:多个测试用例,多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均用于配网测试的方式,通过至少一个辅助芯片在所述主控芯片运行每个测试的过程中,分别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得到配网测试结果,达到了为完成模组设备与终端上的APP之间的稳定性测试,采用至少一个辅助芯片控制来替代人工操作进行自动配网稳定性测试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Soft-AP配网测试方式,易增加测试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测试复杂度,还容易出现由于人工因素所导致的失误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配网测试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分别与模组设备和终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以上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所示:1、配网测试控制设备;2、终端;3、路由器;4、模组设备;10、主控芯片;11、第一辅助芯片;12、第二辅助芯片;13、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一引脚;14、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15、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二引脚;16、第二辅助芯片的第一引脚;17、主控芯片的第二引脚;18、第二辅助芯片的第二引脚、21、终端的预设接口;41、模组设备的预设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该实施例可以在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中执行。图1是根据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包括:配网测试控制设备1、终端2、路由器3以及模组设备4。该配网测试的处理系统用于终端上的APP与模组设备之间的配网稳定性测试。终端与模组设备之间通过路由器作为无线局域网桥接。在配网测试过程中,终端、路由器以及模组设备相互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例如:1米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芯片,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多个测试用例,所述多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均用于配网测试;/n至少一个辅助芯片,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芯片运行每个测试的过程中,分别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得到配网测试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测试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芯片,用于加载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多个测试用例,所述多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均用于配网测试;
至少一个辅助芯片,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芯片运行每个测试的过程中,分别控制终端与模组设备执行配网测试操作,得到配网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加载循环测试次数;基于所述循环测试次数确定所述多个测试用例的待执行数量;以及按照所述待执行数量从源测试用例目录下复制出所述多个测试用例,并将所述多个测试用例存储至指定测试用例目录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用于获取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以及运行所述当前查找到的测试用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判断所述多个测试用例是否均已运行完毕,如果否,则继续获取待查找的测试用例,如果是,则结束配网测试,得到所述配网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辅助芯片包括:第一辅助芯片和第二辅助芯片;所述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相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辅助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模组设备的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