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固体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01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固体光源,包括电极(电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超高发光二极管(7)、反射光栅(8)、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9)、如果是管,管中有空气(10);在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9)的两端面上,刻划面相对胶合的两个反射光栅(8)中,有一端的反射光栅(8)的中心位置带有孔,如果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9)是棒,该棒在反射光栅(8)的中心带有孔的一端开有盲孔(凹坑),与电池(6)接通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通过反射光栅(8)的中心孔插入到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9)的盲孔中并固定;如果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9)是管,与电池接通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插入到反射光栅(8)的中心孔中固定并和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管(9)中的空气(10)接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固体光源一、
:本技术属于照明与显示用光源
中涉及的一种新型固体光源。二、技术背景:富兰克林发现自然界有电的存在以后,爱迪生专利技术了电灯炮,在照明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光明,一百多年以来专利技术家在照明与显示方面专利技术了多种多样的光源,使人类世界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时代,与本技术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现代社会千家万户都在应用的居室照明的日光灯,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电极1、灯丝2、水银3、内表面涂萤光粉的玻璃管4、玻璃管内充的氩气5。日光灯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仍占据着照明系统的大多数市场,然而由于水银和萤光粉的应用,给环境造成污染,氩气的价格也较高,使用寿命有限。因此,日光灯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存在着不可取的地方。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日光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真正成为绿色光源,特设计一种新型固体光源。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固体光源。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由图2、图3所示的结构来表示,图2中包括电池6、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两端的反射光栅8、纳米二氧化硅掺杂实心有机玻璃棒9。图3中包括电池6、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两端的反射光栅8、纳米二氧化硅掺杂空心有机玻璃管9、空心有机玻璃管9中有空气10。图2和图3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光源发光壳体,图2是实心的棒,图3是空心的管,-->里面有空气10。在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9的两端面上,刻划面相对胶合的两个光栅8中,有一端的反射光栅8的中心位置带有孔,如果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9是棒,该棒在反射光栅8的中心带有孔的一端开有盲孔(凹坑),与电池6接通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通过反射光栅8的中心孔插入到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9的盲孔中并固定;如果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9是管,与电池接通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7,插入到反射光栅8的中心孔中固定并和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管9中的空气10接触。工作原理说明:用每瓦50流明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通过直流电源激发光,光通过掺杂的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玻璃棒或管,引起光的散射,当光传输到棒或管的两个端面,被端面上的反射光栅把光反射回来,使光在棒或管两端的反射光栅之间往返振荡,在反射光栅的作用下,强光被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充分散射,从棒或管的侧臂散射出光来。积极效果:与日光灯比较,消除了水银和萤光粉的污染,耗电量低,是比较理想的绿色节能光源,由于有机玻璃的温度可塑性,可设计和制造不同尺寸,多种形状的固体光源,固体光源的颜色由发光二极管的颜色来决定,因此,可用于不同的场合照明和显示,市场前景巨大。四、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心棒固体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心管固体光源结构示意图。摘要附图亦采用图2。五、具体实施方式:实心棒固体光源按图2所示的结构实施,空心管固体光源按图3所示的结构实施,两端面上的反射光栅采用600条线/毫米的反射光栅,一端面上带有孔的反射光栅,其孔采用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固体光源,包括电极(电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超高发光二极管(7)、反射光栅(8)、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9)、如果是管,管中有空气(10);在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棒或管(9)的两端面上,刻划面相对胶合的两个反射光栅(8)中,有一端的反射光栅(8)的中心位置带有孔,如果纳米二氧化硅掺杂有机玻璃(9)是棒,该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王平徐迈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恩特尔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